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實施海洋生態紅線管理
“我們嚴格環境準入,對不符合海洋功能區劃、海洋環保規劃和海洋生態紅線管理的海洋開發活動,實施一票否決。目前,正在組織修編《煙臺市海域使用規劃》、《煙臺市海洋生態紅線區規劃》、《煙臺市海岸保護利用規劃》等規劃,對生態系統敏感區和重要生態功能區進行保護,對開發活動的內容、方式和強度進行約束。”近日在山東省煙臺市四十里灣海岸整治示范項目現場,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趙裕壽告訴齊魯環保世紀行的記者。 煙臺市實施海洋生態紅線管理,開展海岸整治等工作,正是各市貫徹落實山東省去年12月印發的《關于建立實施渤海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的意見》的真實寫照。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魯小兵告訴記者:“山東省率先在全國建立并實施渤海海洋生態紅線制度,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重要部署在實踐層面的展開,又為促進山東省環渤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與綠色發展和保障渤海生態安全提供了有效管理手段。” 為何劃定生態紅線區? 維護海洋生態健康與生態安全 ......閱讀全文
山東實施海洋生態紅線管理
“我們嚴格環境準入,對不符合海洋功能區劃、海洋環保規劃和海洋生態紅線管理的海洋開發活動,實施一票否決。目前,正在組織修編《煙臺市海域使用規劃》、《煙臺市海洋生態紅線區規劃》、《煙臺市海岸保護利用規劃》等規劃,對生態系統敏感區和重要生態功能區進行保護,對開發活動的內容、方式和強度進行約束。”
山東率先劃定全海域海洋生態紅線
近日召開的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山東省黃海海洋生態紅線劃定方案(2016年~2020年)》。山東省黃海海洋生態紅線劃定后,連同之前劃定的渤海海洋生態紅線,標志著山東省已在全國率先完成全海域海洋生態紅線劃定工作。 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建立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是貫徹落實黨
我國要為海洋生態劃紅線 實施生態補償制度
罩上“保護罩”,開出“提醒單”,建起“防火墻”……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不菲成就,這種態勢有可能在未來幾年更加深化,并融入到“美麗海洋”的海洋生態文明體系建設中。 在剛剛召開的年度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新任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王宏說,過去一年海洋綜合管理進一步強化,已確定了
漁業資源衰退嚴重 山東將在渤海建海洋生態紅線制度
記者近日從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鑒于多年來渤海萊州灣海域第四類和劣于第四類的海水已占到整個海灣面積30%,漁業資源衰退嚴重,今年山東將在渤海海域建立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提高海洋環境保護門檻。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環保處處長段建文在《2012年山東省海洋環境公報》發布會上說,渤海環境壓力依
國家海洋局:推動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等三項制度
在7月10日召開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上,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在致辭中表示,“十三五”時期,國家海洋局將推動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海洋污染總量控制制度和海洋督察制度,大力推進藍色港灣、南紅北柳、生態島礁等重大生態工程。 王宏表示,異常的氣候、持續的
生態紅線可應用于管理領域
江蘇省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不久前通過了《關于加強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決定》,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確了生態功能區的法律地位。 生態紅線是指對于維護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必須實行嚴格保護的國土生態空間。《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劃定生態
渤海生態保護紅線區劃定 2020水質達標率達80%
國家海洋局今天透露,該局印發《關于建立渤海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的若干意見》,將渤海海洋保護區、重要濱海濕地、重要河口、特殊保護海島和沙源保護海域、重要砂質岸線、自然景觀與文化歷史遺跡、重要旅游區和重要漁業海域等區域劃定為海洋生態紅線區,并進一步細分為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依據生態特點和管理需求,分
最嚴格生態監察制度 吉林生態保護紅線區管理辦法
《吉林省生態保護紅線區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近日出臺。《辦法》規定,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內,禁止改變生態用地用途,禁止建設破壞生態功能和生態環境的項目,禁止開展大規模城鎮化和工業化活動。 根據《辦法》,吉林省將實行生態保護紅線區分類管控,將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級
山東出臺全國首個海洋生態補償辦法
日前,經山東省政府同意,山東省財政廳、省海洋與漁業廳聯合印發《山東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3月1日起施行。《辦法》共分5章26條,分別對海洋生態補償的概念、范圍、評估標準、核定方式、征繳使用等進行了明確,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制度創新,同時也是目前全國首個海洋生態補償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實施方案公布
20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2015—2020年)日前正式公布了總體實施方案,這是我國首個有關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專項總體方案,為我國“十三五”期間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路線圖和時間表。預計將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啟動20項重大工程項目,使得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完善,海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