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落地難”電力供應遇“瓶頸
近日,筆者從供電部門獲悉,今年夏季東莞電網局部存在供電“卡脖子”現象,近半的鎮街因變電站“落地難”,造成電網局部薄弱,導致部分區域出現停電、錯峰現象。據了解,供電部門將于年內落實上屯等5座變電站開工建設,進一步提升區域供電能力。 東莞電網局部存在供電“卡脖子”現象 據供電部門介紹,今年夏季用電高峰時期,東莞電網局部存在供電“卡脖子”現象。東莞局部區域存在18萬千瓦供電缺口。長安、虎門、厚街、洪梅、道 、沙田、大朗、寮步、常平、橫瀝、東坑、樟木頭、黃江、大嶺山、松山湖、塘廈、清溪、鳳崗、東城、南城、莞城等鎮街絕大部分區域已達電網供電能力的極限。 供電部門表示,現有的電力設施已無法滿足經濟轉型升級和市民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錯峰用電等情況時有出現,供用電矛盾較為突出。而實際上又并非是無電可用,而是電力難以有效輸送到“客戶”手中。供電部門形象地打了個比喻—電力充足只是有了“汽車”,而作為跑汽車的路網—電網,建設情況卻不容樂觀。......閱讀全文
山東在長島建首個微電網項目
????近日在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將在長島建設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接入控制項目。這是山東首個智能微電網項目。目前,項目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評審,將于2013年年底建成并投入運行。 ????基于微電網技術的分布式清潔能源接入和控制是智能電網建設的重要課題。長島作為山東省唯一的
陜西電力45億投向智能電網
記者從國家電網陜西省電力公司2013年工作會議上獲悉:2013年,陜西省電力公司將投資45.78億元,加快陜西堅強智能電網建設,新開工110千伏及以上線路1199公里,變電容量654萬千伏安。 預計到2015年,陜西電網110千伏及以上線路將達到2.8萬公里、變電容量8433萬千伏安,初步
我國近期相繼建成七座智能變電站
近期我國相繼建成投產了四川110千伏北川智能變電站、青島220千伏午山智能變電站等7座智能變電站,實現了從數字變電站到智能變電站的重大突破。 “智能變電站的建成投運,可大幅提升設備智能化水平和設備運行可靠性,實現無人值班和設備操作的自動化,提高資源使用和生產管理效率,使運行更加經濟、節能和
長三角重大能源工程皖電東送全面實施
記者從國家電網獲悉,長三角重大能源項目——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目前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根據計劃,這項能源工程將于2013年底投運,屆時將大大緩解華東地區用電緊張局面,遠期送電能力將達到1000萬千瓦,相當于在上海新建10座百萬千瓦級電廠;年送變電量約500億千瓦時,相
未來電網新能源
近年來,一場以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為核心的新能源革命風起云涌。可再生能源、核能以及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都要通過將其轉化為電能來實現,所以,未來電網將成為全社會重要的能源輸送和配給網絡。 近日,在以“未來電網及電網技術發展預測和對策”為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436次研討會上,電力專家認為,為滿足我國
變電站“落地難”-電力供應遇“瓶頸
近日,筆者從供電部門獲悉,今年夏季東莞電網局部存在供電“卡脖子”現象,近半的鎮街因變電站“落地難”,造成電網局部薄弱,導致部分區域出現停電、錯峰現象。據了解,供電部門將于年內落實上屯等5座變電站開工建設,進一步提升區域供電能力。 東莞電網局部存在供電“卡脖子”現象 據供電部門介紹,今年夏季用
ABB首次為國內用戶提供預裝式移動變電站
1月25日電 全球電力技術巨頭ABB今日透露,將為重慶電力公司提供一整套預裝式移動變電站。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這是ABB首次在華提供預裝式移動變電站,也是重慶電力公司采購的第一套110kV預裝式移動變電站。 在我國,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用電量的急增以及用戶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不斷提
福建首個特高壓交流輸變電項目開工建設
??? 福建首個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浙北~福州工程,11日開工建設。 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起于浙北特高壓變電站,經浙中、浙南特高壓變電站,止于福州特高壓變電站,新建浙中、浙南和福州變電站,擴建浙北變電站,變電容量1800萬千伏安,新建線路2×603公里,預計2015年3月建成投產。
國家發展改革委:南方電網五省區能源電力供應穩中向好
記者12月1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南方電網區域內五省區能源電力供應穩中向好,電廠存煤平均可用天數均在20天以上。 為加強能源電力供應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強統籌協調,分省對接調度,持續跟蹤督導重點任務進展,積極協調解決地方反映的問題困難,能源保供取得階段性成效。南方電網區域內的廣東、廣西、海
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舉行
攜50余項數字化成果亮相?可與觀眾進行問答交互的“大瓦特”電力AI機器人,全地形巡檢操作四足智慧狗“吠云”,可體驗的變電站無人機巡視VR……8月28日,南方電網公司攜50余項數字化成果亮相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2024數博會),全方位展示數字化轉型成果。作為首個以數據為主題的大型
蒙東首個風電供熱配套電網將投運
內蒙古東部電力公司近日透露,內蒙古自治區首個風電供熱電網配套項目——赤峰市林西縣風電供熱項目電網配套一期工程將于今年年底前投運。 據了解,內蒙古東部地區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不可再生的煤炭資源和可再生的清潔風能是該地區電網的重要電源支撐。蒙東地區冬季多風寒冷,采暖期長,一直以來,燃煤鍋爐
綠色電網助力低碳青奧
8月12日,南京青奧村正式開村,南京青奧會開幕式進入讀秒階段。早在7月中旬,青奧會電力保障人員就相繼進入涉奧各場館、重要客戶及重要線路設備值守現場實施保電,全面打響青奧保電戰役。 活力青奧、人文青奧、綠色青奧——是8月16日至24日在南京隆重舉辦的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理念。綠色、低
智能電網推進新能源發展
智能電網是當今世界電力系統發展變革的最新動向,被認為是21世紀電力系統的重大科技創新和發展趨勢。2009年5月,我國國家電網公司首次向社會公布了智能電網的發展計劃。根據這項計劃,國家電網分階段穩步推進電網智能化建設,其中2009年~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2011年~2015年為全面
山東電力將投資75億建設菏澤電網
11月29日,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和菏澤市政府簽署了有關于共同推進(菏澤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戰略合作協議。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十二五”期間將向菏澤電網規劃投資75億元,全面推動菏澤電網科學發展。 山東電力集團爭取國家電網公司支持,加大對菏澤電網投資建設力度,在技術和資金上對
山東去年新能源發電量相當于新建一座大型火電廠
山東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今天對外發布消息,2012全省新能源機組發電量達9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52%,占全省發電量的2.86%,相當于不燒一克煤,在山東平添了一座相當于目前省內最大的火電廠――鄒縣電廠規模的大型發電廠。 去年,全省新能源機組容量達
2025深圳國際智慧電力及電氣設備技術展覽會
2025深圳國際智慧電力及電氣設備技術展覽會Shenzhen?International?Smart?Power?and?Electrical?Equipment?Technology?Exhibition2025〓基本信息〓時間:2025年4月9-11日地點:深圳會展中心〓展會簡介〓?????隨著
重慶電力建成西藏首座220千伏變電站
“努力工作全力建設高原智能電網”―――220千伏墨竹工卡變電站就在這樣嚴肅而質樸的施工奮戰號角聲中,順利地建設了起來。 作為藏中電網網架結構的“重要樞紐”站,也是西藏首座22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國家“十二五”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建設項目,墨竹工卡變電站在電網建設史上留下
延慶智能配電網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通過階段性評估
9月6日,北京延慶智能配電網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順利通過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組織的階段性評估。據悉,本次評估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指導,北京市延慶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主辦,中國能源研究會協辦并組織,旨在對試點項目自啟動以來的投資、建設、運營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并對下一階段的工作給出指導與建議。評估會
江西新能源發展多面并舉-臥“日”字主網漸顯
近日,江西省政府發布《江西省電力發展 “十二五”規劃》(簡稱 “《規劃》”)。該《規劃》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的要求,在《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江西省“十二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的
浙江首座500千伏全數字化智能變電站投運
浙江省首座500千伏全數字化智能變電站——吳寧輸變電工程在浙江省東陽市正式投運,工程本期新安裝100萬千伏安主變2組,遠景將安裝100萬千伏安主變4組。500千伏吳寧輸變電工程是國家重點能源建設項目,也是國家電網第二批智能變電站試點工程。工程投運后將為地方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有效
“十二五”將投資1.7萬億元用于電網建設
當前,全球能源、環境、氣侯變化的問題日益突出,以多元化、清潔化、電氣化、智能化為發展方向的能源革命正在深入推進,不斷深化的新一輪全球能源變革的核心是電力,而電網的創新發展必將成為新一輪能源變革的重要驅動力。 對于電網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強調要進一步擴大西電東輸的規模,發展特高壓、大容量
落后電網制約南非新能源發展
南非可再生能源產業正在飛速發展。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顯示,2012年,南非的綠色投資達55億美元,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而在兩年前,其綠色投資總額僅有數百萬美元。 新能源行業分析師阿拉薩德認為,相比歐洲,南非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整體環境更為有利。飽受經濟危機折磨的歐洲大幅削減綠
智能電網能否挑起新能源重擔
風能、太陽能、潮汐能……時下,新能源的發展正如火如荼。霧霾天氣的持續出現,讓國家對于能源結構的調整步伐日益加快,也讓公眾對于新能源寄予厚望。但是,這些新能源要為公眾所利用,仍須轉換成電能。正因如此,智能電網建設成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未來能源論壇”上,專家對于智能電
風能、智能電網引領新能源未來
按照中國目前對能源的消耗速度,傳統的煤炭資源在30年之后將面臨枯竭。尋找替代能源及利用可再生能源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決定力量。從2003年開始,政府大力推進風能、太陽能、小水電、生物質能的發展,以期改變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經過7年的高速發展,各種新能源的發展呈現出不同態勢。 新能源的發展前景將
電工所研制的世界首座全超導變電站在甘肅白銀并網運行
4月19日,由中科院電工研究所承擔研制的世界首座超導變電站在甘肅省白銀市正式投入電網運行。這個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配電級全超導變電站創造了多項世界和中國第一,在核心、關鍵技術上獲得了近70項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集成了我國超導電力技術近10年來最新、最先進的研究開發成果。它的運行標志著我國
我國自研新型非線性隔震裝置首次應用
近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新型非線性隔震裝置在新疆阿克蘇220千伏白水變電站首次應用。該裝置攻克了輕型結構隔震設計的技術難題,將有效提升變電站主控樓內二次機柜抗震安全能力,為電網災害防御注入科技動力。我國屬于地震多發國家,約58%的國土位于強震區。這些區域不僅是地震活動的高發地帶,也是我國電
我國自研新型非線性隔震裝置首次應用
近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新型非線性隔震裝置在新疆阿克蘇220千伏白水變電站首次應用。該裝置攻克了輕型結構隔震設計的技術難題,將有效提升變電站主控樓內二次機柜抗震安全能力,為電網災害防御注入科技動力。我國屬于地震多發國家,約58%的國土位于強震區。這些區域不僅是地震活動的高發地帶,也是我國電
皖電東送明年年底投運-將大大緩解華東用電緊張
世界上首個投入商業運行的特高壓交流同塔雙回輸電工程――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目前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這項能源工程將于2013年底投運,將大大緩解華東地區目前的用電緊張局面,遠期送電能力達1000萬千瓦,相當于在上海新建10座百萬千瓦級電廠。年送變電量約500億千瓦時
國家電網冀北電力今年投資8.49億元改造農村電網
國家電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28日承諾,2013年不斷提升配網、農網供電可靠性,配網基建投資8.14億元,農網升級改造投資8.49億元,同時完成1640個電力幫扶村建設任務。 國家電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28日在京發布2012年社會責任實踐報告,這是冀北電力發布的首份社會責任實踐報告
新疆“十二五”末將形成3000萬千瓦電力外送能力
新疆擁有大量煤炭、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2010年11月,新疆電網與西北主網聯網的750千伏線路正式投運,實現了新疆電網與西北電網的聯通,為新疆電力外送打通了第一條通道,快了新疆能源開發的步伐。 記者劉潔:“這里是哈密750千伏變電站,這個變電站在新疆電網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的意義,有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