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啟動醫療健康新項目:大數據疾病預防
谷歌啟動了一個名為Baseline Study的全新科研項目,希望全面描繪健康人的身體究竟應該是何模樣。 為了完成這一項目,谷歌將從175人那里匿名搜集基因和分子信息,之后還會再搜集數千人的相關數據。 該項目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由50歲的分子生物學家安德魯·康拉德(Andrew Conrad)負責。他曾經開創了便于廣泛開展且成本低廉的HIV測試方式,用于對捐贈的血漿進行檢測。 康納德2013年3月加盟Google X,他已經組建了一個由70至100人組成的團隊,涵蓋的領域包括生理學、生物化學、光學、成像學和分子生物學。 雖然目前還有很多大型的醫療和基因研究項目存在,但Baseline搜集的信息數量更大,范圍更廣。他們希望幫助研究人員更早地發現心臟病和癌癥的各種跡象,進而推廣預防措施,而不僅僅把精力放在治療上。 該項目并不局限于具體的疾病,而是會使用各種全新的診斷工具搜集成百上千的不同樣本。之后,谷歌便會利用其龐大的......閱讀全文
“黎明”號將搜集谷神星圖像和數據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黎明”號(Dawn)探測器正前往其有史以來最低軌道,近距離研究太陽系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谷神星(Ceres),研究結果將有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 6月初,“黎明”號將到達位于谷神星之上的終極軌道。屆時,它將占據一個
“黎明”號將搜集谷神星圖像和數據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黎明”號(Dawn)探測器正前往其有史以來最低軌道,近距離研究太陽系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谷神星(Ceres),研究結果將有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 6月初,“黎明”號將到達位于谷神星之上的終極軌道。屆時,它將占據一個前所未
日開發新型宇宙垃圾搜集系統
太空垃圾指的是繞地球軌道運行的無用的人造物體,這種高速運行物體很容易給正在運行的衛星和飛船造成危險,而由于其數量龐大,分布又無規律,如何回收和處理一直是一個難題。目前日本宇宙航空開發研究機構(JAXA)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網狀的回收處理器材,爭取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
數據應用環境項目“數據資源中心建設”子項目通過驗收
12月30日,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在北京召開了中科院“十一五”信息化專項“數據應用環境建設與服務”項目的“數據資源中心建設”子項目驗收會議。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相關院所等單位的7名專家組成專家組。 網絡中心科學數據中心主任、中科院數據應用環境建設與服務項目
美媒:美軍研發基因武器 搜集亞洲華人等基因
2月中旬,有媒體報道,美國情報部門的新年度《全球威脅評估報告》將“基因編輯”列入了“大規模殺傷性與擴散性武器”清單,這一消息在全球輿論 界引起軒然大波。1月5日,全球首家基因編輯制藥公司EditasMedicine宣布上市,募集資金曾引發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所謂基因編輯,就是將苷酸序列進行刪除
生物信息分析數據挖掘
DNA芯片技術能夠在基因組水平分析基因表達,檢測許多基因的轉錄水平及在不同條件下的基因轉錄變化,顯示反映特征組織類型、發育階段、環境條件應答、遺傳改變的基因譜。基因芯片產生了海量的數據,僅僅進行差異表達分析還遠遠不夠,如何管理分析這些數據、從中挖掘信息已經成為利用這一技術的新的難點。芯片數據大量出現
生物數據喚醒日常家居
談到智能物體,多數的家居用品都相當地不夠智能。它們蹲在固定位置,了無生氣,跟主人毫無交流。但據亞力克斯·羅瑟拉和詹姆斯·克拉厄所言,即使是最不聲不響的物體也能擁有神奇的互動性,而這只是個時間問題。這些設計師稱,通過身體傳達出的數據,家居用品將可以與我們進行互動。 在都柏林科學畫廊生命記錄展的
英推遲大型醫療數據共享項目
近日,一個獲得很多科研團體大力支持的龐大計劃被推延,該計劃旨在創建一個覆蓋全英國的醫療記錄數據庫。此舉遭致很多爭議,一些病人決定退出該計劃。 “關懷·數據”項目原計劃收集來自英國全科醫生的病人數據(目前這些數據歸當地機構管理)。之后,這些數據將向醫學研究人員開放。研究慈善機構對該
生物醫療大數據如何應用?
隨著生物科技和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高通量手段的成熟,生物醫療行業的大數據急劇膨脹。然而,與其它行業的數據不同,生物醫療行業的數據呈現分散、破碎、低透明度、以及意義尚等解析等特征。不象其它行業,數據具有時效性以及數據很輕、易于解析;生物醫療行業的數據普遍很“重”、信息量超大、不同的解析策略可能得出
工業顯微鏡應用-搜集偽鈔:使用數碼顯微系統鑒定偽鈔
工業顯微鏡應用-搜集偽鈔:使用數碼顯微系統鑒定偽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