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認可為西非提供埃博拉試驗性藥物,但美國知名專家13日警告說,過早使用試驗性藥物可能會有負面影響,危及西非本已很緊張的醫患關系。 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當天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撰文,對埃博拉疫情的歷史、此次疫情暴發的原因、對非洲之外地區的威脅以及相關的治療藥物和疫苗情況進行了全面梳理。 埃博拉試驗性藥物ZMapp近來引起大量討論,目前,共有3人服用了ZMapp,其中兩名美國患者據稱情況良好,而另一名西班牙患者則于12日去世。福奇說,盡管兩人使用后病情改善,但不清楚是否是試驗性藥物的作用,現階段無法評估其有效性。 他在文章中警告說,過早使用未獲證明的手段可能會造成“無意傷害”,危及西非本已很緊張的醫患關系。倘若有藥物或疫苗破例獲準用于“同情或緊急情況”,這些稀缺資源的分配使用也必須進行“慎重的倫理指導和監管評估”。 福奇認為暫不可能有靈丹妙藥來應對當前的疫情,最可靠的......閱讀全文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表示,在目前西非暴發的埃博拉疫情中使用未經批準的試驗性藥物合乎醫學倫理。《自然》撰文分析了采用試驗藥物治療的優勢和風險。 治療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和藥物有哪些? 一些疫苗正在開發中,但都沒有進行充分的人體試驗。除了由加州圣地亞哥市馬普生物制藥公司生產的藥物Z
中日友好醫院辟謠: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未出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 2月6日晚,針對互聯網上流傳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在武漢“顯效”的傳聞,正在武漢負責該藥物臨床試驗的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今晚對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表示,這一說法不實。 2月5日下午,中日友好醫院王辰、曹彬團隊在武漢市
由于發展途徑迅速,有幾個小組已經準備好或接近測試潛在的SARS-CoV-2疫苗 開發針對COVID-19的治療方法的競賽正在進行。雖然短期的重點是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感染者的藥物,但疫苗是最終目標。 吉利德的試驗性抗病毒藥物remdesivir正在進行臨床試驗,該藥物模仿腺苷核苷酸并干擾病毒RN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5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月19日在京揭曉。 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2次。評選結果經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后,在社會上產生
在2014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埃博拉病毒依然占據著全世界的各大頭條,而研制出“拯救”世界于抗埃博拉新藥的希望也似乎越來越明顯。Mapp、Sarepta、Tekmira三家制藥公司正在與世界衛生組織、Wellcome 基金會等其他組織一同在西非開展臨床試驗。還有好消息是,OncoSynergy制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