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呼吁保護生物多樣性
本報聯合國6月5日電 (記者席來旺、吳云)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致辭指出,今年環境日的主題“多樣的物種、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來”呼應了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的呼吁,要求制止生物大規模滅絕現象,并使公眾更多認識到,棲息在我們星球上的土壤、森林、海洋、珊瑚礁和山區的數以百萬計的物種,是多么至關重要。 2001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承諾,要在2010年前大幅降低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速度,以促進減貧和造福全球所有生物。隨后,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成為千年發展目標的一個新指標――確保環境的可持續性。......閱讀全文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生物多樣性全球在行動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而今年又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 ?????? 生物多樣性與人類息息相關。如果沒有生物多樣性,人類難以感受到樹林的綠意,還可能失去空氣、食物和水。如果沒有多姿多彩的其他生命形式,不僅生活會變得索然無味,而且人類可能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雷蒙德在1968年提出的生態學術語。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可通過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等
生物多樣性的特點
全球特點從整個地球范圍來看,生物多樣性分布明顯與緯度有關,南北兩極是生物多樣性最少的區域。相反,在熱帶地區則集中了大部分的生物種類。處于這兩個典型地帶的中間區的溫帶,其生物多樣性少于熱帶而多于寒帶。例如,在國土面積大致相等的委內瑞拉和法國,其哺乳動物的種數相差3倍以上,前者有350種,而后者只有11
滇池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
6月5日,游人在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永昌濕地公園內游覽。 一群紅嘴鷗在昆明滇池草海上自由飛翔。 近年來,云南省昆明市已對滇池治理投入約100億元資金,滇池水質總體保持了穩定,部分污染指標略有下降。現在滇池沿湖地區已完成近6萬畝湖濱濕地和生態林建設,逐步恢復湖內的
原核生物的多樣性
雖然它不完全、雖然它簡單,但是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長久地活下去都會擁有自己的專屬技能——原核生物的多樣性。比如細胞形態的多樣性、運動的多樣性、生長發育多樣性、細胞結構多樣性、細胞化學多樣性、代謝功能多樣性、遺傳變異多樣性等。所以它是有著極高利用價值的生物資源。這一資源不僅表現為與人類生存著動
評價生物多樣性的指標
從物種水平來講,一個地區的物種(植物和動物物種)多樣性,既可以用物種的數量來衡量,也可以用相對種數多度(relative abundance of species)來衡量。從理論上講,這兩方面的原始數據可以轉換成物種多樣性指數(species diversity indices)。能實現這一點的公式
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因素
土地用途改變土地用途改變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陸地和淡水生態系統退化的最大直接驅動因素。主要包括開墾、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擴張、采礦、道路擴建、水電大壩以及管線建設等。這些活動造成毀林、生境破碎化等,進而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海洋和沿海土地利用變化包括沿海擠占生境、近海水產養殖、海水養殖、底拖網捕撈、陸
歐洲正快速喪失生物多樣性
隨著具有生物多樣性的棲息地被城市擴張、集約農業、外來物種和商品林業入侵,野生動物正在歐洲快速滅亡。 這是根據歐盟有望在本周晚些時候發布的評估歐洲生物多樣性的報告得出的結論。報告是對于2012年啟動的歐盟生物多樣性策略所取得進展的中期評審。該策略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停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并且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云南“畫卷”
這里是“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這里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這里探索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近年來,七彩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邁出“綠色和諧”步伐,繪就生機勃勃的“畫卷”。 呵護共有的家園 近期,云南野象北巡,并在人工引導下平安南歸,引發全
種子庫,守護全球生物多樣性
種質資源關乎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生物多樣性公約》《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等相繼實施、生物技術及其產業迅猛發展等,世界各國更加認識到種質資源的重要性,紛紛加強收集和保護工作。 去年12月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