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將劃紅線嚴控過度開發
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關于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征求意見稿已經出爐,目前進入討論階段,年內有望出臺。屆時,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市將納入“長江經濟帶”統一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出臺多項政策扶持上述省區協同發展外,環保也將成為治理重點。 水資源開發要劃紅線 按照《意見》,長江流域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明確長江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嚴格控制水資源過度開發。 “長江流域的水資源開發一定要劃紅線,因為長江流域的污染已經非常嚴重,如果再不規劃性地發展,修復起來將非常困難。”上述權威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告訴記者,兩會前發改委召集產業、金融行業代表和環保、國土等部委開會,主要是對上述《意見》進行討論并征求意見。 國家將重點治理長江流域的環保問題。《經濟參考報......閱讀全文
我國加強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
過去五年,按照納污紅線管理和總量控制要求,我國加強了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積極推進省界水體、水功能區和入河排污口監測,加大監督巡測力度,積極拓寬監測領域,為保護長江水資源,維護長江生態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24日召開的全國水文工作會議上,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國將在長
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實驗室落戶麗江
12月22日,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云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麗江實驗室掛牌儀式在麗江市水文水資源局舉行。此前,云南省水利廳與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簽訂了共建共管麗江實驗室合作協議書。標志著長江流域首個水環境監測共建共管實驗室正式落戶麗江。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流域水資源
農村環境問題成為長江流域重要污染源
長江中下游的污染日益有嚴重,由于農民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生活污染已經成為當前全流域污染的重要來源。與此同時,農村治污基礎設施、管理制度相對薄弱的“短板”也正導致城鄉生態環境差距日漸拉大。很多受訪專家和干部建議,在長江流域要率先推進城鄉生活污染同治,全力構建農村生態文明。
關于《長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預警辦法(試行)》的通知
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生態環境(環境保護)廳(局): 為落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精神,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進一步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我部組織制訂了《長江
實施超低排放環境效益明顯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環境工程博士。現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委員會主任。 2015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
外排污水鋅含量超標1829倍 長江流域環境污染案宣判
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環保部聯合掛牌督辦的宣城市欣旺碳業有限公司污染長江重要支流水陽江水體一案,日前有了一審判決結果,經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檢察院起訴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該公司環保負責人匡毅鎮因犯污染環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二萬元;該公司被判令償付生態修復等相關費用16.5
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將劃紅線 嚴控過度開發
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關于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征求意見稿已經出爐,目前進入討論階段,年內有望出臺。屆時,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市將納入“長江經濟帶”統一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出臺
北京污染物排放超出環境容量
北京市環保局日前發布了《2013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對2013年北京市環境狀況進行了總結和回顧。 《公報》顯示,2013年,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下降,但污染物排放總量仍大幅超出環境容量。大氣環境質量、地表水環境質量和聲環境質量基本穩定,生態環境狀況同比基本持
長江流域水電開發須專門立法
近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謝慶生在代表農工黨中央的發言中建議,目前尚無長江流域水電開發的專門立法,應以開發與保護并重為原則,推動相關立法進程。 謝慶生介紹,長江上游地區水電資源富集,但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生態環境脆弱。多年來,大規模的過度開發已經造成了長江
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有效控制
日前,長江水利委員會發布長江流域片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數據。結果顯示,長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面積達到3585.03萬公頃,水土流失情況得到有效控制,很多區域水土情況有所好轉。 長江委新聞發言人徐德毅稱,普查工作耗時3年,范圍包括長江流域、西南諸河(瀾滄江以西)和西北諸河(西藏境內),內容包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