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農業領域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實施》出臺
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遼寧省人才強省戰略,加速培養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所需的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日前,遼寧省科技廳制定出臺了《遼寧省農業領域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遴選學術功底扎實、業務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青年優秀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力爭用5年時間,培養一批能夠瞄準國內外農業科技發展前沿目標、自覺開展農業科技創新,并在農業主導產業發展中發揮科技領軍和骨干作用的農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增強全省農業在持續發展中的科技創新能力。 《實施辦法》明確遴選對象為全職在省內涉農大專院校、研究院所及在省域內注冊企業中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員,年齡在35周歲以下。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一是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或取得副高級及以上職稱,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相對獨立地開展科研工作。二是在所從事領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并取得一定技術突破,自主創新科研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或省內領先水平,所取得的成......閱讀全文
農業科技創新形成合力(關注)
核心閱讀 國家棉花產業聯盟構建全產業鏈模式,破解中高端紡織用棉大量依靠進口難題;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穩定提升乳品質量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73個子聯盟已基本覆蓋我國農業主要產業、典型區域和難點問題 “我國是棉紡織大國,也是棉花生產大國,但是中高端紡織用棉大量依靠進口。借助聯盟創新的體制機
加強農業氣象科技創新 提升農業生產服務能力
農業氣象科技始終堅持把為農業生產服務作為氣象服務的重中之重,強化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技術水平,建立適應農業生產需求的農業氣象科技支撐體系,提高氣象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力,為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和趨利避害提供了科學指導。 1.面向農業氣象業務發展需求,深入開展關鍵技術研究 依托國家
比爾·蓋茨呼吁重視農業科技創新
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簡稱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1月25日表示,為了推進消除貧困事業,國際社會應該繼續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資助力度。 蓋茨是在其最新年度公開信中發出上述呼吁的。他說,上世紀60年代曾出現有關“人口爆炸”的預言,讓人們擔心可能無法生產足夠的
我國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2月25日表示,我國已進入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必須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農戰略,大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 韓長賦是在第五屆中華農業英才獎獲得者及首屆“十佳農技推廣標兵”座談會上做上述
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在京啟動
農業部、財政部今天在京啟動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表示,科技創新工程是農業部、財政部等上級部門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探索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 李家洋指出,科技創新工程以“建設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為目標,將突出管理機制創新,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績效考評,
胡春華: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在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賀信發表一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26日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調研農業科技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科技創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到農業農村發展的核心位置,進一步完善政策
廣西出臺政策規范農業科技園區管理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完善廣西農業科技示范、創新平臺和體系,培育國家級的園區,自治區人民政府于2014年11月出臺《廣西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實施方案(2014-2020年)》,正式啟動建設自治區級農業園區,計劃到2020年建成3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在京成立
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力量——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22日在北京成立。該聯盟是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三級農(牧)業、農墾科學院共同參與的全國科技創新協作平臺。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聯盟成立大會上指出,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是實現農業創新驅動、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要努力把國家農業科
桂730萬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日前安排730萬元資金,啟動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團隊建設,以提升全區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廣西農產品核心競爭力。 據介紹,為解決農業科技創新資源分散等“瓶頸”問題,廣西以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建設為突破口,在不打破現行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的
提升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路在何方
11月20日,《2020中國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報告》在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 報告指出,農業具有顯著的區域性特征,需要按照區域農業生產功能需求和產業發展問題導向,合理布局農業科技資源,才能有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該報告通過對區域支撐能力、投入能力和產出能力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