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塑料橡膠網消息,國際市場分析機構SmarTech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3D打印市場中的塑料:十年機會預測》稱,目前,全球3D打印用塑料銷售額已達到3.1億美元,預計2019年將增至14億美元。SmarTech認為,隨著消費市場和專業市場用戶群快速增長,生產3D打印機所使用的高附加值塑料材料領域呈現出高利潤機會。 用于3D打印的塑料材料主要包括ABS、聚乳酸、聚碳酸酯、聚丙烯、PS、丙烯酸酯樹脂、尼龍和熱固性塑料。在個人3D打印領域,SmarTech認為最大機會是更堅固耐用的ABS和聚乳酸打印材料。該機構預測,未來10年,熱塑性聚氨酯、聚碳酸酯和尼龍等更耐久的聚合物也將贏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同時,激光燒結用聚合物粉末很可能代表了整個塑料材料的最大機會。從重量來看,ABS、聚乳酸和尼龍將繼續占據3D打印材料市場的最大份額。這些塑料2019年的耗用量合計將超過1.3萬噸。......閱讀全文
3D打印目前并沒有替代傳統制造業的可能。不過,盡管現實市場有限,但3D打印的投資風卻越吹越猛——從企業層面吹向地方政府層面。 7月21日,又一個3D打印論壇在中國開幕,這次輪到了珠海。 在一輪輪的論壇里,面對官員和企業,3D打印的專家們成為座上賓。到場發表演講的包括顏永年,在清華大學
據市場調研機構Markets & Markets最新的調研報告,到2019年,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的市值將以13.01%的年均增長率增長至34.77億美元。在此之前,TechSci Research公司也在名為2019歐洲生物降解塑料市場機遇的預測報告中稱,2014~2019年歐洲生物降解塑
據生活科學網報道,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3D打印機,它可利用月球上發現的材料進行自我復制。 項目領導者、卡爾頓大學機械與航天工程系副教授亞力克斯·埃勒里(Alex Ellery)表示,這種技術將來可幫助人類3D打印月球基地,也可在月球上制造衛星和太陽護盾,以
中國3D打印產業已經發展二十年左右,如今已然成為國內各大企業爭相投資的熱點,并被多家媒體和業界人士標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領頭羊。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在3D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國3D打印產業仍處于產業發展的初始階段。雖然潛力巨大,但市場規模仍然較小,在商業模式、產品耗材、與傳統工業結
2月1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歐洲航天局近日公布了人類首個月球基地計劃藍圖。該基地將由從地球“空降”至月球的機器人建造,而且機器人將就地取材,利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將月球上的原始土壤轉變成建筑材料。 目前北京也開設了國內首家3D打印機體驗館。網絡上更是已
近日,Shapeways公司宣布將推出全彩色塑料3D打印材料,這種3D打印材料在之前是鮮見的,之前,Shapeways公司利用彩色砂巖作為打印材料,雖然色彩感較強,但是作為一種打印材料,彩色砂巖的局限性很大,其材質較脆,基本上一摔即碎,不利于長期保存。 在3D打印領域采用的技術,無論是SLS、
新聞里,3D打印技術如火如荼,熱火朝天,而在現實應用中,3D打印卻一直不溫不火,遠不如概念來的火熱,其規劃化、產業化的程度遠沒有達到外界熱炒的程度。除技術、成本因素外,3D打印材料的稀缺是造成上述現象的重要原因。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其基本原理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
“3D打印”可謂時下最熱門的技術,很多人甚至還把它喻為“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標志”,美國總統奧巴馬甚至在2013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到了它的名字! 它的確有些神奇,那些在傳統技術條件下需要復雜工藝才能完成的制作,現在只需輕輕一按鼠標,各種工藝品、玩具、服裝鞋帽、小提琴就會被打印出來。3D打印當前還
發展3D打印,耗材才是王道。昨日獲悉,中國塑料制品協會已經完成了塑料加工業“十三五規劃”的框架初稿,目前正在審議階段。初稿將3D打印塑料耗材明確作為重點發展的產品。 在產能過剩等因素的制約下,塑料行業正進入中低速增長狀態。 中國塑料制品協會有關人士稱,目前,低端產能過剩問題仍未有效解決,區域
材料是人類一切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歷來是生產力的標志,對材料的認識和利用的能力,決定社會形態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新材料則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新材料種類 一、我國新材料產業現狀我國新材料生產情況 幾乎所有的新材料我國都能夠生產并且正在生產,包括: 高性能工程材料 POK聚酮、PPO聚
想定制個性化的產品?告訴機器你的想法,幾秒鐘后,成品就會出現在你面前!這是美國科幻小說家羅伯特·希克利在《萬能制造機》中描繪的場景。 如今,3D打印技術已經讓這一幕變成現實。作為科技界的“當紅明星”,3D打印已遍及航空航天、醫療、食品、服裝、玩具等各個領域,在拓展自身領地的同時,也潛移默化
3D打印方興未艾,來自麻省理工大學建筑學系的蒂比茨(SkylarTibbits)便在今年美國TED(技術、娛樂、設計)大會上提出了“4D打印”的概念。他將一根帶有關節的3D打印復合材料長繩扔進水中,長繩便如變形金剛般神奇地自動變形為事先設計好的形狀。為3D打印的物體添加“時間”緯度,讓物體變得擁
3D細胞打印已被證實在藥物開發領域是一項有用的技術,它能減少實驗動物身上的負擔并能更快更安全地給市場帶來新的治療方案。 3D打印最初是被開發用來快速制造工業部件的,使用的方法是立體光刻和熔融沉積建模。 在打印技術基礎上加上“生物”(也就是說,細胞)因素,它就變成一項新的技術:3D 生物打印!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材料科學很關鍵。在四川,有這樣一群人,在國際材料科學界“領跑”,他們的科研成果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的衣食住行變得更方便。他們就是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 4月24日,四川在線記者走進這個頂尖實驗室。 制圖/朱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材料科學很關鍵。在四川,有這樣一群人,在國際材料科學界“領跑”,他們的科研成果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的衣食住行變得更方便。他們就是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 4月24日,記者走進這個頂尖實驗室。 A 實驗室里的“最前沿” 高分子材
10月下旬去德國看“K展”——世界最大的塑膠展會,順便見識了清新的空氣和透亮的萊茵河水,都在預料之中。真正有點兒文化沖擊的是:在德國,高調的口號居然真的在執行;神奇的廣告居然不是吹牛。 “K展”主館大門上方,懸掛著一張廣告牌:德國人用二氧化碳做出了一種新塑料“Cardyon”,生產它無碳排放
3D打印又稱為三圍打印,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是運用粉末狀的金屬或者是塑料等可黏合的材料,通過一層又一層的多層打印方式構造零對象,模具的制造工業設計用于建造模型,現在正在發展成為一種產品的制造,形成直接數字化的制造。理論上,只要電腦可以設計出的造型,3D打印機都可以打印出來。 3D打印由來及
有專家認為,3D打印技術或許具有蒸汽機或電話那樣的劃時代意義,很可能預示著新的工業革命。 對于不了解該領域的人來說,按下按鈕就能打印出你想要的任何物品簡直就像是科幻作品里的情節。 其實,3D打印技術已經成為現實,而且正在飛速發展,有望從實驗室和狹小的業界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 瑞
2012年,美國俄亥俄州。剛生下來6周的小男孩凱巴(Kaiba Gionfriddo),開始出現呼吸困難,拒絕進食。兩個月的時候,小凱巴的癥狀越來越糟糕,已經無法自主呼吸了,醫生必須給他插上氣管插管維持呼吸。 檢查發現,小男孩患上了極端罕見的先天性支氣管軟化癥,氣管自行塌陷,無法自主呼
無論你身處哪個行業,你的公司都不能沒有技術支持。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到移動應用和基于云計算的技術,有太多的先進技術不僅需要密切關注,我們還需要從中獲益。為了保持競爭力,你的公司需要去預見最重要的技術趨勢,因為它們可能正重新塑造你的企業,改變你的客戶,創新式的利用好它們將為你贏得巨大優勢。如果你不
利用“選擇性激光熔融”工藝,用高能激光束把鎳鉻合金粉末熔化,再根據計算機設計的3D模型“打印”出噴射器(左圖),經過拋光后得到使用級別的噴射器(右圖)。 英國《每日郵報》刊發的圖片顯示,美國得州一家3D打印公司能為顧客打印出6.15英寸(約合15.621厘米)的微型“顧客”。 據新華社電美國
(六)產前DNA測序:成長的煩惱 自香港科學家盧煜明(音譯)在1997年發現孕婦血液中存在胎兒DNA這一現象至今,無創產前DNA測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實驗室邁向市場。胎兒全基因組測序已經成為基因組革命的下一個前沿領域,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胎兒全基因組測序也不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成為一個重
論壇現場 10月15日,西安高新區管委會舉辦了“聯創智薈開業儀式暨醫學3D打印創新創業論壇”,旨在構建西安生物 “眾創生態”平臺,促進醫學3D打印行業5大關鍵環節——設備、材料、軟件、醫學應用和資本之間的良好結合,力求打造西安醫學3D打印創業高地。 該論壇作為2016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西
一項新技術利用3D打印制造不銹鋼部件,圖為火箭發動機組件。 3D打印技術已然風靡全球,但目前與這項技術結合最好的是塑料和泡沫鋼材料,而這些材料卻不夠結實,不能滿足核心材料的應用需求。如今,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種3D打印堅韌和靈活的不銹鋼的技術,這一進步可能會帶來更快、更廉價的方法,從而制造出從火
新型多功能材料將走向市場 新型高性能熱塑性塑料(HPTPs)有望成為取代先進的金屬、陶瓷等復合材料部件的輕質材料,走向關鍵市場。新型多功能材料可以克服成本和性能方面的限制,找到更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航空航天、醫療和電
美國著名科普雜志《科學家》(The Scientist)是一份在生命科學方面被廣大讀者認可,并受業界尊敬的月刊雜志。該雜志一直致力于研究生命科學,為科研人員提供最新的研究動態,科研成果發布等多方面的報道。每年年底,該雜志都會頒發生命科學相關的十大創新產品獎項。 近日,《科學家》公布了其評選的2
慢病高發,健康管理漸成趨勢 建國以來,中國主要疾病譜變化顯著,死亡率高發的疾病由以傳染病為主過渡到慢性病為主。而中國傳統的以治療為主的診療模式也將會隨著國家疾病譜變化而改變,未來以預防為主的診療模式可能更加貼合國情民情。死亡率(1/10萬)來源:2013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從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
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道,目前如火如荼的3D打印設備或將迎來一個競爭對手,最新的微工廠(Microfactory)設備不僅能打印物體,而且能對物體進行切割和蝕刻,其功能更多樣。 所謂微工廠是一種便攜的設備,塊頭比桌面型3D打印機稍大,除了配備有標準的打印設備外,還擁有一些銑削和印刷頭,
新年將至,又到了年終盤點的時候。美國化學會(ACS)旗下的C&EN網站也端出了一席年終大餐:2015年化學領域最受矚目的研究成果。其實,在過去的這一年中一直關注X-MOL的讀者朋友也許會發現,其中絕大多數成果已經在X-MOL平臺報道過了。不過,我們覺得,在這節日的氣氛中,讓這一
赫爾曼·施陶丁格是一位和平主義者,但這一戰他必須勝利。1920年,這位德國化學家提出聚合物(包括橡膠和纖維素在內的廣泛化合物)由類似的小分子長鏈構成,這些小分子由牢固的化學鍵相連接。但絕大多數同行卻認為這種觀點沒有任何合理性,并認為聚合物僅是小分子的松散集合。施陶丁格拒絕讓步,從而引發了長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