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宇航員、一名海底工程師和一名經驗豐富的科學家將會置身于佛羅里達東海岸的寶瓶座海底實驗室,模擬執行太空任務 美國宇航局計劃于近期展開一次海底實驗,模擬執行太空任務。屆時,兩名宇航員、一名海底工程師和一名經驗豐富的科學家將會置身于佛羅里達東海岸的海底,模擬執行太空任務,從而檢驗外太空探測的新理念,掌握更多有關在極端惡劣環境下進行工作的知識。 美國宇航局5月4日宣布,將于本月10日開始進行第14次海底實驗,為期14天。這次實驗是NASA名為“極限環境任務實施”(NEEMO)項目的一部分。 加拿大宇航局宇航員克里斯-哈德菲爾德是此次海底實驗的領導者。克里斯是一名資深宇航員,有過多次太空行走經歷。從本月10日起,克里斯將帶領其他參加實驗的人員,在“寶瓶宮”海底實驗室體驗太空生活環境,展開模擬執行太空任務的實驗。 據悉,美國宇航局(NASA)在佛羅里達州Key Largo附近的海底建立了一個名為寶瓶......閱讀全文
科學家用海豹研究南極冰蓋變化。圖片來源:Lars Boehme 一群棲息在西南極洲海岸的海豹正在為科學家提供數據,從而有助于改善對未來海平面上升的評估。 研究人員裝備了這種像不倒翁一樣的海洋哺乳動物——它們身上的傳感器可以測量南極阿蒙森海的溫度和鹽度。這片遙遠且未被充分研究
進軍火星 2020年,人類就要進軍火星啦,包括三架著陸器在內的幾艘航天器即將駛向那顆紅色星球。美國宇航局將發射2020火星探測器,該探測器將收集火星巖石樣本,以備在未來的任務中將其送回地球。此外,該探測器還將配備一架小型可拆卸的無人直升機。中國將發射第一架著陸器“火星一號”,“火星一號”將配備
近日,Nature雜志展望了2020年將會發生的重大科學事件,其中包括火星探索計劃、國際氣候會議、培育人-動物雜交體等。NASA2020年的火星探測計劃將配備一架可拆卸的無人駕駛直升機Credit: NASA/JPL-Caltech 1、火星探索計劃 2020年,包括3個著陸器在內的幾艘航天
美國應對地震的基本思路是“防” 史保平,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學教授;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同年考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理學碩士學位;1999年美國內華達大學地震實驗室獲地球物理博士學位;1999-2001年從事地震學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師從世界著名地震學家James N. Br
近日,《自然》展望了2020年值得期待的科學進展,空間、氣候、健康等仍是2020年研究熱點。其中,中國的火星一號和嫦娥五號任務備受矚目。 火星計劃 2020年,包括3個著陸器在內的幾艘宇宙飛船將向火星進發。美國宇航局計劃將下一代火星車“火星2020”送上這顆紅色星球,它將收集巖石樣本,并在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