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18日發布了2014年2月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監測結果顯示,2月份,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60.3%,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39.7%,輕度污染占20.3%,中度污染占7.2%,重度污染占8.3%,嚴重污染占3.9%。昆明、海口、深圳等7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為100%。 按照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2月份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別是邢臺、石家莊、保定、唐山、邯鄲、西安、廊坊、衡水、濟南和北京;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福州、拉薩、深圳、南昌、珠海、麗水、廈門和惠州。 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31.5%,重度污染占22.6%,嚴重污染占19.3%;長三角地區25個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68.6%;珠三角地區9個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91.6%,無重度及以上污染。 ......閱讀全文
日前山東濰坊被疑有企業往深層地下排污的消息,引發了公眾對地下水現狀的關注和憂慮。 在多種污染源作用下,我國淺層地下水污染嚴重且污染速度快。2011年,全國200個城市地下水質監測中,“較差—極差”水質比例55%,并且與一年前比15.2%的監測點水質在變差。 200城市五成地下水質差
圖為全國74個城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1月~9月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平均比例變化趨勢。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發布了2014年9月份及第三季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這位負責人指出,9月份,74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在3
美國呼吸協會近日指出,美國政府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已經取得相應的成績,但是仍有半數居民約1.545億人,生活在被煙霧和顆粒物污染的地區,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對呼吸是十分有害的。 2011年發布的年度空氣質量報告中,美國呼吸協會稱《空氣清潔法》正在發揮作用,需要對國會中
記者2月23日從環保部獲悉,22日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33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0個城市為嚴重污染。污染范圍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三大原因造成中國近期大范圍空氣重污染。 環境保護部衛星遙感監測表明,22日中國
68歲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牧民更登甲是一名大骨節病患者,長年忍受著病痛折磨。在當地,還有很多與像更登甲一樣的大骨節病患者,大骨節病是一種典型的地方病,一般認為是與飲用水中富含較多腐蝕酸有關。 中國是地方病流行較為嚴重的國家,地方病分布廣,病種多,主要有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
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7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1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 未來10天,大氣擴散條件總體較為不利,受高溫和紫外輻射增強影響,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O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重污染天氣不僅襲擊了京津冀,還影響了東北地區,而后沿哈大線一路向南延伸,直達山東半島、江蘇和安徽北部,共波及6個省份30多個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個城市空氣質量“爆表”。環保部專家組說,“污染程度之重、影響范圍之廣為歷年少有”。 為切實分析此次重污染成因,摸清重污染
3月25日,環保部發布《2013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空氣質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首次對我國自2013年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74個城市進行評價。 結果表明,2013年74個城市中,只有海口、舟山、拉薩3個城市各項污染指標年均濃度均達到
3月15日早晨,北京市空氣質量回到優良水平,3月9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經歷的大氣重污染過程正在逐漸結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組織專家會商,對本次污染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解讀。 此次污染過程是一次典型的區域累積和傳輸過程。3月9日下午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污染物開始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
環境保護部15日通報,受不利氣象條件和污染排放的影響,14日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100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16日至18日前后,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部分地區可能出現中度至重度污染過程。 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說,14日,100個空氣質量超標城市中,8個城市空氣質量屬重度及以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23日表示,我國部分地區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北京、石家莊、保定、邢臺等京津冀中南部城市出現連續嚴重污染。環保部等啟動應急預案、加強監測預警,并組織12個督查組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對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及《大氣十條》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該負責人說,環保部啟動重污染天氣應
環保部11月9日通報,11月6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和污染排放的影響,中國東北地區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預計10日至14日期間,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主要城市區域大氣擴散條件總體不利,受供暖期污染排放影響,東北大部地區空氣質量以中度至重度污染為主,首要污染物為PM2.5。 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發布了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價,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中,海口、拉薩、舟山、深圳、珠
今日,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向媒體發布了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價,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中,海口、拉薩、舟山、深圳、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發布了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價,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中,海口、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稱“大氣十條”)實施以來效果如何?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近日聯合多位環境專家,以《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各省市環境狀況公報、統計年報等公開數據為基礎,對2013年~2015年全國及重點地區的空氣質量改善情況進行了分析。 分析顯示,“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全國城市空氣質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稱“大氣十條”)實施以來效果如何?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近日聯合多位環境專家,以《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各省市環境狀況公報、統計年報等公開數據為基礎,對2013年~2015年全國及重點地區的空氣質量改善情況進行了分析。 分析顯示,“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全國城市空氣質
2018年2月26-2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經歷了一次大氣重污染過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對本次污染過程的來源成因進行了會商分析,邀請攻關聯合中心第一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郝吉明院士對此次污染過程進行了解讀。 一、總體情況 2018年2月26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經歷了一
一份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國癌癥村地圖”正在互聯網上被關注,村子數量被認為超過200個。 環保部2月20日發布《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稱個別地方因環境污染出現癌癥村。 此前,地下水污染導致癌癥高發甚至牛羊絕育的報道,在諸多地區出現。在一些地區,污染
11月23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經歷了一次大氣重污染過程,這是今年進入秋冬季以來,到目前為止污染范圍最大、程度最重的一次污染過程。圖片來源于網絡 生態環境部26日發布的預報顯示,11月27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將受到系統性偏北風影響,區域污染形勢有所緩解。但北風來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沙塵,區
國際在線消息:據《南方日報》報道,廣東省環保廳24日表示,據中國環保部初步核定,2012年,廣東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前年下降4.33%、2.92%、5.73%和6.11%,四項指標均超
自11月26日剛經受一輪霧塵霾的混合影響后,11月30日至12月3日,我國華北、華東、華中地區再次出現持續性大霧天氣,在高濕度背景下,疊加靜穩等不利氣象條件,同時受前期沙塵滯留影響,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湖南、湖北部分地區經歷一次大范圍重污染過程。 此次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大、持續時間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預測預報結果,11月13日至15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將發生一次大氣重污染過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會商,邀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研究員對本次污染過程的來源成因進行解讀。 總體情況:部分城市將達到重度
“我們在‘2+26’城市布設受體采樣點109個,從采暖季開始對‘2+26’城市進行連續采樣,至今已采集約30000個樣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唐偉介紹說,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以下簡稱“大氣攻關項目”)終于搞清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精細化來源。 精細化源
昨日,一對母子戴著口罩出行。當日,北京市空氣嚴重霧霾污染。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 全國 京津冀地區出現重污染天氣,除了各城市發布預警之外,環保部也會對區域發布預報信息。 今年9月,國務院正式頒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后,京津冀地區
幾乎看不到任何陽光,整個城市的大樓籠罩在黃色的霧霾中,空氣中彌漫著粉塵……自20日開始,霧霾再次襲城,空氣持續重污染,首都北京就像一幅泛黃的老照片。 繼20日北京啟動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后,21日中午,預警級別上調至“橙色預警”,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針對霧霾今年啟動的首次“橙色”預警,表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以往我們經常聽說過某地方的河水污染已經嚴重,當地的市民或者是一些名人要求環保局長或者市長親自下河游泳來體現一下。之前一直有市長回應說,確實這個水質具備游泳的條件。9月7號,浙江省蘭溪市舉辦了"保護母親河、暢游蘭江水"活動,包括蘭溪市各區縣15名正副
7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為深入了解評估過程和主要內容,我們邀請了權威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解讀。 1.請問您如何看待此次《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工作?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評估組組長):剛剛發布的《大氣十條》中期
昨天16時,北京市氣象臺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昨日傍晚至19日北京大部地區有中度霾,南部地區有重度霾。通州、大興區氣象臺也在16時前后發布霾橙色預警信號。截至16時,城六區PM2.5濃度已經超過150微克/立方米,達到5級重污染。圖為國貿附近被霧霾籠罩,能見度降低。富田攝 中國出現大范圍霧霾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發布了2013年6月份及上半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結果顯示,6月份,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64.4%,超標天數比例為35.6%,其中輕度污染占21.5%,中度污染占8.8%,重度污染占4.9%,嚴重污染占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