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監局整治網上售藥部分醫藥電商恐難自行配送
“大部分醫藥電商都無法做到自行配送,如果真的嚴格執行,這簡直稱得上是行業的滅頂之災,整個行業恐怕就要死掉。”日前,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秘書長張勇對媒體記者表示。 張勇所說的自行配送要求,指的是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下發加強互聯網藥品銷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通過互聯網銷售藥品時,應當使用本企業符合《暫行規定》等文件要求的藥品配送系統自行配送,且符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有關要求,保證在售藥品的質量安全。 據了解,目前醫藥電商能夠實現自行配送的只有藥房網等寥寥幾家,而且,網上藥店的顧客都是分布在全國,如何實現自行配送讓不少網上藥店覺得困難。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醫藥電商高管對媒體記者表示,他們藥品庫房是在青島,但是顧客基本上覆蓋全國,自行配送成本根本無法承擔。如果嚴格執行的話,最終只能是全國性布局藥店才能夠,最終造成部分藥店壟斷市場,最近新興起的網上藥店恐怕很難做到。 上述高管還表示,國家......閱讀全文
藥監局整治網上售藥 部分醫藥電商恐難自行配送
“大部分醫藥電商都無法做到自行配送,如果真的嚴格執行,這簡直稱得上是行業的滅頂之災,整個行業恐怕就要死掉。”日前,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秘書長張勇對媒體記者表示。 張勇所說的自行配送要求,指的是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下發加強互聯網藥品銷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通過互聯網銷售藥品時,
藥監局整治網上售藥 部分醫藥電商恐難自行配送
“大部分醫藥電商都無法做到自行配送,如果真的嚴格執行,這簡直稱得上是行業的滅頂之災,整個行業恐怕就要死掉。”日前,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秘書長張勇對媒體記者表示。 張勇所說的自行配送要求,指的是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下發加強互聯網藥品銷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通過互聯網銷售藥品時,
360°透視醫藥電商市場格局
從2005年第一張醫藥B2C牌照出現至今,醫藥電商在國內已經走過10年發展歷程。在這期間,一批又一批醫藥電商企業前赴后繼。互聯網的變幻莫測,使得醫藥電商行業的競爭格局在過去幾年經經歷了幾輪更替變換,直到目前才進入相對穩定階段。 那么,究竟現在醫藥電商呈現怎樣的市場格局呢?我們通過天貓醫藥館數據
醫藥電商大爆發隱患難除
借助“互聯網+”的風口,醫藥行業有人借勢騰飛,但也有人從空中墜落。商務部日前發布《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全國新增164家企業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企業新增數量創新高。盡管醫藥電商備受行業看好,但送藥O2O藥給力宣布倒閉、天貓醫藥館被叫停等
醫藥電商迎來新契機:監管松綁
????? 醫藥電商迎來重大政策利好。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要求各界人士給以反饋,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規定,反饋意見的截止日期為6月27日。 “這次征求意見的網上藥品新規,是我從事網上藥品經營以來最令人
醫藥電商發展模式分析之醫藥O2O
【導語】醫療的產業互聯網化是不可逆流的趨勢。由于醫院打破以藥養醫模式影響到藥企的盈利,政府降低互聯網藥品交易門檻縮短了藥品的商業鏈,藥企和互聯網企業都在謀求布局"互聯網+醫藥"。互聯網醫療中國會認為,目前有三種商業模式,B2B解決了藥企與醫療機構之間信息化對接;B2C幫助購買者在線比價購買,擴大
OTC“禁賽”雙十一:醫藥電商轉戰自營
天貓、1號店等電商平臺已不能提供OTC藥品在線交易,僅保留了藥品信息展示及貨到付款。醫藥電商以自營渠道為主。 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被叫停,給醫藥電商的雙十一狂歡潑了一桶涼水。 近期,天貓、1號店等電商平臺已不能提供OTC(非處方藥)藥品在線交易,僅保留了藥品信息展示功能。21世紀經濟報
政策利好將至 醫藥電商投資潮涌
隨著處方藥網上銷售政策出臺臨近,醫藥電商有可能成為2015年醫藥行業最重要的主題投資機會之一。綜合考慮政策的開放式頂層設計性質、新產業起點足夠低、相關公司存量業務基本面支撐度高、因電商初期“不掙錢”的觀念深入人心,從而使二級市場驗證期更長等諸多因素,2015年起醫藥電商將進入政策驅動期,醫藥電商
醫藥分開是藥品電商的雙刃劍
隨著醫藥分開的逐步推進,政策推動了市場生態的再次改變,而這一改變對藥品電商特別是未來的處方藥網售卻未必是福音。 根據媒體的最新報道,在已經實施醫藥分開的5家北京大醫院,病人開始從社區醫院等中小醫院倒流回大醫院,核心原因是大醫院的藥品價格低,以診療為核心的醫事服務費雖然上升,但自付比例下降
電商政策漸次開放 掘金“互聯網+醫藥”
“互聯網+”風正勁,醫藥電商政策大門敞開,醫藥商業、中藥、生物制藥等醫藥企業互聯網化大潮趨勢浩蕩,以期充分享受政策紅利,挖掘醫藥行業中這一巨大的增量市場。 “目前來看,第三方電商平臺最占優勢,在醫藥體系中的醫藥商業公司以及在醫藥配送領域較為成熟的公司發展醫藥電商比較有優勢,生物制藥公司因受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