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部預研項目署布局四大領域部署顛覆性技術項目
主要開展軍事關鍵技術研發。成立66年來,該署一直資助互聯網、半導體、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激光器、GPS等領域的研究。近年來,DARPA以“科技支撐國家安全”為口號,布局四大領域,重點部署了一批顛覆性的技術項目,值得我們關注。 復雜軍事系統領域 當今的美軍還在依賴綜合運用電子、光學、軟件、機械零件等技術來建造衛星、交通工具和武器。然而,技術組件及其相互作用日趨復雜化,技術與平臺發揮作用的環境可預見性更低。并且,與二戰之后的情況不同,當時美國基本上使用國內開發的先進技術,但現今美國國家安全所依賴的許多技術都不是由本國開發的。幾乎所有信息、材料和制造技術的零部件都是從世界市場獲得的,有些甚至美國根本不生產。所有這一切使得研發最新技術的經濟和時間成本越發昂貴。DARPA圍繞著科技前沿,對下一代復雜軍事系統進行了前瞻性技術布局。美軍XS-1空天飛機想象圖。 空間計劃 美國國防部官員認為未來戰爭將主要依靠太空進行,提出了所謂的“......閱讀全文
美國宇航局擬用激光清理太空垃圾
據《每日郵報》3月16日報道,美國宇航局正考慮用激光將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推離軌道,預防它們撞擊人造衛星和空間站。 這種激光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類似,可以通過太空望遠鏡發射,將太空垃圾推離軌道。這一過程也可以避免所謂的“凱斯勒綜合癥”,即在近地太空飛行的垃圾過多,飛出地球太危險,導致人類
美國發射高能X射線太空望遠鏡
美國航天局6月13日從太平洋地區的馬紹爾群島發射了一顆高能X射線太空望遠鏡,用于觀測黑洞等宇宙天體。 這顆望遠鏡全稱為“核光譜望遠鏡陣列”(簡稱“核星”)。美國東部時間11時(北京時間23時),“核星”及其運載火箭由一架飛機運載至空中,約一小時后,二者被拋下飛機,自由
美國最新研制“太空花朵”折疊太陽能板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最新研制一種類似折紙的太陽能板,原始直徑2.7米,展開之后直徑達到25米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太空中部署較大的設備并非易事,將重量1公斤的物體發送至太空軌道成本大約23400美元,這是非常昂貴的,同時占用空間受到限制。為了處理這些問題,美國
國際觀察:美國“彈打衛星”用意幾何
美國東部時間2月20日22時26分(北京時間21日11時26分),美軍在太平洋海域發射導彈,擊中一顆失控的間諜衛星,使其崩為碎片。一切似乎都按美國政府的計劃上演了,美方高調公布了相關的各項信息:目標、時間、地點、彈型……盡管如此,美方“彈打衛星”仍招致國際社會的普遍質疑。 美發射導彈擊中失控衛星
美國衛星拍攝日本震后海嘯災害情景
這張圖像是由美國宇航局“海洋”衛星拍攝的。圖像中可見3月11日日本強震之后仙臺附近地區冒出的滾滾濃煙。圖像拍攝于3月12日,使用MODIS設備獲取。這張圖像由“大地”衛星拍攝,顯示日本東北部地區沿海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圖像同樣拍攝于3月12日,使用MODIS設備獲取。這張圖像顯示日本仙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打造航天員進太空的神舟母港
20世紀90年代,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大批航天人懷揣夢想從天南海北匯聚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經過數年的規劃、設計、論證,中國航天最復雜的發射塔架、第一個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在這里從圖紙變成現實。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五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在軌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跨越。
美國空軍將加大力度監控太空垃圾
已知空間殘骸的比例模型圖 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局 有時候你寧愿不知道這個壞消息。據估計,有50萬片包括廢舊衛星、火箭部件和碰撞殘骸在內的太空垃圾聚集在地球附近的軌道上,其中大部分具有潛在的致命性。美國宇航局(NASA)官員表示,任何直徑大于1厘米的東西都會對國際空間站(ISS)造成威脅。不過,
美國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宇宙沙洲”
(來源:: NASA/JPL-Caltech)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報道,近日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詳細觀測到連接兩個巨大星系團的“宇宙沙洲”——宇宙射線組成的網架狀結構,這部分密度約是宇宙平均密度的100倍,而該“沙洲”內部還藏有回旋鏢形狀的罕見星系。研究發表在
美國加州夜空現神秘光點-或為日本太空垃圾
一串拖著長尾巴的神秘光點日前劃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夜空,有關視頻和圖像在社交媒體上獲大量點擊。專家推測,這極可能是日本太空垃圾燃燒所致。 據美聯社3月18日報道,加州薩克拉門托地區17日晚舉行節慶活動,參與者注意到夜空中出現一串神秘光點。目擊者海梅·埃爾南德斯拍攝的視頻顯示,多個拖著尾巴的光
美國NASA成功開發首個高速率激光太空通信系統
近日,美國NASA開發了一個新型激光太空通信系統,能將衛星通信的速率提高到類似于地球上高速光纖網絡的水平。 “月球激光通信演示驗證”(LLCD)的太空終端是NASA首個高數據速率激光通信系統,近期NASA艾姆氏研究中心將其集成到了“月球大氣與塵埃環境探測器”(LADEE)航天器上。LLCD
美下一代太空望遠鏡將觀測太陽系“水世界”
美國下一代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于明年升空。美國航天局近日表示,韋伯的首批任務將包括觀測太陽系內的兩個“水世界”——土星衛星土衛二和木星衛星木衛二,以尋找生命存在的跡象。 美國航天局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韋伯的科學目標之一是研究可能有助于了解生命起源的行星,但這不只是指太陽系外行星
上萬顆衛星包裹全球,“星鏈”靠譜嗎?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22日將該公司衛星互聯網項目首批測試衛星送入太空,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太空“星鏈”做準備。 1.2萬顆衛星,大約相當于現役衛星數量的10倍,史上所有發射衛星數量的2倍。人們可能會質疑這個計劃是否靠譜,比如它有什么用?可能實現嗎?資金哪里來?它們會不會成為太空垃圾?
美國衛星發現:巨大冰山崩解,改變南極版圖
追蹤南極半島拉森C冰架上一條冰裂縫長達十幾年的科學家,終于借助經過該冰架上空的兩顆美國衛星,發現一座巨大冰山與該冰架脫離。 7月12日,英國斯旺森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研究人員宣布,該冰山于7月10日至12日之間從拉森C冰架斷裂。 這座可能被命名為A68的冰山之所以令人矚目,不僅因為它的面積
美國地球觀測衛星發射失敗墜入太平洋
美國航天局3月4日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當天因發射故障而未能進入預定軌道的“輝煌”號地球觀測衛星已經墜入太平洋。 美國航天局發射主管奧馬爾·貝茲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發射故障可能與運送“輝煌”號升空的“金牛座”XL型運載火箭頂部的整流罩未按預期分離有關,他們
美國Capstone立方體衛星恢復與地面通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當地時間6日說,在脫離地球軌道向月球軌道前進過程中失聯的美國Capstone立方體衛星已恢復與地面通信。 當地時間5日,NASA在其官網宣布了Capstone立方體衛星失聯的消息。6日,NASA更新消息稱,由Advanced Space公司領導的工作團隊最初于美國
美國發射探空火箭-校準太陽觀測衛星
美國航天局10月21日宣布成功發射了一枚“黑雁”探空火箭,其攜帶的儀器將校準太陽觀測衛星“太陽動力學天文臺”上的極紫外線變化實驗儀。 美航天局介紹說,美國東部時間21日14時(北京時間22日2時),“黑雁IX”探空火箭攜帶校準儀器從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升空,火箭的設計飛行時長為15
衛星圖像顯示美國原油泄漏范圍迅速擴大
4月30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海岸,一只巡邏艇在海岸邊巡邏,觀察原油可能擴散的區域 歐洲航天局5月3日公布的一幅最新衛星圖像顯示,美國鉆井平臺泄漏的大量原油不僅正在迅速擴散,而且擴散方向隨風勢發生了改變。 歐航局公布的圖像由“ENVISAT”環境觀測衛星運用高級合成孔徑雷達拍
SpaceX再次發射53顆“星鏈”衛星
當地時間13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航天發射場發射了一枚“獵鷹9”火箭,該火箭搭載有53顆“星鏈”互聯網通信衛星。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自2018年啟動“星鏈”互聯網通信衛星發射計劃以來,已累計發射1844顆“星鏈”衛星。
土星最大衛星發現生命跡象-40億年后或取代地球
?? 科學家發現,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也就是“泰坦”,存在有原始生命體。 中新網6月6日電?據臺灣“東森新聞網”6日報道,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日前在土星的最大衛星泰坦(Titan)上也發現了生命的跡象
美空軍衛星爆炸又添太空垃圾-空間碎片需各國聯手治理
據國外媒體4日報道,一枚美國空軍的衛星DMSP-F13在距地面500英里的高空發生爆炸,爆炸使地球軌道上又增加了43枚太空殘片。盡管歐洲航天局太空碎片辦公室的主管霍爾格·克拉格博士表示“如果公布的殘片數量保持穩定不變便不必認為這一事件有多嚴重”,而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太空中的火眼金睛: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距離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陽同步軌道上,來自中國的“悟空”正在遨游。每天,這顆1米見方的小小衛星繞地飛行大約15圈,用“火眼金睛”努力探測著宇宙高能粒子的蹤跡。這只“孫猴子”到底在找什么?其實,浩瀚的銀河系中,除了恒星、行星等這些我們肉眼可見的天體,還可能存在許多看不見的暗物質。科學家們推測,它們不
長征四號又出發-揭秘小衛星如何“跟團”赴太空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4日又出發了,它將中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以及另兩顆小衛星——交通四號衛星和閔行少年星一起送往太空。 這兩顆小衛星以側壁搭載的方式與主星一起“太空拼單”。小衛星“個頭”雖小但也有自己的“太空夢”。比如,閔行少年星由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上海航天空間技術有限
歐洲普羅巴2號小型衛星從太空捕捉到罕見日食圖像
據國外媒體報道,2009年11月2日升空的歐洲航天局的普羅巴2號小型衛星在2010年1月15日從太空拍攝到令人嘆為觀止的日食圖像。 普羅巴2號小型衛星從太空捕捉到日食圖像。 據悉,歐洲航天局研制的普羅巴2號小型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對其上攜帶的新型航天器進行驗證,以便用于歐洲航天局未來
美國防部預研項目署布局四大領域-部署顛覆性技術項目
主要開展軍事關鍵技術研發。成立66年來,該署一直資助互聯網、半導體、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激光器、GPS等領域的研究。近年來,DARPA以“科技支撐國家安全”為口號,布局四大領域,重點部署了一批顛覆性的技術項目,值得我們關注。 復雜軍事系統領域 當今的美軍還在依賴綜合運用電子、光學、軟件、機械
美航天局擔憂“星鏈”計劃或致近地軌道“嚴重擁堵”
據多家美國媒體10日報道,美國航天局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第二代“星鏈”計劃表示擔憂。美航天局說,這個在近地軌道額外部署3萬顆衛星的計劃可能造成軌道“嚴重擁堵”,增加碰撞風險,影響美航天局的科研及載人航天任務。 美航天局在8日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信函中說,目前在環繞地球的軌道內約有2.5萬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再次推遲獵鷹9號火箭發射
當地時間6月13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表聲明說,原計劃于13日晚進行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嘗試因天氣原因推遲至14日。該公司此前已于12日宣布推遲一次發射。
家畜航天生物育種實驗首次上太空
6日凌晨升空的 “實踐十號”衛星,搭載了來自內蒙古的牛、羊等家畜的體細胞、干細胞、精子等材料,這是世界上首次在太空進行家畜航天生物育種實驗。 內蒙古賽科星家畜種業與繁育生物技術研究院開展的這項以體細胞、干細胞、精子為材料的家畜航天育種新技術開發,提供的科學試驗材料有:中國黑白花奶牛、中國三河肉
俄國防部:成功進行反衛星試驗,碎片不會威脅空間站
俄羅斯國防部部長紹伊古16日證實,俄軍方于15日成功進行了一次反衛星試驗。紹伊古強調稱,本次測試中產生的衛星碎片不會對人類太空活動構成威脅。 俄國防部16日發表聲明說,俄羅斯于15日成功進行了一次反衛星試驗,“擊中了自1982年以來一直處于軌道上的已被廢棄的俄羅斯航天器‘塞利納-D’。”聲明強
國際空間上已經被危險包圍了!?
11月16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一,美國國務院宣稱,俄羅斯用陸基導彈摧毀了其一顆在軌衛星,造成數千塊碎片散布到地球軌道上。美國已經確認了1500多塊可追蹤的碎片,以及數千塊無法追蹤的較小碎片。 同時,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表示,由于國際空間站每隔90分鐘(繞地球一周的時間)就會接近大團的太
“獵鷹9”火箭成功發射一顆歐洲通信衛星
?? 6月4日凌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獵鷹9”火箭成功將歐洲衛星公司的一顆通信衛星送入太空。 美國當地時間4日零時45分(北京時間4日中午12時45分),“獵鷹9”火箭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約32分鐘后,將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去年9月,這枚火箭的第一級將美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