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石油化學產品——這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 從1955年回國至今,他的所有工作,都與國家的強盛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這位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和綠色化學的開拓者,就是84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閔恩澤。 閔恩澤參加博士生畢業典禮 成就篇:他的工作與國家強盛有關 “小球”與“微球”:突破催化劑的國際封鎖 酒精中加入硫酸,變成乙醚;水中的硫磺加入硝石,變成了硝酸。因為微量外加物的作用,一種物質向另一種或幾種物質轉換,加速或減緩,融合或分離。在化學上,這些發生作用的外加物名為催化劑,發生的變化歸納為催化反應。 19世紀90年代,美國人提出了用催化劑加工石油的方法,這決......閱讀全文
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石油化學產品——這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 從1955年回國至今,他的所有工作,都與國家的強盛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這位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
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石油化學產品——這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 從1955年回國至今,他的所有工作,都與國家的強盛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這位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