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PM2.5多來自燃煤和揚塵防霧霾最好戴口罩
10月30日,在濟南市大明湖風景區,游人欣賞霧中明湖美景。當日上午9點,濟南市空氣質量指數為172,屬于重度污染。 究竟 PM2.5來源于哪些行業,各占多大比例?從PM10到PM2.5,從黃標車到國一、國二的老舊機動車,從采暖大煤爐到清潔的燃氣鍋爐……濟南的空氣質量正隨著一個個環保數據的更新而發生著質的變化。30日上午10點,濟南市環保局列出一份詳盡準確的“污染源清單”,為治理大氣污染提供更精準的方向。 燃煤、揚塵成最大污染源 根據數值模式、CMB模型與源清單的計算結果,濟南市環境空氣中PM2.5來源中本地污染源排放貢獻占68—80%,區域傳輸占PM2.5來源20—32%。本地污染貢獻中,燃煤、揚塵、工業生產、機動車為四大主要來源,分別占27%、24%、18%、15%。餐飲、汽車修理、畜禽養殖、建筑涂裝等其他排放約占PM2.5的16%。 持續出現的霧霾天氣,讓不少市民和游客連續咳嗽、鼻腔發癢,這可能......閱讀全文
汽車排放與空氣霧霾
?? ? ??隨著冬季的到來,伴隨汽車尾氣的排放。城市大氣污染進入嚴重階段,制定和實施更為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同上利用便攜式煙氣分析儀在非高峰時段對汽車尾氣排放量開展抽查、檢測,對超國四(IV)排放標準的車輛禁止生產、上路,并給予嚴厲處罰,是控制大氣污染的有效手段。 ? ? ?CJDZ31
治理霧霾有“數”了
兩會伊始,很多人關心北京忽晴忽霾的天氣。3月3日有一則重要消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霧霾成因報告出臺。筆者認為,新建的監測網絡能摸清霧霾的底細,意味著治理責任可以分解落實了。 簡介一下,這份報告首先指出,燃煤的重工業是禍魁——2000多名專家歷時兩年,借助天地空綜合立體觀測網,精細地量化描述
霧霾是這樣形成的
一是地區近地面空氣相對濕度比較大,地面灰塵大,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二是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風力較小,大氣層比較穩定由于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間的輻射降溫,使得近地面原本濕度比較高的空氣飽和凝結形成霧。四是汽車尾氣污染物排放,近年來城市
霧霾天該怎樣應對
近日,我國部分地區多次被霧霾天氣侵襲,霧霾對于健康的影響,也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在霧霾天氣下,怎樣盡量減小霧霾對身體的傷害?如何選擇合適的口罩和空氣凈化器來保護自己?請看以下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 問:霧霾對健康有哪些危害? 答:霧霾所包含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在急性危害方面,主要表現為
細密紗窗能防霧霾?
剛經歷了楊絮、沙塵的輪番襲擾后,不少市民都意識到了紗窗的重要性。記者發現,最近在豐臺馬家堡、朝陽東壩等地的一些居民小區,紗窗安裝工不斷地在推銷一種“防霧霾紗窗”,號稱可以阻擋包括沙塵、楊絮甚至是PM2.5,專家表示,防霧霾紗窗屬于“漏簸箕篩細沙子”,基本無法防阻PM2.5。 記者看到,這些“防
治理霧霾沒有“速效藥”
頻繁出現的霧霾讓人們覺得環境“生了病”,大家都盼著這個病能早點好。不過,國外那些曾受霧霾困擾的城市都是經過長期治理才見成效,因此我們需要正視治理霧霾沒有“速效藥”的事實。 美國洛杉磯在1943年出現了嚴重霧霾,后來又多次發生光化學煙霧公害污染。但直到1970年美國出臺《清潔空氣法案》后,空
讓“霧霾元兇”改邪歸正
與其大費周章地對農民燒秸稈圍追堵截,不如多在提高秸稈利用率上想想辦法。變廢為寶,要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當秸稈資源被有效利用后,你讓農民燒,人家還舍不得呢 11月初,北方多省市持續一周“四面霾伏”,期間環境衛星共監測到秸稈焚燒火點756個,糧食大省黑龍江以580個火點數穩居第一,占此次監
霧霾,該怎么治理
近年來,“霧霾”問題已成為我國大氣污染危害升級的突出標志。一些霧霾嚴重的城市實施控煤、控車、控油、治污等污染防治措施,確有必要,也有成效,但離實現呼吸上清潔空氣的目標尚遠。而采用車輛限行限購、工廠停工停產等簡單化手段進行治理,不僅容易引發社會矛盾,而且治標不治本。那么,霧霾到底應該怎么治理?
河北監測霧霾健康影響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近日正式啟動2013年中央轉移支付空氣污染(霧霾)人群健康影響監測項目工作,從11月開始至2014年1月,河北省每月將在7 個監測點組織開展空氣污染(霧霾)特征污染物及人群健康影響監測,掌握不同地區PM2.5污染特征及成分差異,了解不同地區空氣污染健康影響狀況。 河北省
濟南中心城區將逐步取締燃煤鍋爐
“治理霧霾的任務很艱巨,我們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11日,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與政協委員專題討論協商時談到,繼濟南中心城區不再新上燃煤鍋爐后,下一步中心城區將逐步取締燃煤鍋爐。 11日上午,在專題討論協商會上,多位委員都提到了霧霾問題。濟南市政協委員劉守志談到,濟南市的霧霾是建
PM2.5儀器多進口-國產儀器短期收益有限
近日,全國多地嚴重的霧霾天氣仍在持續,北京已連續多天PM2.5持續爆表,并達到了有毒害的程度。霧霾天氣不僅讓口罩大賣,還催生了大量空氣凈化器的生意。由于目前我國空氣凈化器普及率不高,分析師預計空氣凈化器2015年的年產值有望達到800億元。而需要提及的是,目前我國的PM2.5設備超8成
“霾沒”全國104個城市-華北華東多地爆表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讓人很不省心,濃霧仿佛跟大伙兒較上勁兒,天津、河北、江蘇、山東、浙江等地紛紛“爆表”,污染物直沖嚴重污染的紅線。昨天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霧和霾橙色預警。全國20省份、104個城市都深中“霾伏”,達到重度污染。 各地霾情 從南到北均中“霾伏” “霾”成了主
霧霾天引爆千億商機-“吸霾”涂料首次問世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霧霾天引爆千億商機,“吸霾”涂料首次問世,爭搶環保產業“蛋糕”。 多發而持續的霧霾天氣,使PM2.5指數居高不下,導致市場上和空氣有關的相關產品,如空氣凈化器、空氣質量檢測儀、口罩、凈化型空調都成為“香餑餑”。日前,一種針對空氣凈化的涂料也首次問世,意欲“從空氣
PM2.5設備超8成來自國外-國內公司爭800億蛋糕
近日,全國多地嚴重的霧霾天氣仍在持續,北京已連續多天PM2.5持續爆表,并達到了有毒害的程度。 霧霾天氣不僅讓口罩大賣,還催生了大量空氣凈化器的生意。由于目前我國空氣凈化器普及率不高,分析師預計空氣凈化器2015年的年產值有望達到800億元。 而需要提及的
霧霾監測新進展:實現對500米以下“近地霧霾”高清探測
霧霾從何而來,怎樣漂移、消散?搞清楚這些問題才能真正治霾。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探霾”激光雷達取得新進展,可消除傳統探測技術的“盲區”,更加精確、清晰地對從地面到500米高空的“近地霧霾”進行垂直立體探測,有助于解析污染成因從而“精準治霾”。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學術期刊《地球與空間科學
北京官方發布《霧霾防護常識十三問》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北京衛生計生委官方網站消息,北京衛計委9日聯合北京市疾控中心聯合發布《霧霾防護常識十三問》,詳細解答了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如何注意個人衛生、如何挑選空氣凈化器等問題。 《霧霾防護常識十三問》全文如下: 1、 什么是霾?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
霧霾嚴重躲在家-天氣晴好請出門
昨日,在市科協舉辦的“學會專家談科技促民生”活動上,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庚辰說,霧霾嚴重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躲”在家里不出門。 提起霧霾,王庚辰說,其實這種叫法不太準確,“準確的應該是霧和霾分開。能見度在10公里以下,是霧霾天的指標,但如果相對濕度在90%以上
十面“霾”伏普通口罩沒效果-口罩選擇佩戴都有門道
全國多地發生霧霾,口罩也瞬時熱銷,口罩的保護能力到底有多大?到底什么樣的口罩能有效防止PM2.5?請關注—— 近來全國多地霧霾天持續,口罩也瞬時熱銷,不僅小寵物被細心的“家長”戴上口罩,就連北大校園內的人物雕塑也被人們戴上了口罩。但是口罩的保護能力到底有多大?到底什么樣的口罩能有效防
防霾“神器”偏方多-還是口罩最靠譜
借著這次持續時間較長的霧霾,很多“防霾神器”和“偏方”在網上廣為流傳,直看得人眼花繚亂。這些“防霾神器”到底靠不靠譜?昨天,本報請專家一一點評。 柚子皮變面具 點評:沒作用反而會呼吸不暢 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用煮過的茶葉、橘子皮去異味,近日在網上,制作防霧霾面具,柚子皮派上大用
霧霾天如何自我防護:專家建議應保持門窗緊閉
專家建議,霧霾天氣應保持門窗緊閉,以降低空氣污染物從室外到室內的滲透速率,降低室內PM2.5濃度。 凈化室內空氣 選擇具有品牌信譽度的室內空氣凈化器,還可以在室內種植綠色植物,以降低室內的飄塵和PM2.5濃度。 霧霾消失開窗通風 當室外大氣中的霧霾消失后應盡量開窗通風
青島冬控方案嚴防霧霾
山東省青島市環保局日前發布了《2013年度冬季控制大氣污染工作方案》(以下簡稱為《冬控方案》),從燃煤污染控制、揚塵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遏制霧霾天氣加重趨勢。 為加強燃煤污染控制,青島市對燃煤單位開展全面排查,重點檢查大氣污染防治設施是否完善,燃煤含硫量是否達標等。供暖啟動后,各分局、各市
今秋首個霧霾黃色預警發布
中央氣象臺7日下午發布了今秋首個霾黃色預警,京津冀將遭遇“霾伏”。中央氣象臺預計,7日夜間到8日白天,北京東南部、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山東西北部、河南中北部及陜西關中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中度霾,局部地區有重度霾。8日早晨,中東部大部地區有輕霧,華北、黃淮北部局地有大霧。
霧霾治理不能“英雄氣短”
上次霧霾散去剛一周,10月18日下午起,京津冀地區再次霧霾籠罩。霧霾接踵而至,考驗著政府部門應對重污染的能力和治霾決心。 去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31個省(區、市)與環保部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立下治霾軍令狀。一年時間過去,霧霾仍不斷出現。但比霧霾來襲
治理霧霾:源頭做起-提前預警
近日來,華北地區霧霾現象卷土重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日前以《我國大氣霾污染現狀、防控辦法和面臨的挑戰》為題,在中國科技館報告廳舉辦的未來論壇上圍繞霧霾的諸多議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他指出,戰勝霧霾不僅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 論壇中,王教授對幾種常見的霧霾成
西安:今明霧霾或卷土重來
今明兩日,我市雖以晴好天氣為主,但會有霧霾的影響,午后氣溫回升,空氣干燥,市民外出注意防護。 近期,我市天氣晴好,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都略有回升,昨天,我市最低氣溫為-3.4℃,出現在早晨8時04分,隨著光照的增強,至下午5時,我市的最高氣溫升至11.1℃,全天溫差較大。昨日,我市天空
抓準方向才能快速削減霧霾
我國大部分地區連續數月霧霾污染嚴重,呼吸到新鮮空氣已從以前的生活必然條件轉變成愿望和需求,何時讓天空變藍在考驗著我國各級政府的執政能力。 從日前召開的“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 年年會”上獲悉,我國即將公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此“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推動生態文明
霧霾成因說法不該相互“打架”
籠罩華北的大范圍重度霧霾剛走,預測新一輪霧霾又將來襲。關于霧霾是怎么來的,有關方面和專家竟莫衷一是。缺乏權威科學的說法,加重著公眾的疑慮,也損害著相關方面的公信。 以北京等地近期的重度霧霾為例,環保部門專家認為與采暖燃煤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密切相關。住建部門有關官員則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汽
中國霧霾治理用錯藥了嗎?
最新研究認為中國治霾措施可能低估了甲醛扮演的角色。 圖片來源:Lu Guang / Greenpeace 哈佛大學、清華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如果北京希望能持續有效治理冬季嚴重霧霾,可能需要關注一種未被足夠重視的污染物—甲醛,并因此做出政策調整。 長期以來,
霧霾背后的石油峰值效應
隨著霧霾天氣大規模出現,相應的研究文獻也越來越多,對霧霾的成因也眾說紛紜。應該承認,霧霾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在探究霧霾形成的根本原因時,不能忽略石油峰值的來臨。它不僅是一場能源危機,而且是一場排放災害。可以說,石油品位的降低、煉油環節的污染物排放,以及煤炭等石油替代能源的消耗,都與霧霾的“肆虐”密
關于霧霾,這些你該知道
近日,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北方發生持續大面積重污染天氣,多地出現“爆表”情況,引起輿論高度關注。針對社會公眾對于重污染天氣存在的一些誤讀和疑問,本報專門邀請八位權威專家做出解讀。 內蒙古、陜西、山西是主要污染源? 誤讀一:京津冀的霧霾,主要是由內蒙古、陜西、山西這3個省區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