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人員利用細菌降低汞污染
人類活動造成的汞污染無處不在,而汞對水資源的污染尤為嚴重。美國研究人員最近找到一種細菌,它所合成的酶可降低汞對環境的污染。 美國田納西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布公報說,他們在研究中發現,汞對靠近食物鏈底端的生物,如魚及水生貝類的污染相當嚴重,并通過它們最終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但有些細菌具有破壞這一“污染鏈”的作用。 研究發現,一種細菌所合成的MerB酶可以降低甲基汞的毒性,從而減小汞對環境的污染。這種酶的三維結構能首先擊破甲基汞中汞原子與碳原子的關鍵鏈接,然后在甲基汞電子四周制造靜電場,對甲基汞的毒素進行分解。 研究人員將進一步探索如何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運用上述方法減少汞污染。 更多閱讀 美國田納西大學相關報道(英文)......閱讀全文
美研究人員利用細菌降低汞污染
人類活動造成的汞污染無處不在,而汞對水資源的污染尤為嚴重。美國研究人員最近找到一種細菌,它所合成的酶可降低汞對環境的污染。 美國田納西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布公報說,他們在研究中發現,汞對靠近食物鏈底端的生物,如魚及水生貝類的污染相當嚴重,并通過它們最終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但有些細菌具有破壞這一
北極凍原汞污染主要為氣態元素汞
北極出現了大規模汞污染,但是人們卻不能肯定污染的來源。英國《自然》雜志11日發表一項環境研究稱,科學家最新收集了實地測量數據,包括汞沉積和穩定同位素數據,終于確定了氣態元素汞系該生態系統內汞的主要來源。 汞這種特殊的金屬在常溫下即可蒸發,也是唯一的一種以氣態單質形態存在于大氣中并參與全球循環
珊瑚骨骼“記錄”戰爭汞污染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羿副教授與加拿大特倫特大學孫若愚博士合作,對過去200年我國南海珊瑚中汞含量進行研究,發現汞含量變化與一些重要戰爭密切相關,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達到頂峰。該研究成果以“中國南海北部二百年的珊瑚骨骼記錄了中國近代戰爭汞污染”為題,發表在地學環境領域國際頂尖雜志《環境科學與
揭開汞污染修復的奧秘
汞污染和溫室氣體一樣,能在全球范圍產生影響。作為一種重金屬污染物,它在自然界(包括大氣、水體、土壤以及生物圈)中普遍存在。 盡管2017年,包括中國在內的128個國家和地區聯合簽訂了控制汞污染的《水俁公約》,但汞污染并未消除,它會因歷史排放而持續影響人類上百年。 近日,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
汞污染防治與履行國際汞公約研討會舉行
2015年汞污染防治與履行國際汞公約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會議由中科院地化所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等聯合主辦,200余位代表參加。此次會議圍繞中國汞污染及履約需求、汞排放及其環境影響、汞的環境過程等專題開展研討。 2013年10月,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汞條約外交會議”在日本表決通過了旨在控制
檢測汞污染的利器-塞曼效應原子吸收測汞儀
? ?重金屬污染是我國當前危害最大的環境污染問題之一。重金屬主要通過礦山開采,金屬冶煉,化石燃料的燃燒,金屬加工及化工生產廢水,施用農藥化肥和生活垃圾等人為污染源,以及地質侵蝕、風化等天然源的形式進入環境,嚴重威脅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目前由于監測及檢測條件的制約,有許多地區存在著重金屬的污染問題,
淺析霧霾中的汞污染
近幾年,我國的霧霾情況日漸嚴重,而且不僅僅只影響著中國,甚至也漂洋過海影響著周邊的其他國家。在國內,以杭州為例,在2013年中有超過200天的霧霾天氣;在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12月2日,美國環保局局長吉娜˙麥卡錫在華盛頓曾這樣表示:“中國排放的污染正在吹向美國西海岸”。所以,我們要意識到大氣
控制大氣汞污染還需加力
我國2005年燃煤電廠排放的汞是99.7噸,到2010年,如果沒有控制,大氣汞的排放量會增長43.01噸,由于新建機組安裝了脫硫設施減少汞排放10.31噸,超標機組安裝脫硫設施減少汞排放11.7噸,關停或改造小火電機組減少汞排放20.5噸。 ?????? 中國的人為源排放對大氣汞濃度的貢獻是
應對重金屬污染 檢測汞污染的利器
應對重金屬污染,檢測汞污染的利器-塞曼效應原子吸收測汞儀 重金屬污染是我國當前危害最大的環境污染問題之一。重金屬主要通過礦山開采,金屬冶煉,化石燃料的燃燒,金屬加工及化工生產廢水,施用農藥化肥和生活垃圾等人為污染源,以及地質侵蝕、風化等天然源的形式進入環境,嚴重威脅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目
汞污染須納入環境防控視野
6月初在瑞典,一輪嚴肅的討論在130多個國家代表之間展開。這是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組織下,關于擬定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性汞問題文書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一屆會議。包括一些NGO在內的眾多與會者都希望,談判能為“限汞”開辟道路,最終可以將汞的使用、供應、排放最小化,甚至消除。如果順利,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