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澄清:“戊肝肆虐”傳言不實
最近,很多手機用戶都收到了“近日衛生部、中國衛生監督局、國家檢疫局等多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近期不要吃牛羊肉,海鮮及其它動物肝臟,避免在外就餐,因戊型肝炎開始肆虐”的短信。《市場報》記者了解到,網上也出現了“戊肝肆虐”的傳言,并稱 “此消息是從上海出入境檢疫局傳出來的”。 日前,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正式聲明:這一傳言純屬謠言,從去年至今,上海口岸未發現過戊型肝炎病例,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任何部門均未發布過與戊型肝炎相關的信息,也未接到過與戊型肝炎相關的所謂“聯合通知”。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人士表示,該市近4個月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統計結果表明,戊型肝炎根本沒有出現過“爆發”態勢。 《市場報》記者從衛生部新聞辦證實,“戊肝肆虐”是不實傳言。新聞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衛生部從未下發過戊型肝炎相關的信息。其實這種傳言破綻很多,比如國務院直屬機構里并無“中國衛生監督局”,但這一虛構機構居然成為發文的單位之一......閱讀全文
關于戊型肝炎抗體的簡介
戊型肝炎是由成型肝炎病毒(HEV)所引起。HEV屬于腸道病毒,其臨床癥狀和流行病學都與甲型肝炎相似。 戊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期在血清中檢出抗-HEIgM,可作為早期診斷指標。迨至恢復期亦可測得低滴度抗-HEIgM。
治療戊型肝炎病毒的相關介紹
HEV隨病人糞便排出,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并可經污染食物,水源引起散發或暴發流行,發病高峰多在雨季或洪水后。潛伏期為2~11周,平均6周。臨床患者多為輕中型肝炎,常為自限性,不發展為慢性HEV。主要侵犯青壯年,65%以上發生于16~19歲年齡組,兒童感染表現亞臨床型較多。 成人病死率高于甲型
關于戊型肝炎病毒的特點介紹
戊型肝炎原稱腸道傳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20世紀80年代后期分離出戊肝病毒( HEV)后才確定診斷。其流行病學和臨床特點與甲型肝炎頗為相似,從臨床上不易區分這兩種病。本病流行地區廠泛,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陸、非洲和南美洲的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戊型肝炎是當今發展中國家的主要肝炎之一,嚴重危害人類健
關于戊型肝炎病毒的基本介紹
戊型肝炎(Hepatitis E )是一種經糞一口傳播的急性傳染病。自1955年印度由水源污染發生了第1次戊型肝炎大暴發以來,先后在印度、尼泊爾、蘇丹、蘇聯吉爾吉斯及我國新疆等地都有流行。 1989年9月,東京國際HNANB及血液傳染病會議正式命名為戊型肝炎,其病原體戊型肝炎病毒 (Hepat
關于戊型肝炎病毒的病理介紹
HEV是單股正鏈RNA病毒,呈球形、直徑27~34nm無囊膜,核衣殼呈二十面體立體對稱。尚不能在體外組織培養,但黑猩猩、食蟹猴、恒河猴、非洲綠猴、須狨猴對HEV敏感,可用于分離病毒。 HEV在堿性環境中穩定,有鎂、錳離子存在情況下可保持其完整性,對高熱敏感,煮沸可將其滅活。 HEV基因組長
戊型肝炎會可能發展成為慢性肝炎嗎?
戊型肝炎是一種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經胃腸傳播的肝臟疾病。戊型肝炎的流行絕大多數是因水源污染所致,特別是因暴雨的沖刷將糞便沖入河流或飲水井中,導致暴發流行。HEV感染為自限性,一般無慢性化過程,也無慢性HEV攜帶者。
戊型肝炎有發展為慢性肝炎可能嗎?
戊型肝炎是一種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經胃腸傳播的肝臟疾病。戊型肝炎的流行絕大多數是因水源污染所致,特別是因暴雨的沖刷將糞便沖入河流或飲水井中,導致暴發流行。HEV感染為自限性,一般無慢性化過程,也無慢性HEV攜帶者。
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的簡介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為經腸道傳播引起戊型肝炎的病原體,呈球形,表面無囊膜,二十面體立體對稱,表面有突起結構,內部核酸為單股RNA,屬嵌杯狀病毒科的嗜肝RNA病毒屬。HEV有表面抗原HEVAg,可刺激機體產生抗體。HEV的實驗室檢測主要是檢測抗體,有IgA、I
簡述戊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戊型肝炎傳播途徑(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和臨床表現(隱性感染及急性肝炎,不致慢性肝炎等)與甲型肝炎相似。戊型肝炎在15~39歲的青年和成人高發。戊型肝炎亦為自限性疾病。HEV對肝細胞亦無直接病變作用(CPE)。機體于病后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夠穩固。有戊型肝炎疫苗,預防戊型肝炎采用切斷糞-口傳
全球戊型肝炎疫苗研發現狀分析
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之分。戊型肝炎也稱戊肝,是一種由RNA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較為少見,但是在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非洲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比較流行,它是導致嚴重肝臟問題的主要原因。 消化道傳播是戊型肝炎最常見途徑,包括因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