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國皇家化學會(RSC)于京舉辦的化學學術活動上,其推出的“Gold for Gold”開放獲取出版模式受到國內學者關注。 據介紹,這是一種在國際上非常流行的出版模式。學校圖書館訂購了RSC Gold后,會收到一定數量的優惠碼,而每個優惠碼都可用來免費發表一篇文章。因此,不僅學校能瀏覽英國皇家化學會的41本國際期刊、數據庫和雜志,學校研究人員更可以利用附加的優惠碼發表文章,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 據了解,作為國際化學界領先的組織之一,英國皇家化學會一直致力于開展系列活動,促進化學領域的國際交流。......閱讀全文
生物擁有多種多樣的信息交流途徑,最古老也最廣泛的就是化學交流。從動物、植物到細菌和真菌,它們發出或接收化學信號作為彼此之間傳遞信息的方式。生物如何在進化中形成了這種利用化學物質進行交流的能力,仍然是個謎。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最近一個美德合作研究小組認為,生物的化學信號起源于非有意的化學
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2013年8月8日)今日,全球領先的化學信息權威機構--美國化學文摘社(以下簡稱CAS)宣布了2013年"SciFinder未來化學領袖"項目入選名單。自2010年起,該項目致力于為全球各地的優秀化學博士生,提供更深入地了解化學信息發展趨勢的交流學習機會。值得一提
北方網消息(通訊員張麗 張劍):7月13日,中國化學會歷史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學術活動——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在南開大學拉開帷幕。包括30余位兩院院士在內的2700余名海內外化學界的專家學者匯聚南開、共襄盛舉,并以“化學與和諧社會”為主題展開研討。 此次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主辦、南開大學承
近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遴選出2017年度IUPAC化學化工杰出女性獎(Distinguished Women in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Award),全球12位女性科學家獲此殊榮,吉林省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教授于吉
看上去“安靜生長”的植物,在看不見的地下世界里卻有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一項由中、德、英三國學者共同參與的最新研究發現,相鄰植物可以通過根部釋放的化學物質互相“對話”。這種由化學物質主導的“交流”,可以改變植物生長的微環境,調節養分供給,甚至影響產量。 領導這一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
樹脂運用一段時刻后,吸附的雜質挨近飽和狀態,就要進行再生處理,用化學藥劑將樹脂所吸附的離子和其他雜質洗脫除掉,使之康復本來的組成和功能。在實踐運用中,為下降再生費用,要恰當操控再生劑用量,使樹脂的功能康復到zui經濟合理的再生水平,一般操控功能康復程度為70~80%。假如要到達更高的再生水平,則再生
接近年底,新一輪的大學畢業生找工熱潮來臨了。此時的高校校園正輪番舉辦著各式各樣的宣講會,但有一個講座,吸引了中山大學分析化學專業學生的注意:“快速發展的分析行業,多元的就業機會,你準備好了嗎?”這是島津公司分析儀器市場部策劃的校園系列活
7月4日,為期4天的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在大連理工大學落下帷幕。本屆年會以“轉型中的中國化學”為主題,規模創歷屆年會之最,參會代表達到1萬1千余人,交流論文達7548余篇,年會期間共安排分會邀請報告1241個、分會口頭報告1446個,墻報展講3969個。年會共評選出優秀墻報獎186項。
2019年,經過提名、遴選,4名國際著名科學家獲得“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Honorary Fellow)是中國化學會面向國際著名化學家設立的榮譽稱號,授予對中國化學和中國化學會與國際學會間交流做出貢獻的國外卓越學者專家。2009年至今,已有50名國際著名科學家被授予中國
7月8日至11日,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超級計算中心(SCCAS)計算化學虛擬實驗室(VLCC)主辦、南京理工大學協辦的 “2012理論與計算化學國際研討會”(ICT-HPCC12)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本次會議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Journal of Physical Chem
輸力強電化學工作站的主要功能列舉 輸力強電化學工作站以獨有的USB供電模式而聞名。擁有兩個真正便攜式的電化學工作站系列。同時,輸力強電化學工作站還提供更多選擇,如大電流,大電壓,多通道等。輸力強電化學工作站整個系列共有二十幾個不同型號,輸出電流30mA-40A/100A,輸出電壓10-100V,
輸力強電化學工作站以獨有的USB供電模式而聞名。擁有兩個真正便攜式的電化學工作站系列。同時,輸力強電化學工作站還提供更多選擇,如大電流,大電壓,多通道等。輸力強電化學工作站整個系列共有二十幾個不同型號,輸出電流30mA-40A/100A,輸出電壓10-100V,并可擴展多種功能模塊。 輸力強電化
10月24日至25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青年創新促進會組織會員及人才代表一行14人到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進行學術訪問交流。 24日,“化學所-大連化物所青年學術交流會”在化學所舉行,雙方促進會會員、青年科技人員代表30余人參加了會議。化學所人事處處長舒春英代表化學所領導
日前,教育部拔尖計劃工作組秘書處公布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施十周年榮譽獎項獲獎名單。“拔尖計劃”目的是回應“錢學森之問”。 “回過頭來看,這么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
2016年5月21日上午,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籌備會在大連理工大學召開。會議由中國化學會副秘書長王訓主持。中國化學會副秘書長帥志剛、大連理工大學化工與環境生命學部部長李楊等出席籌備會。來自本屆年會的46個分會和12個論壇的主席/分會聯系人參加了本次會議,同時參加本次會議的還有學會秘書處成員
2013年1月16日,湛江師范學院副校長邵樂喜帶領科技處、化學學院和產業技術學院專家到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訪問交流。廣州化學董事長、黨委書記廖兵等接待了來賓。 座談會上,廖兵詳細介紹了廣州化學的發展歷程、戰略布局、科技平臺、研究生教育等現狀以及近年來在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
2011年是國際化學年。好消息!金秋時節的10月22-2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業委員會主辦,湖南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和江蘇江分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11年第十一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將在湖南長沙市芙蓉華天大酒店召開。這是我國化學生物傳感技術領域的又一次學術盛會
12月6日至8日,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超級計算中心(SCCAS)“計算化學虛擬實驗室”(VLCC)與哈爾濱理工大學(HUST)聯合主辦的2010高性能計算——理論與計算化學國際研討會(ISTCC10)在哈爾濱市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中國香港、中國大陸等五個國
2011年9月21~24日,上海 一、會議主題:環境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環境化學研究發展迅速,在化學污染物的檢測、環境行為、演變趨勢、生態效應、毒理與健康風險和控制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進展,為保護生態環境、人類健康以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國環境化學界群星璀璨、新人
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55位院士在內的中國內地3000多名專家學者,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化學會以及亞洲化學學會聯合會的44名化學家,6月20日共同出席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深入探討和交流化學在建設創新型社會中應發揮的積極作用。 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化學會理事長
2019年7月28-31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與京港學術交流中心(BHKAEC)聯合主辦、香港大學承辦的“NSFC-BHKAEC化學新前沿”聯合研討會在香港順利召開。 在開幕儀式上,自然科學基金委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楊俊林介紹了內地與香港地區的科研合作及自然科學
地球上絕大多數物種是單細胞生物。它們大多隱居在這個星球不為人知的角落里,籍籍無名。但生命是如此的奇妙,總會有一些看似簡單的生物,向我們展示著它們無與倫比的能力,一種生命的力量。有的微生物十分強壯;有的微生物能夠一睡萬年;有的微生物則可在極端環境中茁壯成長,盡管其他大多數生命在這種環境下會剎那間凋
由中國化學會主辦,四川大學承辦的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于2012年4月13-16日在四川大學召開,本屆年會恰逢中國化學會八十華誕,來自國內國際的包括50位兩院院士和第三世界院士在內的4,000多名化學界代表共聚一堂,交流化學在我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學、節
各學科/專業委員會、女化學工作者委員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以下簡稱榮譽會士,英文為 Honorary Fellow)是中國化學會設立的榮譽稱號,旨在表彰對中國化學和中國化學會與外國學會間交流做出貢獻的國外友好人士、國外卓越的學者、專家。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每年
哪里為外來入侵物種頻發地?發達地區國際貿易交流更頻繁,這給物種擴散傳播提供了機會;邊境地區,易發生物種的自然入侵;“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大型蔬果花卉類國際博覽會等活動,增加了外來物種入侵的機會。 近日,濰坊海關在濰坊市一家花卉企業從北美地區進口的一批高檔花卉中檢出黑耳喙象,據稱,這是在我國口岸
英國《自然·神經科學》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神經學研究稱,與正常人相比,自閉癥譜系障礙(ASD)患者會對無意識感知的社會化學信號作出不同的,有時甚至是相反的反應。該發現或可以部分解釋困擾醫學界已久的問題:為什么自閉癥患者會誤讀情緒。圖片來源于網絡 哺乳動物通常靠嗅覺解讀情緒,并通過對化學信號的認知
2016年,經過提名、遴選,3名國際著名科學家獲得“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此稱號旨在表彰對中國化學及中國化學會與外國學會間交流做出貢獻的國外友好人士、國外卓越的學者、專家,進一步加強與國際著名科學家間的聯系。 2016年度榮譽會士介紹Prof. Jin-Quan Yu 余金權The Scr
大昌華嘉公司科學儀器部于本月20日-22日參加了在山西太原由中國日用化學工業研究院和山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聯合承辦的第十三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 2011 年為“國際化學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本次會議是中國化學會以“化學-我們的生活,我們
24日,南京大學化學學科創立100周年發展大會在仙林校區舉行。兩千余名師生院友以及來自相關研究機構和兄弟高校的嘉賓等歡聚一堂。大會頒發了南京大學化學學科終身成就獎,啟動了新百年發展基金,并發布了《美國化學文摘社科學文獻典藏:南京大學》。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科院院士、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 測協發字〔2014〕12號 關于召開第十三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的通知 (第二輪)各有關單位及青年分析測試工作者: 隨著我國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的發展,分析測試新方法、新技術層出不窮,為宣傳青年分析測試工作者的新成果,加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