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變彩色3D打印使用粉狀材料而非液態材料
據美國科技博客Gizmodo報道,攝影、電視或打印機都最終從黑白時代走向了彩色時代,3D打印也在遵循這樣的發展規律。最近,3D System宣布他們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連續漸變色3D打印機ProJet 4500。 目前還不清楚機器的價錢以及何時可以買到。ProJet 4500能夠制造半剛性全彩塑料部件,顏色有比較豐富的過渡。機器看起來采用了激光燒結技術進行3D打印,這種技術使用激光來把粉狀的材料一層一層地硬化,這和市場上可見的其他低端打印機模式不同。 雖然很多擠出式打印機也能提供多種顏色,但每次只能打印一種顏色,有色材料也不能混合來打印其他顏色,甚至是中間色。 一般來說彩色打印機更關注打印細節和飽和度,但是3D System著重推廣的是ProJet 4500“快”的特性,也就是用這臺機器生成的原型不需要上色就可以用于最終產品的決策。更重要的是,這款機器讓我們更加接近《星際迷航》中描述的未來了。 ......閱讀全文
漸變彩色3D打印使用粉狀材料而非液態材料
據美國科技博客Gizmodo報道,攝影、電視或打印機都最終從黑白時代走向了彩色時代,3D打印也在遵循這樣的發展規律。最近,3D System宣布他們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連續漸變色3D打印機ProJet 4500。 目前還不清楚機器的價錢以及何時可以買到。ProJet 4500能夠制造半剛
Shapeways公司將推出全彩色塑料3D打印材料
近日,Shapeways公司宣布將推出全彩色塑料3D打印材料,這種3D打印材料在之前是鮮見的,之前,Shapeways公司利用彩色砂巖作為打印材料,雖然色彩感較強,但是作為一種打印材料,彩色砂巖的局限性很大,其材質較脆,基本上一摔即碎,不利于長期保存。 在3D打印領域采用的技術,無論是SLS、
新式3D打印機 柔性材料可直接打印
近日,西班牙一家3D打印服務公司——Lewihe推出一款別與之前的3D打印機——Lewihe,這款3D打印機可以使用柔性的Filaflex材料進行打印,且高速度和高精度。 該公司是由Juan Tendero、Jordi Tendero和Jose Manuel Quiles共同成立的,歷時一年零
巨型3D打印機“猛犸”:可同時打印多個材料
在3D界來說,大型的3D打印機常常伴隨著“殺雞焉用牛刀”的批評聲音。但據3dprint網站7月29日報道,澳大利亞召開的3D打印巡展(Inside 3D Printing Conference)上,3D-Group 首次攜該公司獨有的專利技術向世人展示巨型3D打印機——猛犸(Mammoth)。巨
3D打印機首次打印巧克力 原材料巧克力豆
用3D打印機打印食物正變為現實,只需短短5分鐘,一個超高精細度的蝴蝶形巧克力就被“打印”出來,其原材料是巧克力豆。5月31日,全球首款“巧克力3D打印機”Choc Creator2.0版亮相光谷。2012年我國3D打印產業規模約為10億元,預計2015年將攀升至100億元左右,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4D打印: 百變生物材料
3D打印方興未艾,來自麻省理工大學建筑學系的蒂比茨(SkylarTibbits)便在今年美國TED(技術、娛樂、設計)大會上提出了“4D打印”的概念。他將一根帶有關節的3D打印復合材料長繩扔進水中,長繩便如變形金剛般神奇地自動變形為事先設計好的形狀。為3D打印的物體添加“時間”緯度,讓物體變得擁
生物3D打印機是用什么材料來打印的呢
3D打印材料介紹: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是最流行的3D打印材料,因為它很容易打印和強硬。ABS是耐用塑料,可用于制造實用品、三維印刷零件或樣板打印。PLA:聚乳酸(PLA)是一種熱塑性脂肪族聚酯也稱為聚丙交酯,聚乳酸產品廢棄后可以通過一些方式溶解,因此聚乳酸被認為是一種具備良好的使用性能的
中石化擬開發3D打印材料
“趕潮”的中石化已遠不滿足于自己的傳統油氣企業身份,按照昨日該公司公布的規劃,中石化未來擬從“生產制造型”向“科技引領型”轉變,“希望經過十年左右的時間,把中石化轉化成科學型公司”,并透露將研發目前較熱的3D打印。 對于“新常態”,中石化介紹,石化行業產能過剩情況不亞于鋼鐵、水泥,預計2
液態玻璃成3D打印新材料
高精密的玻璃結構也可以3D打印?英國《自然》雜志18日發表的一項材料科學研究報告稱,德國科學家使用標準3D打印技術,制造出了超復雜、高精細且高質量的玻璃形狀,如微小的扭結狀脆餅干或城堡。這意味著,現在利用3D打印技術已可以制作具有較高光學性能的結構,可大量適用于設計復雜的透鏡和過濾器。
3D打印材料可磁化形變
一項研究展示了利用一種3D打印方法制造的軟材料在施加磁場后,可以快速發生精細可逆的形變。該技術可以設定材料執行各種有用的動作,包括滾動、跳躍和抓住物體。 軟材料可以依據熱、光或磁場之類的刺激而改變形狀,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從柔性電子、軟體機器人到各種生物醫學挑戰,如藥物遞送和組織工程。就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