10月20日至25日,第16屆國際聚變堆材料大會(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sion Reactor Materials, ICFRM-16)在北京召開。等離子體所相關科研人員參加了會議。 等離子體所的萬元熙院士作了題為“中國聚變能科學研究總覽”(Overview of fusion energy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的大會主旨報告,也是大會的首個報告。丁芳副研究員作了題為“利用MEAPES平臺在EAST上開展PSI實驗總覽”(Overview of plasma surface interaction experiments on EAST employing MAPES)的分會邀請報告。來自等離子體所的10余名學生和青年工作者以張貼海報的形式與國際同行就EAST鎢/銅偏濾器部件研發及無損檢測、材料H/He等離子體輻照模擬、內......閱讀全文
第十八屆國際聚變堆材料大會(ICFRM-18)于2017年11月5至10日在日本青森縣召開。科技部核聚變中心率團出席了該會議。國際聚變堆材料大會每兩年召開一次,由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相繼承辦,是聚變材料界最高級別的國際盛會。本次大會由日本國家量子輻射科學技術研究所主辦、六所聚變研究所承辦,共匯
耗資100多億歐元,吸引世界頂尖科學家參加,參與各方人口總和超過全球人口的一半……在這個本世紀最為雄心勃勃的能源科技合作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中,中國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今年秋天,由我國承擔的ITER計劃任務中的首個導體采購包可望出關,運往目的地。“
2014年1月10日,中國與國際能源署(IEA)科技合作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內參加IEA各實施協議的科研機構代表50余人出席了會議。科技部國際合作司陳霖豪副司長出席會議并致辭。能源局國際合作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有關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 2001年科技部與IEA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作為
5月18日,由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主辦、固體物理研究所承辦的 “先進(耐輻照)核材料多尺度設計與調控機理學術研討會”在合肥市科學島順利舉行。 會議由合肥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所所長李建剛和合肥研究院副院長、固體物理所所長蔡偉平擔任組織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會議特邀了國內外著名專
3月15-16日,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國家磁約束核聚變專家委員會成員和相關專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和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相關人員參加會議,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長出席會議并作講話。 會議共12個報告,研討分析了磁約束核聚變能研究國際動態、我國磁約束核聚變能專項部署
2013年多數國家仍將繼續按原計劃建造核電站,并將進一步加強核安全監管,檢查核設施防災能力,調整核應急措施,積極開發先進核電技術。 ·日本 日本計劃建造更多核電站。1月2日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他將批準建造更多的核反應堆。 這與野田佳彥領導的民主黨前政府的
我平時很少上網,在同事的推薦下,在網上看到北大物理學院雷奕安副教授的一篇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核能新技術ADS真的靠譜嗎的評述性文章,前幾句話是前不久,網絡和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稱中國在核能應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這項技術叫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我以前關注
1942年12月2日,美國芝加哥大學足球場西看臺下的一個室內網球場里,費米領導他的團隊成功完成了第一座原子核反應堆的首次自持鏈式反應實驗。此時的他,可能并沒有想到,人類會由此出發,在探索利用核能技術提供日常能源的道路上走得那么遠。 1954年,蘇聯建成電功率為5000千瓦的
最近,一篇名為“新三板科技含量最高的企業”的帖子,在網絡上引起關注。 與這篇帖子關聯的是一家名為西部超導的企業,因為“大飛機+人造太陽”等項目需求,使其“成為中國高端鈦合金和低溫超導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 西
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6月13日),《
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6月13日)
11月5日至10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德科學中心資助、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等離子體所)主辦、大連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協辦的“第三屆中德等離子體與壁材料相互作用(PWI)研討會”在大連舉行。本次研討會由等離子體所羅廣南研究員和德國馬普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Karl
2016年10月10日,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成立8周年之際,國內核聚變領域首批專項標準正式進入審查階段,首批專項標準呼之欲出。 專項標準審查會議由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以下簡稱核聚變中心)主辦,為期三天(10日-12日),將對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核工業西南物理研
1月24日,中國科學院2018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會上表示,“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據悉,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以下簡稱“先導專項”)實施7年以來,中科院共啟動實施了17項A類先導專項,24項B類先導專項,目前已有10項通過結
北京1月24日電,記者從中國科學院24日召開的2018年度工作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簡稱“先導專項”)實施7年來,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創科技成果。其中包括A類17項、B類24項,已有10項通過結題驗收。 突破戰略高技術、重大公益性課題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介紹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科學院2018年度工作會議新聞發布會上,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以下簡稱“先導專項”)實施7年來,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進入科研成果豐產期。其中,包括A類先導專項17項,B類先導專項24項,目前已有10項通過結題驗收。 白春禮介紹,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