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個水廠、用一種技術,使得污水變成凈水,其他廢物也變廢為寶?這一愿景正漸行漸近!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等領銜的專家委員會,攜手產學研界一批有識之士,反復論證、協力攻關,放言用5年左右時間在“環保之鄉”宜興市建成全國首座面向未來的污水處理概念廠,為全國污水處理行業樹立標桿。10月24日,這個概念廠創意在宜興2014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推進會上曝光。 “概念廠的基本思路是由污染物削減基本功能向綜合利用轉變,有可持續的水質,實現能源自給,做到物質循環,包括提供肥料等,最終與城市環境相融合。”曲久輝說。 “污水完全可以由廢物變為資源”,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俞漢青介紹,進入污泥的有機碳大概是30%,磷占90%,還有氮等。有了技術支撐,就可以資源化處理、實現能源轉化利用。 去年,我國廢污水排放總量已達825億噸。截至去年底,我國有城市污水處理廠1780座,日處理污水1.49億立方米,不過污水處理領域的制約甚至問題也相當......閱讀全文
摘要:目前,我國工業生產以及民眾生活的污水排放規模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而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從而對城鎮污水處理的污水處理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其中,對于城鎮污水處理廠而言,為了確保其污水處理滿足國家所規定的排放要求,需要對處理后的污水質量進行嚴格的監測,所以污水監測技術應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將對于保
一、城市污水污染成為水污染控制的首要問題 1、城市污水污染和處理現狀 自1985年以來,我國廢水年排放總量一直的維持在350~400億m3/a左右。1996年全國666個設市城市中532個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134個城市建成的309座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總量僅為44.6億m3,其中經
近5年,有的印染企業已投入3000萬元、15畝地用于污水處理,如果要提標,又需要5畝左右土地和800萬元~1000萬元資金,十分困難,集中預處理可以避免企業走彎路。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城市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混合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由于工業廢水成分復雜、毒性大、波動性大,給城市污水處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城市化的發展,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規模不斷擴大,處理程度不斷提高。到目前為止,全國已建成和在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已近300座,污水處理能力為1000萬m3/d。1. 城市綜合污水處理的概念 近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污水處理工藝有了較大的發展,通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文)指出:“要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針對我國水環境的嚴峻形式,國務院于2015年4月份頒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
8月24日,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環境保護廳、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聯合舉辦的廣東省環境污染防治技術成果對接會在廣州召開。其中,中廣核環境公司帶來一項等離子體氣化熔融的技術,分外吸引眼球。這一技術跟現有的垃圾焚燒不同,可以瞬間產生1萬度的高溫,把物質從大分子直接裂變成為了小分子,沒有燃燒的過程
全國上下都在“不惜代價”治理,愿望是好的,但“不惜代價”的方法值得商榷。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更需要綠色、低碳、環境友好型的技術。 世界范圍內的水處理技術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追求高質量的出水標準、注重能源與資源的循環、注重環境友好,是未來的發展目標。 環境友好型,就是要做到無不適感
編者按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外征求意見以來,在業內引起了很大反響。針對標準的定位、發展趨勢、細化指標的設定等,業內進行了熱烈探討。 原中國環科院副院長夏青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中提出了混淆排放標準和地表水水質標準的做法要不得;除了國家排放標準,還須有地方標準、規劃和項目環評、治污
污廢水處理的原則是將污廢水中所含的各種污染物與水分離或加以分解,例如:COD,氨氮,總磷,總氮等常規污染項目。 要想了解污廢水處理方法的概念,就必須了解污染物是以何種形態在水中存在以及它們的物理化學特性。一般,污染物質可分三種形態即:懸浮物質;膠體物質;溶解物質。但嚴格劃分很困難,根據污
水資源短缺和用水需求持續增長造成了水資源供給的嚴重供需矛盾。在這一大背景下,水資源循環利用是解決供需矛盾的*途徑,這決定了水處理行業將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具備剛性需求屬性,繼續維持高景氣度。另一方面,在環保治理從“總量控制”向“質量控制”轉變的指導思路下,水處理行業的發展方向也正在悄然發生轉變——從傳
近20年來,對氨氮污水處理方面開展了較多的研究。其研究范圍涉及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種處理工藝,目前氨氮處理實用性較好國內運用最多的技術為:生物脫氮法、氨吹脫汽提法、折點氯化法、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液膜法、土壤灌溉法等。圖片來源于網絡 生物法 1.生物法機理——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機理 在污水
形式所迫下,污水廠寧愿不惜成本、代價來保證達標運行。這樣的結果真的是理想的么?在目前的形勢下,真的就沒有破局的途徑了么?我們能不能找到更加合理的運行管理模式終實現盈利呢?我們應該從哪些角度來進行污水廠的成本分析和管控呢?正文近年來,污水廠的監管壓力逐年增加,很多污水廠在外界壓力下,不惜一切代價的努力
可以從四個維度來分析人們獲取水質指標數據的目的:1.了解雜質濃度;2.預測水質變化;3.控制和優化水處理工藝;4.評估水質安全。目的清楚了,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目前具體有哪些水質指標:物理指標、成分指標、 評估性綜合指標、水質轉化潛能指標、工藝指標、替代指標。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 “水質是指水的化學、物
●大型國企進軍環保領域的渠道主要有4個:從技術入手、靠工程殺入、借資本進擊、憑設備開路 ●PPP被大力推動以來,大量國企尤其以工程建設見長的“中字頭”央企也在積極拓展發展方向 2015年,多家大型國有企業進軍環保領域。這些企業有的專設子公司或推行金融計劃,運作資金多以“億元”為單位計算,環保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年)》(以下簡稱指南),并印發。指南在儀器儀表類中對色譜類分析儀器的關鍵制造技術、工業控制巨磁電阻傳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術、硅基壓力傳感器無引線封裝制造技術、DCS/PLC冗余設計關鍵技術等做出了技術內容指南,如
8月7日~8日,2013年全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研討會在西安召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要求創新環保政策法規,推動經濟社會轉型。 從事政策法制的工作人員應該關注國家的戰略性問題,強化宏觀綜合意識。為此,環境保護部特別邀請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王浩院士、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楊朝飛、國家發展和
編者按 現代煤化工技術的出現,讓煤炭有了新的利用方式,使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轉變,從中提取化學物質和相對環保的能源,對化解煤炭過剩產能、提高使用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給煤炭企業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但隨著社會對環境要求越來越高,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代煤化工面臨環保挑戰,在廢水處理、結晶鹽
1 概述中水回用的基本概念建設部《城市中水設施管理暫行辦法》中將中水定義為:部分生活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后達到《生活雜用水水指標》(CJ25.1-89),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中水其實就是再生水,之所以叫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說法,通常人們把自來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下水”
中國擁有全世界21%的人口,但只有全世界7%的淡水資源。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只有1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左右。據聯合國數據顯示,當人均水資源量低于1700立方米時,一個地區就被認為是“用水緊張”。 “在水資源緊缺的背景下,提高工業用水效率,降低工業對水資源過量消耗成為生態文明建設
廢水中各種污染物眾多,來源也比較廣泛,本文將為大家介紹21種常見污染物的來源以及處理方法。 1 耗氧有機物(易生化)的來源有哪些?處理方法有哪些? 污水中耗氧有機物(易生化)主要有腐植酸、蛋白質、酯類、糖類、氨基酸等有機化合物這些物質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于廢水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分解為簡單
3月8日,記者在恒力石化(大連)煉化有限公司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施工現場看到,由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污水處理項目運行穩定,并已滿負荷投產。該污水處理項目在國內首次采用“嵌入式污水處理場”蘇伊士新技術,為石化行業污水處理技術的推廣應用樹立了標桿。 “‘嵌入式污水處理場’
國務院近日正式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不僅涉及的多個領域為環保產業服務對象,環保領域相關技術創新也成為重要部分。 主要觀點 1.環保技術革新進程將越來越快 隨著我國環保市場的快速發展,環保領域不同的技術,如活性污泥法、UASB、MBR、好氧顆粒污泥技術和污
國務院近日正式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不僅涉及的多個領域為環保產業服務對象,環保領域相關技術創新也成為重要部分。 隨著我國環保市場的快速發展,環保領域不同的技術,如活性污泥法、UASB、MB
追求污水處理碳中和運行目標產生了從污水中前端分離碳源(碳捕捉)的歐洲概念,使之用于后端厭氧消化轉化甲烷。我國市政污水碳源(COD)濃度普遍偏低,連脫氮除磷碳源需求都難以滿足,這就限制了碳捕捉的理論和實踐。然而,另外一種碳捕捉概念似乎是普遍適用的,那就是前端篩分纖維素。纖維素物質本身化學結構異常復雜、
有句話叫北美是保守者的樂園,中國是冒險家的天堂。環保行業這些年,可把冒險家給忙壞了。并購、PE、新三板、PPP、土壤修復、海綿城市、一帶一路、智慧環保……一個接一個的風口讓人應接不暇不亦樂乎。 無數人投身環保創業,有人做水、有人做氣、有人做監測、有人做VOC、有人做設備生產、有人做運營服務……
一、廢水零排放的提出與思考 (一)什么是廢水零排放? 廣義的“零排放”是指不向生態環境排放任何廢氣、廢液和固體廢棄物,本文所討論的“廢水零排放”則專注于工業廢水廢液的“零排放”。 1972年,美國對其水污染控制法提出修正案,要求現有工業排放單位(包括電廠)到1977年7月1日前運用“當前可
近年來,隨著國內環保高壓態勢持續,化工行業“零排放”的概念成為熱詞,諸多循環利用項目進行宣傳時喜歡在文案里加上一句“實現了‘零排放’”。但是,對于化工行業來說,甚至整個工業,“零排放”這一描述真的科學嗎?圖片來源于網絡 公眾認為: 說“零排放”,就得不排放 隨著公眾環保意識逐漸提高,對于企業
隨著油品質量的全面升級,一個龐大的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逐漸浮出水面。在這個曾被國外巨頭壟斷的環保金礦里,國內新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過去10年,重化工業在中國找到了最好的黃金時代。它在更改中國工業結構的同時,也讓環境與公眾的忍耐力一再接受極限挑戰。 面對日益惡化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日趨嚴重,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固廢垃圾、生物多樣化、氣候變化、清潔生產、綠色能源和“城市綜合病”等問題愈發凸顯,尤其是近幾年霧霾問題成了社會的熱點、重點和難點,綠色產業也開始崛起。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人與自然
12月11日,佛山最大工業危險廢棄物處理中心——佛山綠色工業服務中心工程(南海)項目(下稱“危廢項目”)、南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提標擴能工程(下稱“提標擴能工程”)在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瀚藍環境”)下屬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下稱“產業園”)正式啟建。 預計建成后,前者每年可處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