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黎勝紅研究員和李愛榮研究員的邀請,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教授、中科院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生態試驗站站長馬永清到昆明植物所開展訪問交流,并做客該所EPB學術講壇,作了題為“利用玉米根際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生物防除列當雜草”的報告。 馬永清簡要介紹了化感現象的研究歷史及其在生物互作間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圍繞根寄生雜草列當的基本生物學特性,介紹了列當的寄主選擇特異性、分布范圍、農業危害和防治瓶頸等相關方面的背景知識,重點給大家展示了其研究團隊在利用非寄主植物分泌的化學信號誘導列當種子“自殺性萌發”方面取得的進展。馬永清的報告圖文并茂、語言風趣幽默;其熱情洋溢的演講風格極大地調動了參會人員的討論熱情,在熱烈的討論和輕松的談笑聲中,促進了所內師生對根寄生雜草列當的了解和認識。 會后,馬永清研究員還參觀了相關實驗室,并進一步交流了學術思想。報告現場......閱讀全文
代謝異常是腫瘤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來不少研究表明腫瘤或機體代謝產物或者代謝通路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此,小編盤點了近期關于腫瘤代謝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大家分享。 【1】新研究揭示表觀遺傳和代謝如何在癌癥發育中發揮作用 DOI: https://doi.org/10.1093/bfgp
記者31日從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獲悉,其子公司玉溪沃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肺炎結合疫苗”)首批產品,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發的《生物制品批簽發證明》,這標志著該產品已可正式上市銷售。 肺炎鏈球菌是引起侵襲性疾病以及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見
最近,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稱,在某些乳腺癌中上調的一個代謝途徑,可通過激活一種細胞信號蛋白(稱為Arf6),而促進疾病的進展。這項研究是由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人員完成的,表明他汀類樣的藥物可能是某些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療法,這些乳腺癌患者的腫瘤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