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包熱”感冒增多醫生建議:先出汗
5月5日“立夏”,在此之前江城溫度早已升到30℃上下,人們穿夏裝開空調,醫院里因吹空調、電扇患上“寒包熱”感冒的病人明顯增多。 八一路52歲的韓女士特別怕熱,前日打開空調降溫,3日感到咽喉疼、流鼻涕、頭疼,卻汗流不止,只能到醫院就診。省直機關醫院中醫科主任鐘明說,韓女士屬于典型的“寒包熱”感冒,她屬于燥性體質,冷風一吹,寒氣裹在體內更易感冒。醫生說,這類感冒有頭疼乏力的感覺,且持續時間較長,比普通感冒難治,近三天收治這類病人上十名。 鐘明說,中醫講究順應氣候,身體在初夏剛打開毛孔,一旦空調制冷就與節氣逆行,不但包含風寒,也兼有中暑表現。他提醒,寒包熱感冒不能亂吃感冒藥,應首先喝姜水或蓋被子發汗,散走身體表面的風寒,出汗后喝藿香正氣水或綠豆湯等清內熱。在此之后,再吃感冒藥配合治療才有療效。 專家建議,老人、孩子和孕婦夏天使用空調更需注意,溫度別降得太低,需要午睡的辦公室人員準備一個小毯子搭在身上預防感冒。 ......閱讀全文
有的感冒藥可能會傷肝 "感冒感冒,喝水睡覺"很管用
新聞背景: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近日發出公告,限制醫生對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藥的使用。 受訪專家:王琦,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副院長、呼吸熱病科主任醫師 你是否動輒就想靠吃藥速戰速決趕走感冒?那就要當心了。因為,大部分感冒藥可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而后者,最近惹上了麻
為何寶寶反復感冒?
又一波冷空氣到貨!上一次寶寶領取的感冒、發燒、鼻塞、咳嗽……還沒斷根,這次又來了。作為家長,遇上這種反復感冒的孩子,是不是很心塞? 孩子反復感冒、咳嗽,到底是什么原因?怎樣預防?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醫師謝海瑞教授說,這種病與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有關,日常照顧上要多費心思,才可以促進
中醫辨證治療感冒
? 感冒,為常見病、多發病,四時皆有。雖屬表證。病邪輕淺,但治不及時或治不恰當,致邪氣深入,常累及肺臟或誘發宿疾,甚或引起心、腎病證。該病雖極普遍,但若恰當辨證用藥,欲收到最佳療效,卻須仔細推敲。現將筆者長期臨床辨證診治體會整理如下。??? 1,風寒感冒??? ①風寒表實證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疼
細胞脂肪如何“防感冒”?
圖片來源于網絡 隨著氣溫下降,鼻涕和噴嚏也跟著開始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個防御自身免受普通感冒的新方法,通過分析細胞被感冒病毒感染時的脂肪分子組成和類型變化,研究團隊確認了三種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以開發為一種新型抗感冒藥物,切實阻止感冒發生。 該研究由Babraham研究所所長Michael
PNAS:天涼為何愛感冒?
根據耶魯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相比于人體的中心溫度,普通感冒病毒在較低的溫度下能夠更有效地在鼻內進行自我復制。這一研究發現或許確證了存在爭議的一個流行觀點:在微冷的天氣條件下人們更有可能患感冒。相關論文發表在1月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鼻病毒(rhinovirus)是感冒的
如何分辨普通感冒與流感?
冬季來臨,正是流感嚴重肆虐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或者周圍的朋友們有沒有不幸中招的呢? 整天在流鼻涕、咳嗽以及發熱中度過的感覺可不好受。“有時候我們難以分辨究竟自己得的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來自紐約的研究者Boris Khodorkovsky博士說道。 然而準確區分兩者則十分重要,雖然普通
哪種感冒要吃消炎藥
秋冬季節,人們最容易被感冒侵襲。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吃不吃藥? 有人說吃藥7天好,不吃藥一個星期就好,可有的人自作決定硬扛了7天,不但身體難受,還影響工作學習。還有人說,感冒不能瞎扛,搞不好扛出大病。那么,我們應怎么對待感冒,有沒有個靠譜的說法? 感冒藥不會去除病因 在門診看病,最常見的就
季節交替如何預防普通感冒?
對于季節交替的時候,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很容易患上感冒。感冒是極易傳染的疾病,大家知道怎樣有效的預防疾病的傳染嗎?要想盡快的治療感冒,做快的方法就是尋找治療的方法。有哪些治療感冒的方法呢??對于治療感冒的方法,在民間是就有好多方法可以治療感冒。 ?1.大蒜按摩可治感冒?取紫皮大蒜切成片狀,在百會、太
感冒用藥處方分析(二)
? 1.5 感冒、發熱??? 1.5.1 病史摘要??? 女,52歲。3天前受涼后出現乏力、頭痛、發熱。體溫38.6℃。聽診:呼吸23bpm,兩肺未聞及干濕噦音。血常規正常,胸部x線片示兩肺未見明顯異常。患者無其他基礎疾病,無藥物食物過敏史。無煙酒等不良嗜好。??? 1.5.2 處方??? 對乙酰氨
感冒用藥處方分析(一)
? 1? 合理處方??? 1.1 嬰幼兒感冒??? 1.1.1 病史摘要??? 女,13個月。2日前洗澡受涼后出現鼻塞、流涕、吵鬧、煩躁,伴發熱,體溫38.5℃。聽診:兩肺未聞及干濕啰音。患兒無其他基礎疾病,無藥物食物過敏史。??? 1.1.2 處方??? ①小兒偽麻美芬滴劑15ml x 1瓶,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