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經費使用不當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但是目前并未形成一套有效機制避免或消除這一行為。”對當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出現惡性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感到憤怒、痛心、錯愕。今年在兩會期間,他的一項提案即和加強科研經費科學管理有關。 葛均波說:“我們絕不容忍這些現象,要堅決杜絕經費管理上的問題。” 國家財政部、科技部曾聯合發出《關于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該文規定強化預算編制和評估評審要求,建立健全課題經費預算評估評審的溝通反饋機制,但并未有效解決科研經費濫用行為。因此,葛均波建議通過以下五個方面改進管理制度,有效合理地使用科研經費。 一是明確提高承擔研究項目的科研人員的薪酬福利。科學研究的核心生產力是科研人員的創造性勞動,主要依靠人的創造性思維而不僅僅是購買一堆儀器設備。因此,科研經費的管理要從科研系統管理的整體改革著眼。比如,我國科研人員,特別是研究性大......閱讀全文
在全國政協的小組討論中,醫衛界別、科技界別、福利保障界別都指出我國的科研體制存在不公開、不誠信的癥結。對此現狀,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提交了兩份相關提案。>>問題一 強勢專家控制評審 葛均波表示,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國家對各類
忙著跑關系、搶項目,忙于寫文章,片面追求SCI、影響因子,學術造假等不端行為曝光……針對當前科研領域的不良現象,前來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開出處方,呼吁從課題立項、成果評審、評價方式、經費分配等多方面加以改革完善,使我國科研體系強身祛病,遠離功利和浮躁。處方一:科學立項,
近年來,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科研,不僅出臺了許多鼓勵科研的利好政策,而且向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投入了巨額科研經費。各高校和科研機構承擔的科研項目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規模上均有大幅度的增加。 但在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方面,隨著學術界被曝存在著一些比較嚴重的違規使用資金現象,繼而激起巨大的爭論。 縱觀這
成立一年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以下簡稱中國科大生醫部)“交作業”了。 1月初,生醫部兩項成果接連入選2018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和“國內十大醫學新聞”。 成立之時就激起不小的水花,不乏效仿者,如今這份“成績單”是否證明“科大新醫學”辦學理念試水成功?一年來有哪些實質性進
根據政府間/港澳臺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茲定于2019年7月22-30日組織開展政府間/港澳臺重點專項項目視頻答辯評審會。此次評審采用視頻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527人。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文件精神
科教 | 獎勵 | 人才 | 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重點專項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政府間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茲定于2020年7月27、28日組織開展政府間重點專項項目評審。此次評審采用視頻與書面相結合的答辯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136人。根據《國務院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8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國科發基〔2019〕308號 各有關項目依托部門: 按照《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科技部組織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