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Lancet:糖尿病的多面性
糖尿病是一組異質性疾病,比目前所假定的細分為1型和2型更為復雜。1型和2型糖尿病代表了糖尿病范圍的兩個極端,它們是基因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盡管遺傳傾向增加了該疾病的易感性,但是環境的快速改變(如生活方式)則最可能是導致這兩種糖尿病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大多數患者對這兩種糖尿病有遺傳易感性,導致了混合型糖尿病(如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生。肥胖是最強的糖尿病風險因素,不僅引起亞洲2型糖尿病的廣泛流行,也導致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病人數的持續增加。隨著對糖尿病患者臨床特征的認識不斷提高,將來糖尿病分組范圍將會變得更加多樣化。 糖尿病是一種以長期高血糖為特征的疾病,傳統上將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統破壞β細胞)和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且有代謝綜合癥)。但是,這種分類方法過于簡單,不能充分描述真實的糖尿病范圍。在過去數十年內,隨著對......閱讀全文
什么是胰島細胞抗體?
胰島細胞抗體(Islet cell autoantibodies,ICA)在1974年用O型血患者的胰腺組織冷凍切片,經間接免疫熒光法(11F)檢測胰島依賴性糖尿病及其他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時發現抗胰島細胞抗體。
胰島素抗體什么
抗體本身屬于人體產生的一種免疫物質,是人體防御機能的一部分。不過胰島素抗體的產生則屬于病理狀態,是免疫功能紊亂的一種表現。這種抗體可以和胰島素結合,影響到胰島素的功能導致血糖升高。胰島素抗體可以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大類,外源性抗體出現在長期注射胰島素的人群,多和胰島素中含有一定的雜質刺激機體發生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抗體陽性注意事項
病例患者,女性,60歲,發現血糖高13年,確診時空腹血糖18mmol/L,尿糖++,診斷糖尿病。平日無多飲、多食等癥狀,最初給予二甲雙胍降糖治療,服用半個月因腹瀉明顯停藥。后口服降糖藥改為格列美脲,開始血糖控制尚可,之后血糖控制不佳調整劑量,并短暫內服中草藥(不詳)。7年前突然發生神志不清,急診住院
胰島細胞膜抗體概述
胰島細胞膜抗體(islet cell surface antibody,ICAS)是胰島細胞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體,屬IgG抗體,具有臟器特異性,而非種屬特異性。ICAS可作用于胰島細胞表面抗原,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從而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
抗胰島細胞抗體臨床應用
抗胰島細胞抗體(APICA)是1型糖尿病(DM1)患者中最常見的自身抗體。新確診的DM1患者,其APICA的陽性檢出率可達90%以上。通常在治療一年后,該抗體水平下降。APICA在DM1患者體內,可與胰島素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使胰島素的活性明顯降低甚至喪失,從而導致患者體內血糖水平異常升高,
什么是胰島素抗體
胰島素抗體介紹: 胰島素抗體的出現有兩種情況,一種出現于接受外源性胰島素治療的病人,主要和胰島素制劑的純度有關系,一種出現于從未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病人,稱為胰島素自身抗體。 胰島素抗體正常值: 陰性。 胰島素抗體臨床意義: 胰島素抗體對糖尿病和低血糖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具有非
抗胰島細胞抗體臨床應用
抗胰島細胞抗體(APICA)是1型糖尿病(DM1)患者中最常見的自身抗體。新確診的DM1患者,其APICA的陽性檢出率可達90%以上。通常在治療一年后,該抗體水平下降。APICA在DM1患者體內,可與胰島素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使胰島素的活性明顯降低甚至喪失,從而導致患者體內血糖水平異常升高,
抗胰島細胞抗體檢測
胰島細胞由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α細胞和分泌生長激素釋放因子的δ細胞組成。抗胰島細胞抗體(insular cellular antibody,ICA)于1974年由Bottaazzo等首次報道,主要靶抗原為胞質中谷氨酸脫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和酪
胰島素抗體是什么
胰島素屬于激素,它是由51個氨基酸分子合成激素基本都是蛋白質(如性激素是脂質) ,抗體是免疫蛋白.這個種類中有白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抗體(免疫球蛋白)、補
胰島細胞抗體的注意事項
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抗胰島細胞抗體陽性率為20%~40%,活動期陽性率可達60%~70%;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陽性率僅為6.2%。因此,檢測抗胰島細胞抗體可分1型和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