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土壤所土壤功能微生物技術開發取得新進展
指甲蓋面積大小的土壤中,微生物數量最高可達上百億,種類最多可達上百萬。這些難以計數的土壤微生物如何相互作用,并在復雜環境中發揮功能,一直是土壤微生物學的技術難點和研究前沿。2011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賈仲君課題組利用穩定性同位素示蹤氨氧化微生物DNA,開發了高通量測序微生物群落13C-16S rRNA基因技術,將低豐度微生物檢測限提高至少上百倍,揭示了土壤中氨氧化細菌、古菌、亞硝化細菌的相互作用規律,研究成果2011年刊發在國際微生物生態會刊The ISME Journal 后,迄今SCI數據庫被引次數進入當年度該雜志所有論文排名的5%,得到國際同行廣泛關注。 已知的甲烷氧化菌和氨氧化菌是溫室氣體甲烷排放與農田氮肥轉化的重要調控者,二者功能類群多樣,生理代謝迥然不同,但具有一定的親緣互作關系。最近,賈仲君課題組以稻田土壤甲烷和氨氧化相互作用過程為模式體系,進一步開發了高通量測序13C-功能基因技術,定量刻畫了稻田甲......閱讀全文
凋落物輸入改變對土壤甲烷氧化的影響研究中獲進展
甲烷(CH4)是第二大溫室氣體,其百年尺度的全球增溫潛勢是二氧化碳的28-34倍,對全球變暖的貢獻約為20%。透氣良好的土壤中CH4氧化細菌能夠氧化大氣中的CH4,被認為是最重要的CH4生物匯。植物凋落物輸入變化能夠通過影響土壤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從而影響土壤CH4氧化過程。然而目前關于土壤CH4
新型厭氧甲烷氧化細菌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朱寶利和德國及瑞士的科研人員合作,在前期發現的基礎上,基于微生物組學分析和代謝通路重建,從富含碘泉水的山洞內生物被膜(biofilm)宏基因組中,組裝了一株新型厭氧甲烷氧化細菌——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 iodofontis的基因組
南京土壤所揭示水稻土大氣甲烷氧化的微生物過程機制
準確估算溫室氣體CH4的氧化量(匯),既是各國政府全球變化履約的關注點,也是全球變化生物學的研究難點。主要原因是大氣中甲烷(CH4)濃度極低,僅為百萬分之二不到(1.84 ppmv),難以支持微生物生存生活。因此,學術界普遍認為,目前尚未可知、不可培養的微生物是土壤氧化大氣甲烷的唯一生物匯。
光驅動甲烷非氧化偶聯(NOCM)
Angew. Chem. Int. Ed.:N型摻雜誘導的電子局域化用于甲烷非氧化偶聯?光驅動甲烷非氧化偶聯(NOCM)是利用豐富的甲烷資源的一種很有潛力的方法。本文通過將單原子Nb摻雜到分級多孔TiO2‐SiO2(TS)微陣列中,制備了用于NOCM的n型摻雜光催化劑,其具有3.57 μmol g‐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相關介紹
【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soil redox potential) 以電位反映土壤溶液中氧化還原狀況的一項指標,用Eh表示,單位為mV。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的高低,取決于土壤溶液中氧化態和還原態物質的相對濃度,一般采用鉑電極和飽和甘汞電極電位差法進行測定。影響土壤氧化還原電位的主要因素有:(1
南京土壤所稻田甲烷排放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10年來,與稻田甲烷排放關系密切的甲烷產生和氧化,特別是甲烷產生途徑和氧化率(被氧化的百分率)研究備受關注。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徐華研究員課題組通過田間與培養試驗,采用穩定性碳同位素自然豐度法研究了水稻生長季水分管理對中國江蘇環太湖地區典型單季稻田甲烷產生途徑和氧化率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測定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測定,是指土壤氧化還原電位(Eh)是土壤中的氧化態物質和還原態物質在氧化還原電極上達到平衡時的電極電位,常用鉬電極直接測定。將一支鉑電極插入體系(土壤、水等)中,作為特殊的電子傳導者。 土壤或水中的可溶性氧化劑或還原劑將從鉑電極上接受或者給予電子,直至在鉑電極表面上建立起一個平
土壤pH/mV計/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儀
土壤pH/mV計/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儀? 型號:DP-PHB-09pH指示電極、參比電極、被測試液組成測量電池。指示電極的電位隨被測溶液的pH值變化而變化,而參比電極的電位不隨pH值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符合能斯特方程中電位E與離子活度之間的關系。儀器設置了穩定的定位調節器和斜率調節器。前者是用來抵消測量
甲烷一氧化碳測定器
甲烷一氧化碳測定器采用熱催化原理、電化學原理、嵌入式微控制器智能控制、四位數碼管顯示的電子報警儀。本報警儀為本質安全型。二、主要技術指標1、測量范圍:(1)、甲烷:(0.00-4.00)%CH4(2)、一氧化碳:(0~1000)×10-6 CO。2、測量誤差:(1)、甲烷:0%≤X≤1%:±0.1%
季風致甲烷一氧化二氮大量擴散
德國馬普化學研究所一項研究顯示,季風給印度次大陸帶來強降雨,會導致大量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氣體擴散,其對大氣的影響不亞于二氧化碳溫室氣體,該研究已被刊登在《大氣化學和物理》雜志上。 為測量季風對溫室氣體的影響,德國科學家在一架漢莎航空公司班機上安裝了一個名為“加勒比”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