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科學家欲收集太平洋4400萬公斤垃圾造島
人工“漂浮島”電腦模擬圖島上居民將可以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島上居民將可以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據英國媒體6月30日報道,一組荷蘭科學家日前提出了一個將海洋垃圾“變廢為寶”的宏偉計劃:他們計劃從太平洋中收集4400萬公斤漂浮的塑料瓶和其他塑料垃圾,然后用它們建造一個面積大如夏威夷的“人工島”。這座由塑料垃圾建成的人工島將依靠太陽能和海浪能提供能源,它上面將建有城市、海灘和“農場”,足可供50萬人在這座漂浮的人工島上安居樂業,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4400萬公斤海洋垃圾造島 海洋上漂浮的廢舊塑料垃圾一直是令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們深感頭疼的問題。 太平洋是受塑料垃圾污染最嚴重的海域,它擁有世界上最大數量的塑料垃圾。洋流使這些塑料垃圾聚集在一起,在海洋上形成一個個巨型“垃圾堆”,這些塑料垃圾將會對海洋生物帶來致命的影響。 為了還世界一個干凈的海洋,荷蘭WHIM建筑學公司的一組科學家日前提出了一個將......閱讀全文
荷蘭科學家欲收集太平洋4400萬公斤垃圾造島
人工“漂浮島”電腦模擬圖島上居民將可以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島上居民將可以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據英國媒體6月30日報道,一組荷蘭科學家日前提出了一個將海洋垃圾“變廢為寶”的宏偉計劃:他們計劃從太平洋中收集4400萬公斤漂浮的塑料瓶和其他塑料垃圾,然后用它們建造一個面
塑料微粒正迅速積聚 7.9萬噸塑料漂浮太平洋垃圾帶
據英國《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被人們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上,正漂浮著超過7.9萬噸海洋塑料,這一數字比之前估計的高了近16倍。 位于荷蘭的海洋清理基金會的科學家研究了處于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巨大海洋塑料堆積區,也就是太平洋垃圾帶。結果表明,這里的垃圾遠比
太平洋漂浮垃圾威脅魚類生存
科學家日前發現,太平洋上存在著一個面積龐大、洋流緩慢的海水漩渦。該區域漂浮了大量的垃圾,而區域內小型魚類每年可以吞沒2.4萬噸的塑料垃圾。 這一名為“大太平洋垃圾帶”的海域,能夠吸收塑料等廢棄物。在太陽運動和潮汐運動的影響下,該水域能夠緩慢地將垃圾分解為小碎片,最后導
嚴重威脅人類食物鏈 太平洋垃圾面積大于法德西總和
據外媒報道,科學家22日指出,在太平洋漂浮的巨型“垃圾島”所包含的塑料垃圾是原先估計的16倍,對人類的食物鏈構成嚴重威脅。 據報道,研究人員派出船只進入太平洋“垃圾帶”,并在空中拍攝畫面后發現,太平洋垃圾帶所累積的垃圾估計達1.8萬億件塑料,重7.9萬公噸,足以填滿500架大型噴氣式客機,整
大太平洋垃圾帶塑料污染遠超預估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22日在英國《科學報告》雜志上發表新研究成果說,位于太平洋東部的巨大“垃圾島”——大太平洋垃圾帶上漂浮著近8萬噸塑料,這一數字比之前的估計高出了近16倍。 大太平洋垃圾帶位于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之間,是一個巨大的海洋垃圾堆積區。 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基金會”領銜的一
垃圾里生活?太平洋垃圾帶或孕育新漂浮生態系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56.shtm 綿延超160萬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垃圾帶常常被視為海洋生物的一大威脅,但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些不常出現在這片海域的生物,如小螃蟹和海葵,正在垃圾帶中安家落戶,繁衍生息。 據美國有
科學家要用太平洋塑料垃圾建小島
計算機繪圖顯示了科學家們想象中的“人造小島”完工后的景象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荷蘭科學家們正計劃把人們先前扔進太平洋的、重達4400萬噸的漂浮塑料廢物收集起來建一個人造小島。 據悉,這項“變廢為寶”工程所建成小島面積將和夏威夷島相當,科學家們將把太陽
日海嘯垃圾形成長111公里巨島 3年后到美西
日本海嘯沖走的房屋、汽車與人體等殘骸正形成大片的垃圾島,長約111公里,目前正在往美國西岸漂流,可能傷害海面船只,引發太平洋航線混亂。 日本強震引發的海嘯將房屋、汽車和各種殘骸卷入太平洋,形成“垃圾島”。美國海軍上月13日拍攝的空照圖,顯示被日本海嘯卷入大平洋的各
舊塑料裝飾吸塵器 海洋污染需重視
美國夏威夷的海灘世界聞名,但當地胡庫(Kahuku)海灘海灘的污染程度令人心驚,每天波浪都會將大量太平洋中的垃圾沖上這片海岸。瑞典伊萊克斯公司(Electrolux?AB)日前展示了一種真空吸塵器,其表面覆蓋的塑料就來源于從該海灘收集的塑料碎片。 這種吸塵器功
研究稱北太平洋垃圾帶40年內擴大百倍 威脅生態
5月14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4日報道,一份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期刊《生物學通訊》上的研究報告稱,漂浮在北太平洋大面積的塑料垃圾旋流,在過去40年里擴大了100倍。 報告稱,在美國夏威夷至加利福尼亞之間的海域,由小于5毫米見方的微塑料碎片組成的垃圾,已經對公海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