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現生態隱患污染治理紙上談兵
從2003年135米首次蓄水到2009年的175米最高位實驗性蓄水,三峽庫區及其上游的水質保持了一個穩定的狀態,尤其是當下的水質,甚至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還有所改善。環保部的評價是,庫區水質由過去的輕度污染轉為良好。 可在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看來,現有的數據并不代表對三峽水質可以高枕無憂,相反的是,由于規劃中的一些污染治理工程還在“紙上談兵”,進展緩慢,庫區水質仍然有惡化的風險,而且一旦水質惡化,治理將更加困難。 在今天召開的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部級聯席會上,張力軍還透露了這樣的信息,如果到今年年底,三峽庫區及其上游的相關省市還有較多的污染治理項目沒有啟動的話,環保部將考慮對治污不利的地區和企業實行區域限批,這意味著完不成任務的地區和企業將被暫停新項目的環保審批。 今天參加部級聯席會的不僅有環保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等諸多相關部門的部長級官員,還有三峽庫區及其上游五省市的......閱讀全文
三峽庫區現生態隱患 污染治理紙上談兵
從2003年135米首次蓄水到2009年的175米最高位實驗性蓄水,三峽庫區及其上游的水質保持了一個穩定的狀態,尤其是當下的水質,甚至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還有所改善。環保部的評價是,庫區水質由過去的輕度污染轉為良好。 可在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看來,現有的數據并
烏魯木齊水污染防治 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艾克拜爾·吐爾洪、斯拉木·努爾蘇力近日分別帶隊,對烏市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情況進行執法檢查,重點檢查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治理情況及工業廢水減排、水污染防治設施建設等情況。環境監測數據顯示,目前烏市水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保持穩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
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在京召開
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暨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題會議在京召開 9月17日,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暨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題會議在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并講話。 中國環境報記者 王亞京 攝 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暨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題會議9月17日在京召開。環境保
2012年調查顯示超7成受訪者感覺正受水污染威脅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指出,2.98億的農村居民飲用水不安全,20%的城市居民飲用水水源地不達標 今年年初,山西長治苯胺泄漏事故引發的河流污染,波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再次引起公眾對水污染問題的高度關注。此次事故只是近年來眾多水污染事件中的一個。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松花江重大
中國5成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 3億農民飲水不安全
在住建部相關人士宣稱“城市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由2009年58?.2%提高到2011年83%”不久,順著水箱和蓄水池、市政供水管道、自來水廠,環保部決定逆流而上,打響一場飲用水源地“保衛戰”。《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面?對近三億農村居民飲用水不安全,約一半城市市區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的嚴峻形勢,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發布
?? 近日發布的新版《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 338-2018),為今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提供了最新依據。 據介紹,新標準是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T 338-2007)的第一次修訂。規定了地表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基本方法、定界、飲
水利部:高污染背景下城市水質達標80%很不錯
昨天,環保部、水利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四部委聯合發布《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明確到2015年,我國重點流域總體水質由中度污染改善到輕度污染,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到功能要求。 部分城市水質低于五類標準 我國按水質標準分為五類,一、二、三類水
四部委發文要求城鎮飲用水源地三年內全達標
昨天,環保部、水利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四部委聯合發布《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明確到2015年,我國重點流域總體水質由中度污染改善到輕度污染,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到功能要求。 部分城市水質低于五類標準 我國按水質標準分為五類,一、二、三類水質
《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
《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2019年5月14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保護和改善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
截止09年十一五重點流域治污完成超6成
國務院新聞辦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環境狀況等方面情況。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介紹說,截至2009年年底,“十一五”規劃重點流域區域污染治污項目中,已完成64.9%。 張力軍在介紹2009年工作情況時表示,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取得新進展,重點流域省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