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山丹首個光伏項目成功并網發電
近日,山丹縣東樂北灘5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站順利通過省電力公司驗收,成功并入國家電網,成為山丹首例實現并網發電的新能源發電項目。 山丹縣依托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加快優勢資源轉型發展步伐,深入推進新能源建設進程。東樂北灘5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由海南天聚太陽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占地1800畝,總投資4.5億元。該項目采用多晶硅技術,共安裝單個容量為290瓦多晶硅光伏組件21.3萬塊。發電站以110千伏出線接入北灘變電站,年平均上網電量約7000萬千瓦時,平均年利用小時數約1300小時,年可節約標煤2萬多噸。 ......閱讀全文
新能源發電普虧
??? 記者獲悉,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帶領的全國人大檢查執法組近日在江蘇多個省轄市對《可再生能源法》貫徹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 作為可再生能源起步早、規模大、企業多、產業鏈齊全的省份,江蘇當下在這一領域的企業正面臨著嚴重的全面虧損狀態。 ??? 《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
新能源發電期待更加“風光”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不久前,本報曾刊文指出,風光電的成本競爭力正在逐漸加強。在風光電成本持續走低的大勢下,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國家發展改革委悄然下發《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討論稿)》(以下簡稱《通知》),并會同相關部門和企業召開座談會研究調整
西北新能源發電保持增長態勢
西北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同比都有所增長,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9月份西北電網新增風電并網裝機容量79.1萬千瓦,全網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累計達1007.385萬千瓦,同比增長52%,其中,甘肅 570.16萬千瓦,同比增長34.13%.9月份西北電網風電發電量為16.65億千瓦
多能互補集成優化新能源示范項目發電
多能互補集成優化新能源示范項目發電 本報訊 (記者邢生祥 通訊員張青銀)6月24日,青海在建最大新能源項目――水光風多能互補100萬千瓦集成優化示范工程成功并網。至此,黃河公司光伏裝機容量達386萬千瓦。 據介紹,水光風多能互補100萬千瓦集成優化示范工程被列入國家能源局首批集成優
新能源分布式發電系統的控制
今,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已經成為世界各個國家與地區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我國對于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也進行了長期的投入與研究。1 分布式發電的定義與分類分布式發電,是指利用小型、獨立的發電設備,由發電單元、儲存電力單元、控制單元等多個單元模塊共同構成。分布式發電系統通過在特定的用戶周邊進行發電運行,以滿足一
放棄容易撿回難 新能源發電消納遇尷尬
“2016年中國浪費的風電,可以供一個大城市用一整年!” 以上結論并非空穴來風。據環保組織數據統計,2014至2016年,中國部分地區棄風呈攀升趨勢:2016年棄風總量高達497億千瓦時,是2014年的4倍。甘肅、新疆、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五個省區,3年棄風量就接近800億千瓦時,相當
促進新能源利用 寧夏將建風光儲發電項目
近日,國電寧夏吳忠太陽山風光儲發電項目通過環保評估,主體工程將于今年9月開建。這是寧夏首個風光儲發電項目,將促進寧夏新能源的有效利用。 據介紹,風光儲發電項目是將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及儲能系統聯合起來,改善獨立風力發電系統和獨立光伏發電系統存在不穩定性、間歇性的缺點,彌補風電和光伏獨立系統在
寧夏電網大范圍優化配置新能源發電
寧夏電網風電裝機容量日前達301.79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450萬千瓦大關,新能源發展再創佳績。 寧夏擁有豐富的風、光資源,適宜風電開發的資源量為1214萬千瓦,太陽能可開發規模約1750萬千瓦,發展風電、光伏發電優勢明顯,2012年寧夏獲批成為我國第一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經過數年發
光熱發電成新能源領域潛力產業 前景可期
光熱發電正在成為新能源領域較具代表性和潛力的產業,隨著發展光熱發電替代燃煤火電等傳統發電方式開始“破題”,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在日前舉辦的中海陽集團成立10周年慶典活動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國家發改委新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潤青表示,“我國可進行集中開發的光熱發電裝機容量高達3億
個人光伏發電每度補貼0.4元 上海新能源發電補貼政策出臺
“五一”小長假后,在永嘉路上的一所舊式里弄房屋頂上的“老虎窗”邊進行光伏發電的殷敬棠收獲了一個期盼許久的好消息:近日,“傳說”了許久的上海地方光伏補貼政策終于對外發布,個人光伏發電每度電補貼0.4元。這不僅意味著今后個人將所發電回購給電力公司會得到每度1.27元(稅前)的收益,投資回報也將從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