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圖片 近來,圍繞環保行業的各類信息層出不窮,環保股也因此展開了一波集體拉升的板塊性行情。據媒體報道,2014年的地方兩會紛紛將環保治理列為關注焦點,不少省份和地區更是擬投巨資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除此之外,還有報道指出環保部權力有可能會擴大,該預期一旦兌現,則將極大地擴張行業發展空間,進而提振市場信心。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市場正處于兩會前的政策“蜜月期”,有關環保行業的信息仍有可能不時引發環保股脈沖。 在眾多環保細分領域中,大氣治理已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此外,北京市將在未來四年內投入7600億元用于源頭控制減排工程、空氣重污染應急減排工程等,2014年上海市環保投入也將保持在全市GDP的3%左右,初步估算將超過648 億元。分析人士預計大氣監測概念將成為短期資金關注的重點。 報告指環保問題日益嚴重 12日,上海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閱讀全文
1.概述 PM2.5的污染控制是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途徑,而使用科學的源解析方法判斷PM2.5來源是有效控制和治理空氣污染的關鍵。在PM2.5來源解析工作中,既要確保源解析工作的科學性與規范性,也要特別注重顆粒物污染來源與成因的精細化診斷,增強為污染防治決策服務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滿足城地區
明年1月1日起,備受關注的綠色稅法《環保稅法》將正式施行,屆時已實行近40年的排污費制度,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總體來說,環保稅的征收符合新時代中國國情,是國家打贏環境保護攻堅戰,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組合拳”中的重要一拳。 環境保護稅落地在即 四類對象成征收重頭戲 距離環保稅開征不足1個月,各地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等總體要求,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專項試點工作。 目前,“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專項已進入實施方案編制階段。實施
近年來,和其他許多省份一樣,大氣污染防治已成為橫亙在四川省環境治理面前的一道坎,“天府之國”的美名漸漸被霧霾所籠罩。 如何邁過這道坎?四川省近日提出,2014年,將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分區管控、提出重點,在具體污染問題治理上做到“量體裁衣”,絕不搞“一刀切”。 嚴峻形勢引起高度重視
日前,北極星環保網獲悉,環保部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大氣復合污染來源與控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的通知已經印發。大氣復合污染來源與控制國家實驗室是依托清華大學,實驗室主任為王書肖。全文如下: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大氣復合污染來源與控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的通知 清華大學: 按照《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27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環境與安全檢測儀器分會承辦的“環境與安全監測技術及應用研討會” 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展館會議室召開,會議邀請了環保行業專家做專業報告,且搭載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的“28屆中國國際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展覽會(MICONEX2017,原名多國儀
日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冬季大氣中的顆粒物濃度隨著冬季取暖燃煤量的顯著增多而增高。人為活動排放污染物是顆粒物濃度增加的主因,同時冬季不利的氣象條件也為濃度的增加做了“貢獻”。 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蔣靖坤看來,對大氣污染有效的控制和治理離不開科學研究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蔣靖坤帶領的團隊正是從大
藍天保衛戰怎么打?必須要科學地打。 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開展由環境保護部牽頭,科技、中科院、農業、工信、氣象、衛生、高校等多部門和單位協作的集中攻關,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污染成因、重點行業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術、居民健康防護等難題開展攻堅,減輕群眾呼吸之憂。 中科院、清
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開展由環境保護部牽頭,科技、中科院、農業、工信、氣象、衛生、高校等多部門和單位協作的集中攻關,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污染成因、重點行業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術、居民健康防護等難題開展攻堅,減輕群眾呼吸之憂。 中科院、清華大學等機構專家指出,我國當前面臨的主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是第一次以空氣質量目標為約束的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的實施開啟大氣污染防治的新階段,是推動我國空氣質量管理從總量控制向環境質量控制轉變的關鍵一步。自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顯著下降,顯示《大氣十條》方向正確,
2015年11月19日上午,成都市環保局與四川大學在成都市大氣復合污染綜合觀測站舉行了成都市大氣污染綜合觀測與防控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簽署暨揭牌儀式。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成都市大氣霧霾污染所呈現出的特征,已由煤煙型污染轉變成為煤煙、機動車尾氣和揚塵混合型污染,同時以PM2.5和臭氧為代表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在11月10日在京開幕的“第七屆區域空氣質量管理國際研討會”上指出,目前,我國城市大氣環境質量較差,與世界衛生組織環境空氣質量指導值有一定差距。中國現行空氣質量標準偏松,評價因子偏少,城市空氣質量達標仍處在低水平。 張力軍表示,當前我國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大氣
日前,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發布第二批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推薦實驗室名單。第二批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推薦實驗室共26家。 關于公布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第二批實驗室篩選工作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第二批實驗室遴選工作已經結束。大氣攻關項目質控實驗室
各位朋友、各位同事,我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我國大氣防治這五年,也就是說大氣十條頒布以來的情況。我想分五個方面來給大家匯報。 一、大氣十條的頒布,為什么頒布大氣十條? 中國工程院和國家環保總局后來改名為環境保護部,共同完成中國環境保護宏觀戰略研究。在那個戰略研究當中有一部分內容是中國大氣環境保
昨日(3月31日),在清華大學、美國健康影響研究所召開的“空氣污染與健康效應學術研討會”上,公布了《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評估》報告(下稱“評估報告”)。 評估報告按照特定時間點的不同年齡、性別以及地理位置,對疾病、傷害以及風險因子導致的健康損失進行量化比較。報告從多項健康風險因子(吸煙、
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環境保護費改稅要求,為促進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財政部、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在研究、吸收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如
作為我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我國環境保護領域“費改稅”將以立法形式確認固化,也意味著我國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費制度將退出歷史舞臺。對于企業而言,明年起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企業等污染企業將戴上“緊箍咒”。圖片來
如何進一步加強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三年作戰計劃科技支撐?近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以下簡稱聯合中心)舉行的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2+26”城市三年作戰計劃科技支撐報告研討交流會對此作出了部署。空氣污染狀況、成因與源解析,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一市一策”研究等內容
日前,營口印發《營口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
“天藍了,云白了,打車不堵了,原來北京也可以如此夢幻。”這是廣大網友對APEC峰會期間“北京藍”的評論。APEC會議召開期間,北京一改往日灰頭土臉的“霾態”,換之以藍天如洗,被網友形象地稱作“APEC藍”。 遺憾的是,“APEC藍”好景不長,APEC峰會過后,霧霾天氣接二連三地籠罩京津等地,
從今年3月1日起,《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實施,以地方立法形式推進大氣治理。 在過去一年中,《條例》經過3次審議修改,期間還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并通過網絡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召開立法聽證會。 幾經完善后,今年1月,在河北省“兩會”上,《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獲高票通
環境保護部2月24日組織召開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應對學術交流會,這是繼1月22日召開京津冀區域燃煤散燒污染控制與管理技術交流會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趙英民表示,舉辦這次會議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有關重污染應急批示要求和在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的一項科技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長江學者朱彤教授 1991 年畢業于德國伍珀塔爾大學(University of Wuppertal)并獲得博士學位。作為研究大氣污染問題的專家,他長期為政府提供重大國際活動(包括 2008 年北京奧運會)中控制空氣污染問題的建議。 朱彤教授曾是國際全球大氣化學
太原市西山綠化工程初見成效。 “沒來山西之前,覺得山西是個污染嚴重的地方,霧霾長年累月不散,到處都落著厚厚的粉煤灰。來了之后才發現,原來山西這么美!”參加執法檢查的全國人大代表林志梅的一席話代表了許多人的看法。 7月28日至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率隊在山西省進行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
11月7日至10日,第十九屆中國大氣環境科學與技術大會暨中國環境科學大會環境分會2012年年會在山東青島召開。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組織了十多位科研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上,安光所副所長劉建國作了題為“環境光學監測技術進展”的專家報告;桂華僑副研究員及胡長進副研究員在中芬氣溶
11月7日至10日,第十九屆中國大氣環境科學與技術大會暨中國環境科學大會環境分會2012年年會在山東青島召開。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組織了十多位科研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上,安光所副所長劉建國作了題為“環境光學監測技術進展”的專家報告;桂華僑副研究員及胡長進副研究員在中芬氣溶膠科學與技術
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周邊“毒地”修復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引發關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曾介紹,《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望在今年出臺。那么,這被認為是三大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的最后一塊“拼圖”能否有效規范土壤修復呢? 據環保部有關負責人透露,我國預計在5月出臺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
昨天,記者從揚州市環保局獲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揚州處于“第三檔”,即按稅法規定最低標準的4倍執行。也就是說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4.8元,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5.6元。值得注意的是,市民關心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暫予免征環保稅。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政出臺 明年
近日,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6月中上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6月上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總體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受持續高溫和近地面偏南風輸送影響,京津冀大部、山東大
金艷/CFP 近日,南京空氣持續污染,臭氧連連超標。據南京環保微博發布的信息,造成本次南京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臭氧,南京又一次出現了大范圍的光化學污染。 據悉,2011年,南京就曾出現一次罕見的大范圍光化學污染;2012年,廣東省光化學污染嚴重,臭氧成為重要污染物。“光化學污染經常出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