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法醫破案新線索
通過腸道微生物偵查兇手,圖片來自斯考特斯溪谷社區學院 在我們的腸道中,大約有10萬億個細菌——這是一件好事。這些菌群幫助我們的身體消化食物、支持免疫系統、保證胃腸道健康,同時它們也因此獲得穩定的食物供應。 但是當人去世后,這些友好的腸道菌群迅速變成腸道敵人。沒有了食物,這些微生物通過循環系統逃離胃腸道,進入其他器官,找到新的營地,以人體死亡細胞為食。 現在,法醫專家發現,腸道細菌的這種遷移可能會為一具尸體提供至關重要的線索。根據New Scientist,阿拉巴馬州立大學Peter Noble帶領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11具在1-10天內死亡的尸體的器官組織樣本。通過遷移菌群的遺傳物質,研究人員能得出腸道微生物到達其他器官花了多長時間,以及不同類型細菌去過的地方。 顯然,這些腸道微生物“接管”身體沒有太多的規律性。 與團隊的預期相反,這些微生物的分布沒有可預測的模式。這讓人感到意外,Noble說,因為他之前以為不同的菌群會......閱讀全文
What?腸道微生物菌群能夠促進器官發育?
腸道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也是多種寄生微生物與動物宿主微生物之間相互共生的地點。動物的宿主微生物菌群能夠促進動物胃腸道發育的作用已經不容置疑。 然而,動物體內的寄生微生物菌群對消化器官發育所產生的影響仍然難以捉摸。 在本文中,研究人員Hill 等人提出腸道微生物菌群在斑馬魚早期幼魚發育過程中,
哈佛大學開發人體腸道微生物器官芯片技術監測腸道菌群
人體微生物群(microbiome)是我們體內和體表大量微生物的集合,對人類健康和疾病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人體腸道菌群,這里蘊藏著最密集的微生物,不僅分解營養物質釋放對我們生存至關重要的分子,而且是許多疾病發展的關鍵因素,包括感染、炎癥性腸病、癌癥、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經精神病。
腸道疾病研究中新型工具——腸道類器官技術
自2009年Hans Clevers團隊首次利用小鼠LGR5+小腸干細胞在體外培養出小腸類器官以來,腸道類器官模型被廣泛應用于腸道相關疾病研究領域。與傳統實驗模型(細胞系2D培養及動物模型)相比,腸道類器官具有多種優勢。體外構建的腸道類器官模型包含所有類型的腸上皮細胞,并具有水、離子吸收和轉
腸道免疫系統由腸道微生物守護!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腸道細菌對宿主有各種各樣的作用,例如分解膳食纖維、制造維生素K和B7等等。然而,一項新研究揭示,微生物還有另一個作用。 布朗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小鼠體內腸道微生物正在參與調控宿主免疫。與其說宿主的防御系統可能攻擊這些有益細菌,不如說細菌可以與動物的免疫系統和平共存。 對立的外
南方醫科大:腸道微生物群與敗血癥患者的器官損傷有關
敗血癥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發表于FASEB的一項新的人體研究首次表明,膿毒癥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在器官損傷中起著重要作用。 為了進行這項實驗,研究人員首先比較了兩組人的糞便微生物組成:一組患有敗血癥,另一組沒有。他們觀察到,與第二組相比,第一組的腸道微生物群在功能和組成水平
利用多能干細胞制備人腸道類器官
2014年10月19日,在《Nature Medicine》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報道稱,通過進一步的轉化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最終可帶來生物工程的個性化人腸道組織,用于治療胃腸疾病。 辛辛那提兒童醫院腸道康復計劃的外科主任、本研究首席研究員Michael Hel
腸道微生物加入抗癌斗爭
2015年,Bertrand Routy還是法國古斯塔夫·魯西癌癥中心的一位博士生,他常去醫院收集癌癥患者的糞便樣本。醫生嘲笑他,甚至給他取了個外號:便便先生。 但Routy的研究結果發布后,人們停止了對這類研究的嘲笑。研究表明,某些腸道細菌似乎可以提高人們對抗癌治療的反應。醫生也盼望研究者能
腸道微生物可以影響體重
根據最近發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雜志上的一篇文章,對于特定人群來說,腸道微生物的特殊活性或許有助于減肥。這一效應不依賴于控制飲食以及日常鍛煉等行為。 “我們知道不同人的減肥效率存在差別,即使在接受了相同的卡路里攝入以及相同強度的鍛煉之后依然如此”,該研究的作者P
腸道微生物藥物的研發
在人類的腸道里存在一個巨大的微生物群體,稱之為“腸道微生態系統”,其作為宿主最重要的微生態系統組成部分,大約包含有15000~36000個菌種,由專性厭氧菌(>99%)、兼行厭氧菌和好氧菌共同組成,這些細菌共同構成胃腸道的動態微生態平衡。腸道在消化、吸收各種營養物質的同時又能將細菌及其代謝產物通
腸道微生物影響飲食效果
當你試著在新年里改善自己的飲食時,體內的微生物群卻可能會“搗亂”。近日,刊登在《細胞—宿主和微生物》期刊上的論文稱,研究人員探索了為何小鼠從自由的美式飲食轉換到健康低卡路里的植物性飲食后,沒有立刻出現效果。他們發現,若想一項新飲食計劃取得成功,必須去除某些人體腸道細菌。 “如果我們想開飲食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