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習近平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這是習近平在實驗室了解科研人員利用同步輻射裝置開展科研的情況。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足跡遍布廣東、河北、湖北、遼寧、湖南等9省(市),考察中多次論及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思考;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首次將“課堂”搬到紅墻外,在中關村“頂層設計”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這一年,從中央到地方,在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科技管理、健全創新環境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正向縱深邁進。 ●這一年,一系列事關未來發展的重大科技項目,為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改革攻堅提供了有力支撐。一項項戰略性進展,一份份重量級論文,在從創新大國到創新強國的道路上,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足跡。 11月12日,為期4天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全球矚目中落幕。 當天傍晚公開的會議公報,迅速被中外輿論聚焦。這份定調中國航向的綱領性文件中,鮮明地......閱讀全文
35年科技跨越 開欄的話 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35年的歷程是一部厚重的史詩,那么科技事業的發展則是其中蕩氣回腸的一章。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使中華民族走上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而不久前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動員,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4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7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十三
■ 到2020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是我國科技創新“三步走”戰略目標,體現了黨中央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的歷史宣示,體現了強大的道路自信和時代擔當。 ■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技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五大優勢
2014年12月13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召開不久。 這天傍晚,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習近平總書記。他從鎮江驅車近100公里,踏著夜色來到這里。 習總書記與科技人員親切交談說,實現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要深入推進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動產學研深度
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新階段、面臨新形勢,對科技創新的需求前所未有,科技界肩負的責任前所未有。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更加自覺地行動起來,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真抓實干的作風,積極主動承擔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使命。 一、深入學習領會中央新要求,進一步明確科技創新和改革方向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
“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有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意義重大而深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十八大報告眾多亮點中重要的一個。”日前,十八大代表、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報告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部分,用專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
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是黨的十九大后我國科技界召開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大家并通過大家,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
習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是黨的十九大后我國科技界召開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大家并通過大家,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
寧波是“一帶一路”關鍵物流節點和綜合樞紐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對寧波的發展寄予厚望,指出“港口是寧波最大的資源,開放是寧波最大的優勢”。在新的國家戰略下,寧波迎來了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新機遇。寧波提出,要充分利用港口這一稟賦,打造港口經濟圈,就必須依靠創新驅動,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 要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 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要載體,以構建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奇跡。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制造業和貨物出口及外匯儲備國。盡管如此,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
11月1日,科技部組織召開科技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座談會。會議由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同志主持,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瑞平,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王春法,軍委科技委副主任辛毅,以及國防科工局、軍委裝備發展部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國的原始性創新總體能力和水平還不夠呢?從歷史的角度看,這與科技基礎、文化傳統、工業及經濟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從現實的角度看,主要還是體制和機制問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對人類創新的貢獻也舉世矚目。但由于封建社會及外侵戰亂等歷史原因和創新管理的問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國的原始性創新總體能力和水平還不夠呢?從歷史的角度看,這與科技基礎、文化傳統、工業及經濟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從現實的角度看,主要還是體制和機制問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對人類創新的貢獻也舉世矚目。但由于封建社會及外侵戰亂等歷史原因和創新管理的問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關鍵詞:第一動力 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創新地位更重要 本報記者 吳月輝 “十九大報告把創新放在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這樣一個定位,是對創新作用的進一步肯定和強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周忠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 依托得天獨厚的熱帶資源和生態環境,懷抱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夢想,當前海南省正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擴大開放,不斷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海南省如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推動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步伐,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
科技部 農業部 水利部 國家林業局 中國科學院 中國農業銀行關于印發《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規劃(2018—2025年)》的通知國科發農〔2018〕3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農業廳(局)、水利(水務)廳(局)、林業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農業局、水利局、林業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分析測試百科網特摘取整理了與分析測試領域相關度較高的內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國裝備 《中國制造
白春禮作主席團報告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 白春禮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們: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與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在
研習科技創新重要論述 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為緊迫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改革攻堅論,是習近平總書記關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發表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積極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戰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溫家寶 (2012年6月11日) 今天在座的有許多老一輩科學家,也有許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并對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戰略部署。新形勢下的科技創新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思想為統領,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進入創新
5月10日是首個“中國品牌日”。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十分重視,從創新驅動發展、科技體制改革、振興實體經濟、人才選拔等方面作出了許多闡述。新華社《學習進行時》為您回顧梳理。 創新是根本出路 我們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完善創新機制,全方位推進科技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確保實現《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總體目標的攻堅時期。為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有效運用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在更高層次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速推進醫療器械科技產業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為規劃原文: “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
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相結合 《中國科學報》:十八大之后,我國科技體制改革邁入新階段,您認為應當如何評價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的成就? 劉立:十八大之后,我們繼續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發展,改革“四梁八柱”主體架構已經確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