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發現凍土層可燃冰
近日,由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下屬青海煤炭地質局105勘探隊、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勘探技術研究所聯合承擔的“ 祁連山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DK-1科學鉆探試驗孔”取得重大突破,在海拔4100多米鉆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這是我國凍土區首次鉆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也是繼加拿大、美國、俄羅斯之后在凍土區發現水合物樣品的第四個國家,同時也是全球首次在中低緯度高山凍土區發現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對我國擴大新的潔凈能源領域,增加我國能源戰略儲備、促進能源多樣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更是地勘單位為共和國60華誕獻上的一份大禮! 據悉,此次在青藏高原中緯度大陸地區的發現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在國內外尚屬首次。2004年,青海煤炭地質局一0五隊、青海煤炭地質局勘查院在青海木里煤田聚乎更礦區勘探施工時,發現在鉆孔中有可燃氣體涌出,以后施工的多個鉆孔均見到這種現象。通過前期的大量鉆探施工和氣體成因的深入研究,他們聯合有關......閱讀全文
可燃冰:未來能源愈行愈近
圖為二0一七年六月九日,我國在位于廣東珠海市東南三百二十千米的南海神狐海域進行試采可燃冰的作業平臺。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 俗話說水火不相容。但是有這樣一種冰,不僅可以燃燒,其熱值還比石油多10倍,燃燒后很清潔,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儲
日媒:“可燃冰”將引爆新能源革命
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5月11日刊登題為《新的收獲:亞洲的“可燃冰”革命》一文,文章說,每過幾十年就會有一種新的能源資源出現,并給世界帶來能源革命的希望。19世紀和20世紀初,從煤炭和鯨油到普通石油的轉變就是這樣的。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陽能和風能出現后不久,又發生了核
日本期待“可燃冰革命” 緩解能源短缺問題
今年3月日本成為世界上首次從海底“可燃冰”(甲烷水合物)中成功采掘甲烷氣的國家。日本近海蘊藏著大量“可燃冰”,據最近調查結果顯示,已知的甲烷氣蘊藏量相當于日本2011年度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總量的11倍(即相當于11年的進口量)。 鑒于如今日本能源問題,日本對“可燃冰”寄予很大的期望。
解密“未來最佳替代能源”:可燃冰的“魅”與“惑”
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天然氣與水混合便會產生結晶化合物,形似冰雪,點火即燃??????? 2009年8月1日,一艘迷你潛艇載著時任俄羅斯總理普京潛入貝加爾湖。他此行的目的是“檢閱”潛藏于湖底的珍貴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同時還有一個優雅的名字
日本成功開采海底可燃冰 欲摘“能源小國”帽子
在4月5日的眾議院預算會議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強調了能源供給多樣化及資源開發的重要性。他說:“二戰以前,(日本)近七成石油需要依賴美國,由于供給受限,日本開始了戰爭。……日本將在保有自有能源的同時,推進確保能源權益的戰略。” 安倍此番表態的背景是,就在剛剛過去的3月,日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實
沉睡的“能源之王”:可燃冰商業化道路仍漫長
它被研究人員稱為“能源之王”,已探明儲量相當于傳統化石能源探明儲量的兩倍。 深深的海底和厚厚的凍土之下,“沉睡著”規模龐大的能源寶藏: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將深埋地下的能源開掘出來,通過管網運輸,使之轉變成居民燃氣灶里燃燒的火苗,仍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在可燃冰商業化競賽中,走在
可燃冰將掀起能源革命 2030年或實現商業開采
就中國的情況看,南海地區預計有680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青海地區也有350億噸標準油當量的可燃冰 盡管上證綜指表現低迷,但12月18日的資本市場卻不乏亮點——“可燃冰概念股”神開股份、黃海機械和天科股份等呈現上漲態勢,其中,神開股份更是以漲停收盤,報收于12.57元/股。 他們的
青海可燃冰點燃21世紀中國新能源之光
引 子 2009年9月25日上午。北京,國土資源部。 一場非同尋常的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一條振奮人心的特大新聞:在中國青海祁連山南緣永久凍土帶成功鉆獲天然氣水合物。 這一成功鉆獲,證明我國凍土區存在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對認識天然氣水合物成藏規律、尋找新能源具有重大意
解析:可燃冰是一種危險能源 開發利用難
可燃冰的形成有兩條途徑:一是氣候寒冷致使礦層溫度下降,加上地層的高壓力,使原來分散在地殼中的碳氫化合物和地殼中的水形成氣—水結合的礦層。二是由于海洋里大量的生物和微生物死亡后留下的遺尸不斷沉積到海底,很快分解成有機氣體甲烷、乙烷等,這樣,它們便鉆進海底結構疏松的沉積巖微孔,和水形成化合物。
只有可燃冰可接棒石油天然氣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不斷提高,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能源之爭,在世界范圍內多次因爭奪能源而屢次爆發戰爭。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中東戰爭、中日的釣魚島、中越的西沙、南沙群島、中菲的黃巖島之爭等多與爭奪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有關,能源已經成為全球政治經濟之爭的焦點問題。在廣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