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Cancercell發布癌癥免疫新療法
來自香港大學、廣州醫學院、重慶醫科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靶向性激活人類Vγ9Vδ2-T細胞可以控制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誘導的B細胞淋巴增生性疾病。這一重要的研究發現發表在9月13日的《癌細胞》(Cancer cell)雜志上。 論文的通訊作者是香港大學的涂文偉(Wenwei Tu)教授,其從事感染與免疫性疾病的防治與機理研究10余年,現兼任四川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客座教授及博士生導師。 EBV系皰疹病毒科嗜淋巴細胞病毒屬,主要通過上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但有報道亦可經輸血傳播和性活動傳播。正常人群中EBV感染非常普遍,世界上約90%以上成人血清EBV抗體呈陽性。EBV在受感染宿主體內可處于一種終生潛伏的非致病狀態,其可侵及B淋巴細胞、T細胞及NK細胞,其中以B淋巴細胞最為常見。 健康攜帶著每100萬個單個核細胞可攜帶1-50個EBV基因組,病毒可周期性激活,從粘膜表面排出低水......閱讀全文
慢性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
實驗步驟 ? ? ? ? ? ? 展開
慢性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
實驗步驟 ? ? ? ? ? ? 展開? ? ? ? ? ?
慢性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
實驗步驟展開
淋巴濾泡的疾病危害介紹
淋巴濾泡增生是一種常見的咽部疾病,很多淋巴濾泡增生的患者常常有咽部刺痛的感覺。淋巴濾泡增生盡管是一種咽部疾病,但是對身體還是帶來很大的危害的。那么淋巴濾泡增生的危害有哪些呢? 淋巴濾泡增生對咽喉的危害:上通于鼻耳,下連于氣管、食管,素有“要道”之稱。具有發聲、共鳴、呼吸、吞咽、防御等重要功能。
淋巴細胞性垂體炎的疾病概述
是腺垂體有彌漫性淋巴細胞浸潤,因此命名為淋巴細胞性腺垂體炎(lymphocytic adenohypophysits)。后來的研究顯示,上述炎癥性病變亦可累及神經垂體和垂體柄,稱為淋巴細胞性漏斗神經垂體炎(lymphocytic infundibuloneuro hypophysitis),臨床
急性淋巴結炎的疾病簡介
多繼發于其他化膿性感染病灶,如癤、足癬等。臨床早期表現為淋巴結腫大、疼痛或壓痛,初期尚可推動可推動,后期多個淋巴結粘成連硬塊,不易推動,表面皮膚常有發紅和水腫,壓痛明顯,嚴重時常伴有畏寒、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癥狀。病變常見于頸、腋窩、旗股溝部。頭、面、口腔、頸部和肩部的感染可引起頜下及頸部淋
T淋巴細胞亞群有哪些相關疾病
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感染,聯合免疫缺陷病,非典,斑禿,慢性腎功能衰竭,皮炎,腫瘤性心包炎
與B淋巴細胞相關的疾病介紹
異常B細胞識別自身抗原,并分泌攻擊自身組分的抗體時,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病。與B細胞異常相關的自身免疫病包括硬皮病、多發性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1型糖尿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B細胞及其前體的惡性轉化可以引發癌癥,包括B細胞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毛細胞白血病、濾泡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霍
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可以指向哪些疾病?
免疫功能與每個人的健康狀態息息相關,而淋巴細胞亞群分析正是檢測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它能反映機體當前的免疫功能、狀態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輔助診斷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惡性腫瘤、血液病、變態反應性疾病等),對分析發病機制,觀察療效及檢測預后都有重要意義。那么淋巴細胞亞群究竟是什么?它的檢測
原發免疫性疾病相關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簡介
原發免疫性疾病相關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指在原發免疫缺陷或原發免疫調節紊亂的疾病基礎上發生的淋巴增殖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LPD)。由于原發免疫性疾病(primary immune disorder,PID)的病理和發病機制具有異質性,PID相關的LPD也有
急性淋巴結炎的疾病診斷
1.受累區域淋巴結腫大,壓痛,局部皮膚發紅,腫脹,化膿后可出現波動感。 2.可伴畏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癥狀。 3.相關化驗檢查結果。
淋巴細胞轉化率有哪些相關疾病
幼年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毛細胞白血病,衣原體淋巴肉芽腫,變應性口炎
關于B細胞淋巴瘤的疾病預后介紹
根據臨床行為的不同,B細胞淋巴瘤分為惰性淋巴瘤和侵襲性淋巴瘤。惰性淋巴瘤通常發展緩慢,可保持多年疾病穩定及長期生存,但無法治愈。侵襲性淋巴瘤通常需要較強烈的治療方法,但有治愈的可能。B細胞淋巴瘤的預后和治療取決于淋巴瘤的具體類型以及分期分級。 1993年Shipp等提出了NHL的國際預后指數(
簡述原發免疫性疾病相關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預后
本病的預后既與內在的原發免疫病又與淋巴瘤的類型有關。宿主的免疫功能狀況是重要的危險因素。大部分PID病人的淋巴瘤是侵襲性的,但是由于PID人群本身內在的情況差異很大和隨后的淋巴瘤又類型多種多樣,因此很難在總體上評估預后,而必須對每例病人進行個體評估。
甲氨蝶呤相關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簡介
甲氨蝶呤相關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指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的個體(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和皮肌炎的患者)發生的淋巴組織增殖或淋巴瘤。臨床上表現為多種組織類型的淋巴瘤特征,多數病例為EB病毒(EBV)陽性,在停用MTX后部分病例能自發緩解。
關于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疾病分類介紹
隨著人們對皮膚T細胞淋巴瘤認識的不斷深入,對如此復雜各異的疾病譜系進行正確的分類成為了重要的問題。最新的分類系統依據疾病的臨床表現、腫瘤細胞的形態學以及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將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EORTC)的兩套分類方法結合起來,在2005年對皮膚T細胞淋巴瘤進行了新的
關于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疾病簡介
間變大細胞淋巴瘤在以前經常被診斷為未分化癌或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癥。對CD30或Ki-1抗原的發現和識別,使某些表達該抗原而以前未分類的惡性腫瘤病人,確定為一類新的淋巴瘤。隨后,發現t(2;5)和經常過度表達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證實該疾病的存在。該淋巴瘤占所有NHL的2% 。
如何診斷X連鎖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
1.確診標準同一母親所生的2個或2個以上男孩于EBV感染后表現為XLP癥狀。 2.疑診標準主要指標:男性患兒的基因分析證實存在XLP位點突變相關標記;或男性患兒于EBV感染后出現XLP臨床癥狀;次要指標:EBV感染前高IgA或IgM血癥;低IgG1或IgG3,EBV感染后抗EBNA抗體產生不當
混合淋巴細胞培養試驗有哪些相關疾病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神經系統表現,免疫缺陷性肺炎,Ⅱ型免疫母細胞性淋巴腺病,Ⅰ型免疫母細胞性淋巴腺病,小兒血管免疫母細胞淋巴結病,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小兒選擇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癥,小兒選擇性免疫球蛋白G亞類缺陷病,小兒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小兒繼發性免疫缺陷病
關于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疾病簡介
外周T細胞淋巴瘤是一組有成熟T細胞免疫表型的異質型形態改變的侵襲性腫瘤。它們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病例的7% 。許多不同的臨床綜合征包括在這群疾病中。
關于淋巴細胞性垂體炎的疾病治療介紹
目前LYH的治療主要是癥狀性的治療,目的是使垂體病變縮小以及替代缺乏的垂體激素。其中縮小腫塊體積的方法主要包括手術、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硫唑嘌呤或氨甲喋呤等)或放療。 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已經有大量的病例研究證實糖皮質激素有效的治療LYH,與其它抗炎藥一樣有效的縮 小垂體腫塊和增粗的垂
異型淋巴細胞增多主要見于哪類疾病
有些疾病會導致異型淋巴細胞增多,那么異型淋巴細胞增多主要見于哪類疾病呢?通常異型淋巴細胞過高,不會導致什么病,而是由于其它疾病,會引起異型淋巴細胞過高。異型淋巴細胞是一種形態變異的、不典型的淋巴細胞,臨床上根據形態特點,分為三種類型。在正常人的外周血中,偶爾也可以見到異型淋巴細胞,但一般不超過2%。
簡述原發免疫性疾病相關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癥狀體征
病人在發病時常見發熱、虛弱及原發病的表現。臨床表現的特征總是受原發免疫病本身特性的影響。在極少數情況下,淋巴瘤或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發生可以是內在免疫缺陷病的首發表現,如X連鎖的淋巴增殖性疾病。
概述原發免疫性疾病相關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發病機制
主要機制是宿主對EBV的免疫監護功能有缺陷。T細胞控制功能可能完全缺陷如致命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或者部分缺陷如淋巴瘤樣粒細胞肉芽腫。高IgM綜合征是由于CD40L的突變,從而影響T細胞/B細胞間的反應和B細胞向類型轉化漿細胞的有效分化所致的。 在APLS,FAS基因突變引起淋巴細胞積蓄可能
原發免疫性疾病相關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檢查方法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1.細胞形態學和組織病理學 PID病人可發生各種各樣的淋巴瘤和淋巴增殖性疾病。其中一些淋巴瘤與免疫功能正常人群發生的淋巴瘤一樣。彌漫B細胞淋巴瘤(DLBCL)是迄今最常見的PID相關的LPD。也可發生霍奇金淋巴瘤(HL)和與PTLD相似的多形性淋巴增殖病。 2.細胞免疫學
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病因及常見疾病
病因一般認為是由CoxsackieB病毒引起,少數病例可從血和腸系膜淋巴結中分離出Yersinia假結核性菌屬。有人將病變淋巴結進行細菌培養,偶有鏈球菌、葡萄球菌、沙門菌或大腸桿菌生長,但很難確定為本病致病菌。
T淋巴細胞亞群的檢查過程及相關疾病
檢查過程 在前散射(FSC)和側散射(SSC)的二維Dot-plot圖中,劃出淋巴細胞區,然后對淋巴細胞作FITC和PE的熒光強度檢測,熒光Ⅰ(FL1)為FITC,濾過片為(530±10) nm帶通,熒光Ⅱ(FL2)為PE,濾光片為(575±10) nm帶通。數據分析時,在確定每次檢測陽性細胞
分析X連鎖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的原因
遺傳學基礎:突變基因XLP(LYP)定位于Xq25,包括4個外顯子。其標記范圍為DXS982、DXS739、DXS1206、DXS267、DXS6811、DXS75、DXS737和DXS100。其中包含SH2。16例XLP臨床表型中,9例發現XLP(LYP)的SH2區存在基因突變。其功能與T淋巴
甲氨蝶呤相關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癥狀體征
40%病例累及結外組織,包括胃腸道、皮膚、肺、腎和軟組織。在各組織類型中,結外累及率不同:彌漫性B細胞淋巴瘤(DLBCL)為50%,霍奇金淋巴瘤(HL)為20%,濾泡淋巴瘤為40%,淋巴漿細胞淋巴瘤或不典型淋巴漿細胞浸潤為100%。其他臨床表現與MTX無關的同類型的淋巴瘤無區別。
甲氨蝶呤相關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發病機制
盡管約50%病例的腫瘤細胞EBV陽性,但一組病例對照研究表明在RA伴發淋巴瘤的病人中EBV的陽性率并沒有比無RA的淋巴瘤病人的高,提示RA病人發生淋巴瘤與免疫抑制無關。因此,本病的發病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