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3日公布的《200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09年部分環境質量指標持續好轉,“十一五”環保規劃部分指標超額完成,但二氧化硫含量自2007年以來首次不降反升,總體面臨的環境形勢仍很嚴峻。 公報顯示,2009年全國地表水污染依然較重,七大水系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突出,近岸海域總體為輕度污染。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酸雨分布區域保持穩定。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介紹說,2009年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高錳酸鹽指數年均濃度為5.1毫克/升,比上年下降10.5%,比2005年下降29.2%;全國城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為0.035毫克/立方米,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與上年持平。 在空氣質量方面,公報表明,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較重;全國酸雨分布區域保持穩定,但酸雨污染仍較重。2009年,全國612個......閱讀全文
2016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今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
2016年已經離去。回顧這一年,大氣治理依舊是舉國上下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3月全國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重拳治理大氣霧霾。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2016年年初就到北京市調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在與環保相關的各種媒體見面會、記者會上,媒體記者提問最多的問題
據環保部網站7日消息,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境保護部與全國31個省(區、市)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進一步落實了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責任,為實現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提供了堅實保障。 這位
人民網北京6月4日專電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07年中國環境狀況。他說,2007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綜合措施推進污染減排,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實現雙下降,污染防治由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控,環保歷史性轉變邁出堅實步伐。 一
近日,在成都舉行的“2015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認為,“十三五”環境問題比較復雜,要建立環境質量目標管理模式,應包括空氣、水環境、土壤質量目標的城市矩陣。 在環境投資方面,王金南介紹,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投資1.75萬億元,水污染防治4.6萬億元。有業內專家預計,
近日,在成都舉行的“2015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認為,“十三五”環境問題比較復雜,要建立環境質量目標管理模式,應包括空氣、水環境、土壤質量目標的城市矩陣。 在環境投資方面,王金南介紹,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投資1.75萬億元,水污染防治4.6萬億元。有業內專家預計,
空氣質量作為衡量一個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一直以來也是北京奧運會的焦點話題。 7年前,北京大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的天數為50%,7年之后,這一數字變為70%,盡管離北京人滿意的標準還有差距,但顯然人們享受了比以前更多的藍天。 圖為北京采取現行措施后(7月20——7月30日)的空氣質量日報
日前,國家環保部制定并印發了《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方案》。該方案中提到,第一階段要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及其它68個省會城市設立478個監測點,開展《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新增指標(PM2.5、CO、O3等)監測。同時還提到,第一階段PM2.5監測儀器技術指標應參照中國環境監測
2011年6月29日,島津公司與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隆重舉行環境保護合作實驗室掛牌儀式,同期還舉行了環境分析新技術與熱點污染物研討會。來自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環境保護部標準樣品研究所、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
隨著空氣質量的下降以及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環境監測日益受到人們重視。2015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明確指出,環境監測是作為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基礎。那么如何有效提高環境監測水平,讓地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讓空氣變得更加干凈透徹?發揮大數據價值,推動環境監測自動
1月21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解讀會,環境保護部人事司、總量司、污防司、環監局負責人及有關專家對媒體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如何認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及環境質量改善與總量減排控制的關系?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劉炳江:陳吉寧部長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已經把環
隨著空氣質量的下降以及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環境監測日益受到人們重視,因此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2015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明確指出,環境監測是作為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基礎。那么如何有效提高環境監測水平,讓地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讓空氣變得更加
1月21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解讀會,環境保護部人事司、總量司、污防司、環監局負責人及有關專家對媒體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如何認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及環境質量改善與總量減排控制的關系?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劉炳江:陳吉寧部長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已經把環
針對近期公眾對北京市空氣質量監測的質疑,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8日首次對個人正式開放,不過首日前來的媒體遠多于市民,開放日幾乎成媒體見面會。圖為北京市空氣質量監測中心自動監測室副主任魏強在介紹相關情況。 中新網11月8日電 連日來,北京市的空氣質量狀況再次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
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國環境報社、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辦的“2018聚焦攻堅·全國環保廳局長論壇”12月15日舉辦。論壇圍繞“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改革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一主題,就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打造生態環保鐵軍等議題,交流了經驗,并就相關問題提出了意見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近年來,陜西省環保系統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緊緊圍繞服務科學發展、提升環境質量、確保環境安全三大任務,突破難點、抓住重點、創造亮點、應對熱點,著力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環境問題,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半年來的
北京市環保局9月4日印發《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信息化建設規劃》的通知,明確“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環境信息化建設工作主要任務。 《規劃》的總體目標為:在環境信息化頂層設計的總體框架指引下,建立適應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需要的環境信息化管理體制,加強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安全保障體系以及運維管理體系建
近十年來,中國環境保護事業實現了大跨越,綜合面貌煥然一新。國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重要變化,投入和能力建設力度明顯加大,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減排成效明顯,環境執法監督和應急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環保標準體系不斷完善,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社會廣泛關注、反映良好;《火電
對區域大氣復合污染成因與霾污染天氣特征機理的分析,從過去“一籌莫展”,到如今“更有底氣”; 對復雜環境的監測,從過去單純靠人工進場作業,到如今可運用先進無人機飛行系統“赴湯蹈火”; 對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從過去的方法單一落后和壁壘重重,到如今建成環境監管與預警信息系統等大平臺; …… 近年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了解到,西藏近年不斷加強環境質量監測能力建設,目前基本建成水、氣、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據介紹,西藏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已經通過國家標準化驗收,自治區輻射環境監督站3大類17項輻射環境監測項目通過國家計量認證,7地(市)環境監測站全面通過自治區級計量認證。 據了解
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等問題仍然突出 陳吉寧在報告中指出,2015年,全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但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等問題仍然突出。 在空氣質量方面,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73個城市達標,占21.6%;優良天數比例76.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3.2%;細
甘肅省環保廳日前依據新的有關技術規范,對《甘肅省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行了修訂。新修訂的《辦法》更加強調自動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和公信力,進一步細化了各部門職責,增加了考核與責任追究內容,以“真實數據說話”保證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在統一的管理制度和技術規定框架內長期
廣西柳州工作人員在調試空氣質量監測設備 在今天召開的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現場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強調,開展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的74個城市,要如期開展監測并發布數據,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吳曉青說,
明確監測機構職能 推進監測事業發展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2017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系統部署了全國環境監測重點任務。 今年,環境保護部將積極推進環境監測改革,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規劃與實施,強化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建設,進一步明確全國省、市、縣環境監測機構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2017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系統部署了全國環境監測重點任務。 今年,環境保護部將積極推進環境監測改革,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規劃與實施,強化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建設,進一步明確全國省、市、縣環境監測機構屬性與職能。積極推進地表水、近岸海域等環
中國環境報記者高楠北京報道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2017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系統部署了全國環境監測重點任務。 今年,環境保護部將積極推進環境監測改革,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規劃與實施,強化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建設,進一步明確全國省、市、縣環境監測機構屬性與職能。
核心提示 近日,我國部分地區多次出現持續大范圍霧霾天氣和空氣污染,再次引發公眾對空氣質量尤其是PM2.5的關注。 霧霾天氣與空氣污染從何而來,該如何驅散?要喚回朗朗天,出路又在何處?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接受人民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今年首度回應霧霾與空氣污染相關問題。自然因素和人為
在近日召開的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現場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強調,開展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的74個城市,要如期開展監測并發布數據,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吳曉青說,2012年12月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實驗室工作人員對污水樣品進行檢測 本期主題: 環境監測 解答嘉賓: 馬燕忠(市環境監測站站長) 參與市民: 高志剛(景瑞社區居民) 周建民(華盛園社區居民) 包宏強(蘇州宏達制酶有限公司職工) 隨著市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成為很多人關注的話題。那么,我市日常的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