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長期開車可能會提升患皮膚癌的幾率。 該研究對圣路易斯1,050人進行了研究,大多數對象是男性,研究發現這群人中,臉部皮膚癌大多發生在左邊臉龐,開車時該側臉龐靠近車窗。 由于這一研究結果并不具有確切的因果聯系,需要對更大規模的人群進行研究后,才具有權威性。研究者希望提醒被城市人們忽略的紫外線照射―來自車窗的紫外線。 “司機們要注意開車時也被曝露在陽光之下。”圣路易斯大學醫學院皮膚專業系主任斯科特?弗斯科(Scott Fosko)博士這樣說道,“長期曝露在陽光下,其累積效應可持續很多年。” 陽光通常由兩種紫外線組成:UVA和UVB。UVB會將人曬傷,同時這些紫外線會導致人類患上最常見的皮膚癌:基底細胞癌(這種癌癥通常不會致命,只會對人體外觀造成影響),還有鱗狀細胞癌,這種癌癥致命的幾率是1%。 UVA能更深入皮膚,導致皮膚起皺紋。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UVA能加......閱讀全文
自古以來,人類就追求青春常在,生命不老。在蒙昧的遠古時代,人們企圖借助神靈或一種隱形的力量來煉制“仙丹靈藥”,達到“長生不老”。近代,科學家則運用日漸先進的研究手段,從群體、細胞、分子、基因水平上,逐層深入,研究衰老的秘密。自19世紀以來,科學家先后提出的學說不下20余種,但是很多學說并沒有得到
睡眼惺忪的清晨或是緊張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會來一杯香濃醇厚的咖啡提提神呢? 咖啡是一種將咖啡豆烘培制作出來的含咖啡因的飲料,現今社會,咖啡與可樂,茶同基本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進行了很多研究來揭示咖啡和人類機體疾病的關聯,其中不乏有研究者將咖啡與癌癥之間的關聯作為重點
人類進化到現在就是由無數的有益突變促成的。突變是隨機的,正常情況下突變頻率很低,但在如放射性輻射、致癌化學制品等不利條件刺激下,突變頻率會大大提升。 有研究發現:對Y染色體的DNA序列分析透露,人類基因從上一代傳遞到下一代,每次會累積100到200個新的突變。這一數字是人類基因突變率的首次直接
“通過研究人類的DNA,預知可能發生的疾病,研制出新型的DNA藥物,就有可能讓人類永葆青春!”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上,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阿龍·切哈諾沃語出驚人。 前不久,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決定割除雙乳乳腺的事件引發輿論聚焦:她之所以要做切除手術
最近,美國南加州大學(USC)帶領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一個“防曬”基因,可能有助于對抗皮膚癌。 研究人員發現,“紫外線輻射抵抗相關基因”是皮膚癌的一個腫瘤抑制基因,在美國,這種形式的癌癥比較常見。黑色素瘤是最致命的皮膚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資料顯示,在過去的三十年里,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已
咖啡是一種用經過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來的含有咖啡因的飲料,與可樂,茶同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飲品。而一直以來咖啡是否影響健康是很多人都極為關心的話題,多年以來科學家們對于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看看過去都有哪些跟咖啡有關的研究進展。 1. 喝咖啡還能預防糖尿病? 對動物進行研究發現
乳腺癌并不是導致女性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癥 乳腺癌并不是導致女性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癥,但它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癥之一。根據美國癌癥協會的數據,在美國,乳腺癌發病率約為111/10萬。我國是乳腺癌的傳統低發區,根據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的楊玲等人的研究,2005年,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
亨廷頓病(Huntington's disease)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是一種導致大腦神經細胞死亡的致命性遺傳性疾病,亨廷頓病使患者在最佳工作年齡階段發生身體和心智能力的退化,并且無法治愈。其通常在40~50歲左右發病,發病后平均生存15~20年,亨廷頓病一般是致死性的,
1、什么是紫外線(UV)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線光源是太陽,太陽光透過大氣層時波長短于290nm米的紫外線為大氣層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線光源有多種氣體的電弧(如低壓汞弧、高壓汞弧),紫外線有化學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熒光作用強,日光燈、各種熒光燈和農業上用來誘殺害蟲的黑光燈都是用紫外線激
夢幻島上的彼得·潘永遠年少不會變老。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科學家也在想方設法配制可以讓人永葆青春的“仙丹”,而直接關系到人體衰老進程的端粒就成了他們的重點目標。 美國《發現》雜志報道,首個以端粒為靶標的片劑已經在美國上市,不過目前是作為營養補充劑在出售。藥物制造商T.A.科學公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關于皮膚癌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JCB:毛囊再生或能有效抑制皮膚癌的發生 DOI: 10.1083/jcb.201907178 在某些組織中誘發癌癥的相同遺傳突變在其它組織中或許是無害的,近日,一項發表于Journal of Cell Biolo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關于皮膚癌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JCB:毛囊再生或能有效抑制皮膚癌的發生DOI: 10.1083/jcb.201907178 在某些組織中誘發癌癥的相同遺傳突變在其它組織中或許是無害的,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Cell Bio
近日,一篇有關女子足療導致黑痣癌變成黑色素瘤的消息引發了民眾的紛紛討論。網友們紛紛“談痣色變,”甚至有網友表示,“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泡腳了?”事實上,黑色素瘤作為皮膚癌的一種,在中國遠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在三大皮膚癌中,黑色素瘤最不常見,但它卻是轉移最快、最致命的一種皮膚癌。而最近幾年,這種
如果不是有頻頻超標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人們恐怕很難發現,臭氧已逐步成為一些城市夏季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 ■茆京來 碧空如洗,高照的艷陽將霧霾的紛擾一掃而光,千姿百態的云絮悠然點綴著澄澈明凈的天空,繾綣美景沁人心脾。抬眼凝望,仿若看到被譽為“地球衛士”的臭氧正在藍天白云之上,與明媚陽光中的紫
人們常常談“病毒”色變,但有一些病毒,因為會激起人體免疫系統的反擊,或者間接影響其他病毒的致病性,反而陰差陽錯地助攻人類戰勝某些疾病。 與癌癥的斗爭,人類不再孤軍奮戰。只不過這一次,“友軍”是病毒。 美國著名的麻省總醫院腫瘤免疫中心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幫助人類抗衡癌癥的“神隊友”。在近期發
在明媚的陽光下舒展自己的身體,往往是人們紓解壓力、放松身心的好方式。很多人都知道曬太陽好處多多,陽光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影響人們的心理,讓人感到心情暢快。同時,陽光照射還能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這也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但如果說曬太陽還能提高學習能力和記憶
美國《互聯網醫學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的學者日前發現,目前市面上那些旨在幫助人們預防癌癥,或者幫助已經罹患癌癥的用戶更好展開治療的醫療類應用雖然擁有著幫助人們改善健康的潛力,但其中有不少應用都有著自己的缺陷。 在最近展開的一次
美國《互聯網醫學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的學者日前發現,目前市面上那些旨在幫助人們預防癌癥,或者幫助已經罹患癌癥的用戶更好展開治療的醫療類應用雖然擁有著幫助人們改善健康的潛力,但其中有不少應用都有著自己的缺陷。 在最近展開的一次
2018年5月31日訊,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支持。 1.牛仔褲耐臟可以好幾
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5月共有6條流言上榜。1. 節能燈致癌還有毒流言:目前已是家居必備品的節能燈泡,竟然是誘發多種癌癥的超級癌源,并且含有劇毒物質汞元素。真相:此流言的所謂依據是:美國Live Sci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10月17日發布報告,首次指認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并視其為普遍和主要的環境致癌物。有專家認為,量化到每個人,大氣污染的致癌幾率不高,但危害在于幾乎難以完全避免這種可能。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專家說,在人口密集且工業化發展迅速的經濟體,人們面臨的大氣污染威脅顯
很多人借助草藥補充劑來改善健康狀況。在東亞地區,人們堅信傳統醫學的療效,未經加工的草藥和現代藥品被一起陳列在藥房中。但是兩項新研究指出,在某些補充劑中發現的一種成分可能會致癌。 正在被討論的這種成分是馬兜鈴酸,這是在多葉、多花的葡萄藤中發現的一種被稱作馬兜鈴屬的化合物。幾個世紀以來,馬兜
人類能夠最終打贏“癌癥戰爭”嗎? 最新的數據表明,人類離贏得“癌癥戰爭”還有太遠的距離。根據美國癌癥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最新數據統計,在美國,一個男性一生中患癌癥的風險是42%,女性是38%。在英國,這一數字甚至更糟。根據英國癌癥研究所(Cancer Res
研究人員已解開30種最常見癌癥的DNA秘密,使我們離了解它們的起因更近一步。癌癥是由DNA突變造成的。 有些癌癥是由煙草、日光或衰老等明顯因素造成的,但許多癌癥原因依然是未知數。 科學家有望了解腫瘤DNA的遺傳密碼模式,例如由吸煙造成的肺癌等。但其他原因令人吃驚,例如科學家認為一種有助于我們抵抗
美國研究人員6日公布研究成果顯示,帕金森氏癥會提高患黑色素瘤的風險。 為了解帕金森氏癥與黑色素瘤之間的關系,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965年至2010年期間進行的12項相關研究數據。分析顯示,帕金森氏癥患者要比沒有患帕金森氏癥的人更容易罹患黑色素瘤。男性帕金森氏癥患者罹
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可穿戴無電池設備,用于測量包括紫外線UV,可見光,甚至太陽光譜中紅外部分的多種波長的光照。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5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接觸高劑量的紫外線會導致罹患黑色素瘤及其它皮膚癌風險增加,這令美國
在每年一度的世界癌癥日(2月4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網站,都會重申“在2030年前實現降低1/3的癌癥及各種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率”這一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呼吁各國政府、非盈利組織和科研機構應動員起來展開聯合的癌癥預防及控制行動。 現狀:癌癥發病率遞增 聯合國癌癥統計及分析機構IRA
在很多人眼中,輻射幾乎與“癌魔”劃等號。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1986年)等核悲劇,早已使人“談輻色變”。然而據英國《金融時報》6月23日報道,美國資深營養學家、曾任“阿波羅”登月計劃宇航員首席營養顧問的唐·勒基(Don Luckey)表示,少量輻射可起到增強人體免疫力、延長
發病率高、治愈率低使很多人談癌色變。但是,美國的癌癥治愈率已經達到68%,其中早期發現的癌癥治愈率超過90%。請關注——防癌遠比治癌更重要。 據國家癌癥登記數據庫報告,我國癌癥死亡患者中,約60%可預防和避免。但目前我國癌癥防治的現狀是,患者在確診時已到了中晚期,醫院都以治療中晚期患者為主
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一項研究在線發表在了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這項研究發現了陽光不為人知的奧秘——適度接受紫外線的照射,竟可以提高學習和記憶力! 我們知道,紫外線會從多個角度影響到我們的健康:適度的紫外線照射能幫助我們合成維生素D,而過度的紫外線暴露則會誘發皮膚癌。這些想必我們都已經非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