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14日在喀什開工。工程計劃在2至3年內,使新疆南部的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三地州縣級城市管道天然氣覆蓋率達到88%。 當日開工的是主干管道之一的喀什――澤普段管道,其余管段也將陸續開工。到2012年,這項工程將在南疆三地州建設總長度約2500公里的天然氣管網,使當地25個縣級城市和21個農牧團場全部用上天然氣。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說,這一工程是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這一戰略下開工建設的。新疆在中石油的油氣資源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中石油將全力確保工程按期投產、安全運行、平穩供氣。 據估計,到2012年,“氣化南疆”工程全面建成投產后,南疆大多數縣級以上地區將實現天然氣化,按每年消耗天然氣20億立方米計算,折標煤266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0萬噸。 ......閱讀全文
在新疆南部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的阿瓦提支線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當中。10月底,該縣將實現天然氣管網的全覆蓋。 “末站建設是阿瓦提支線工程的最后一段,天然氣在這里調壓計量后,通過管道輸送至當地的千家萬戶。”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項目經理部項目組副組長庹浩說,目前所有建設都已接近尾
15日,記者從中石油塔里木油田獲悉,自“氣化南疆”和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供氣以來,塔里木油田已累計向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區、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簡稱巴州)輸送天然氣逾300億立方米。 據塔里木油田測算,塔里木油田向新疆南部5地的天然氣供應量已占到塔里
渺無人煙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到車水馬龍的上海,一條“能源新絲路”正在將清潔、高效的天然氣輸送至千家萬戶。截至2月17日,塔里木油田累計向西氣東輸管道系統輸送天然氣超1250億立方米,達到1251.78億立方米。 塔里木是西氣東輸一線的源頭,目前擔負著向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和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地區
8月2日開始,來自塔里木英買力氣田和阿克氣田的天然氣,源源不斷進入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北干線中。全部天然氣置換氮氣完成后,包括首段、二段、三段的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北干線將正式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國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新疆油建公司承建的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英買力至阿克蘇段,在全線7個標段共
新疆脆弱的生態環境再也經不起“折騰”,當地農牧民為燒火做飯而砍伐草木也將成為歷史。新疆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將讓各族民眾獲得利益,改善空氣環境,保護脆弱的植被。 本月14日,位于新疆北部的塔城與新疆新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塔城將依托新
20日,在新疆西南部烏恰縣的伊爾克什坦口岸原址上,國家級大型煤炭儲配加工基地――“南疆儲配煤基地”建設現場,數十臺挖掘機、裝載機正在緊張作業,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南疆儲配煤基地項目總投資11.5億元,分為兩期進行,建設期為三年半。項目建成后,將利用新疆中遠集團在吉爾吉斯斯坦投資開發的大型煤
西氣東輸三線天然氣管道工程走向示意圖 10月16日10點30分,隨著國家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一聲令下,舉世矚目的西氣東輸三線(簡稱西三線)工程正式開工。 據了解,作為國家重點建設工程,西三線首次引入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實現投
【工程名片】 “西氣東輸”工程是我國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的輸氣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東至上海。2000年2月,國務院第一次會議批準啟動“西氣東輸”工程,成為拉開西部大開發序幕的標志性建設工程。 全線采用自動化控制,供氣范圍覆蓋中原、華東、珠江三角洲地區。自新疆塔
中緬油氣管道伊洛瓦底江穿越工程工地。 中緬油氣管道示意圖(資料圖片) 地圖上看,有兩條并行的管道,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為起點,一路向東北,斜穿緬甸,從中國西南邊陲瑞麗進入境內。跨過云南后,以貴州安順為分界點,一條管道延伸到廣西貴港,另一條則直達西南重鎮重慶。 通往貴港的管道為天然
4月1日,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了《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2016年,能源消費總量43.4億噸標準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6.3%左右,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63%以下。 《意見》還提到,爭取在2016年6月底前發布實施能源發展“十三五
核心提示 用生物質、太陽能、風力、潮汐等可再生資源發電,加強原油加工、輸送、儲備能力……“缺煤少油無氣”的廣西,正在舉全區之力打響能源“翻身仗”,力爭在“十二五”期間,打破能源短缺這一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 10月24日,記者從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獲悉,廣西重點規劃——《廣西能源發
資料圖片:管道"天然氣"進入博樂城區 3月30日,新疆啟動“燃氣化工程”。力爭到2017年末,全疆所有縣市區政府所在城鎮100%實現燃氣化,讓各族群眾都用上潔凈能源,讓全疆人民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這件民生大事抓得好、抓得準,不僅推進了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提振了全疆人民建設“潔凈新疆”
西氣東輸三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工儀式16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祝賀工程開工并向廣大工程建設者表示誠摯問候。他指出,西氣東輸三線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能源運輸大動脈,橫跨我國邊疆、內地和沿海十省(區)。開工建設這一重大工程,將使沿線上億群眾用上清潔可靠的天然氣,
2013年,國內能源產業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的要求,展開了全面和大規模的結構調整,一方面用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另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能源生產和使用效率,力圖壓縮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但有限的天然氣資源的制約越來越突出,同時超高壓輸電電網在技術和社會等方面建設的困局,也制約了"煤改氣"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在中石化“邀民資賣油”的前幾日,新疆便向社會資本下發了可參與所有國資投資項目的“通行證”。業內人士指出,油氣資源作為過去央企的壟斷領域,在部分地方甚至先于某些競爭性行業向民資開放,宣示了改革的高姿態。預計下一步國資改革將以“加速度”前進,延伸到更多地域、更多行業。 民
12月4日,國家發改委舉辦發布會,詳細介紹了由其提出并推進的七個“重大工程包”建設進度,其中有半數與能源產業直接相關,具體包括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清潔能源、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列入工程包的能源類項目多達75個,輻射油氣、跨區電網、水電、風電、光伏,并再次提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啟動沿海核電新
以中亞天然氣為主供氣源,經過我國10省份的西氣東輸三線工程昨日在北京、新疆、福建同時開工。“西三線”總投資1250億元,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全線2015年建成投產。這也是國內首個引入民營資本的國家重點工程,由中石油負責建設運營。 新疆煤制氣將進管網 西氣東輸三線
2015年12月14日,中亞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運營六周年。六年來,中國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累計進口天然氣1350億立方米,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建設起我國第一條陸上能源進口大動脈。迄今為止,我國從境外進口天然氣的管道僅有兩條,一條是起自土庫曼斯坦的阿姆河右岸,橫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直到中國新疆霍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業內期盼已久的能源“十二五”規劃面世、新能源局成立、四大能源通道成形……2013年,中國的能源領域亮點不斷。 又到年終歲末,本期《中國能源報》對即將過去的一年間能源行業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全面梳理,評出2013年中國能源行業十大新聞(以重要性排列),以期從能源經濟的角度解讀中國經濟變化趨勢,展
1、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中油國際) 2、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石油大院) 3、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CNODC) 4、中國石油技術開發公司(中技開) 5、中國寰球工程公司 6、中國石油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中亞管道) 7、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8、北京油氣調
6月20日,審計署公布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2012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所屬撫順石化分公司等9家單位部分工程建設和物資采購未按規定公開招標,涉及金額超260億元。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違規招標是大央企貓膩最多的地方,國家電網也被審計署查出存在同樣的問題。此外,中石
本文系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為《中國經濟周刊》獨家撰寫的記錄文章。文中詳盡記錄了我國電網從獨立、分散、多頭、弱小如何逐步建成全國互聯、互通、互供的統一大電網的艱辛過程。其間經歷了哪些困難?又留下了哪些遺憾?文中首次披露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電網聯通過程中的決策、爭議和探索,包括了新
由國家能源局牽頭組織實施的中國石油山東泰安60萬噸/年液化天然氣裝備國產化項目工程4月25日正式開工建設。這是國內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單套液化生產能力最大的天然氣液化項目,將為未來我國液化天然氣成套設備規模化、大型化奠定基礎。 項目位于山東省泰安市范鎮工業園區,總投資15.2億元。
跨國公司加大在中國投資,國內巨頭紛紛跑馬圈地,中國和中東迎來新一輪乙烯投資建設風潮――全球乙烯產能將從2007年的1.25億噸增加至2010年的1.45億噸,到2013年將增加至1.48億噸――國外報告顯示,到2010年全球乙烯過剩產能將達到1700萬噸... 4月份,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同
2010年8月神華包頭項目開工現場。前排從左至右劉昱(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陳俊武(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院士)、劉中民(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袁知中(新興能源科技公司原董事長)。 2015年1月9日。北京。全國科技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2014年度國
2010年10月26日,“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Ⅱ)工業化技術”在北京首簽工業化示范項目許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技術許可方),與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許可方)正式簽約。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
近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開工儀式在京舉行。西氣東輸三線工程,橫跨邊疆、內地和沿海十省(區)的油氣管道,干總長度為7378公里,設計輸量300億立方米,工程總投資1250億元,并首次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與建設,由中國石油聯袂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等
由二氧化碳和水引發的煤制氣危機,卻成為一家民企轉型的契機。 一群野鴨掠過水面,落在一排由13個足球場大小并依次排開的蒸發塘里。旁邊,一個占地6平方公里的現代化產業園近在咫尺。這是慶華集團在新疆伊寧的煤制氣項目現場。 “煤化工環保的問題,要用事實說話。”慶華集團董事長霍慶華對記者說。 200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