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羅映南13日說,這起事故暴露出紫金山金銅礦在施工管理、生產管理和環保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問題。目前,發生事故的銅礦濕法廠已經停產,在全面完成整改和有關部門驗收合格之前,無限期停產。 羅映南透露,此次發生事故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采用國際先進的生物氧化技術提取礦石中的銅金屬生產陰極銅,是國內第一家采用該項技術的企業。這次污染事故表明,企業在工程管理和施工中對這項技術的運用還不夠成熟,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善,對運用這一技術可能發生的對環境的威脅估計不足。通過這次全面整改,將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 羅映南說,紫金礦業已聘請了高資質的專業研究機構和知名專家對這次事故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委托高資質機構和專家開展紫金山金銅礦安全環保系統后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對全礦環保系統進行重新規劃,高標準調整、建設環保工程設施,選擇合理地點建設大型含銅溶液儲備池,統籌考慮全礦含銅酸水集中高標準處理,確保正常氣候條件下......閱讀全文
前不久,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人民法院對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銅礦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案進行了一審宣判。 記者從一審法院獲悉,該院分別以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判處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銅礦罰金人民幣3000萬元,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陳家洪等
“此次事故是公司成立以來最為嚴重的環境事故,不僅給社會和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使企業的誠信和社會責任形象受到重創。”7月19日晚,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掌門人陳景河通過上杭縣電視臺道歉。他表示:“最近幾天,自己和公司管理層處于深深的自責之中,”并承諾“公
工人正在處理位于福建上杭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中的含銅酸水 瞞報污染38天 紫金礦業遭遇中國版“BP泄漏事故” 今年4月20日發生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令世界震驚,該事故令英國石油公司(BP)這個全球一流的石油企業股價狂跌甚至有倒閉的危險。不曾想到,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同樣有一家
7月13日,工人在清理發生滲漏的紫金礦業銅礦濕法廠污水池內剩余的污水。 “以前的早上,這里喂魚的船只很多,非常熱鬧。”昨日,福建龍巖市上杭縣下都鄉璜溪村的村民邱星(化名)看著汀江上依舊眾多的網箱愁容滿面。如今,除了江水漸漸恢復往日的渾濁之外,有著龍巖第一養魚基地
2010年的7月,被認為是一個環保“黑色7月”:紫金礦業污染汀江;大連港油污不斷擴散;南京棲霞路上的爆炸震動了半座城市;吉林永吉的7000只化工桶隨波而下……這一切讓環保部門有些措手不及。 當污染停止了擴散,善后工作穩步進行時,我們不得不思考,這些污染事件究竟是從環保體制的哪一個縫隙
記者多方調查得知,有更多的政府人士辭去公職加入或通過各種渠道擁有紫金礦業股份,這在當地政界已形成一股風潮。 2010年7月16日,處于層山疊嶂的福建上杭縣從晨曦中醒來。 這天陽光燦爛,帶有“紫金礦業”字樣的各色廣告牌林立整個城市,顯得格外耀眼,不過這個號稱中國第一大的黃金企業、市值世界500
“紫金礦業與當地政府之間的牽扯就好像一棵大樹,你很難想象下面的根系究竟有多長、多復雜。”福建上杭一位知情人士如此形容。 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因污水泄漏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公司與當地政府之間的深層關系更是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到底有多少政府官員投身紫金礦業?公開資料
央視《新聞1+1》2010年7月21日播出《紫金,是誰的金子?》,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為什么當地的相關部門反復保證說當地的自來水已經有了保障,可是居民卻拒絕飲用?為什么一家被環保部反復通報批評的企業,卻能夠自許自己是一個環保品牌?為什么在一家上市公
在造成福建汀江重大污染9天后,紫金礦業(601899.SH)最終于7月12日披露了位于福建上杭的紫金山銅礦污染事件狀況。目前這一事故已導致當地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 7月12日緊急停牌的紫金礦業7月12日晚間公告稱,7月3日,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突發滲漏環保事
在造成福建汀江重大污染9天后,紫金礦業最終于昨日披露了位于福建上杭的紫金山銅礦污染事件狀況。目前這一事故已導致當地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 昨日緊急停牌的紫金礦業昨日晚間公告稱,7月3日,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突發滲漏環保事故,起因于前階段的持續強降雨。公司目前已經停止銅礦堆場入
哭泣的汀江:紫金礦業涉嫌瞞報事故 紫金山金銅礦利潤產出占紫金礦業近60% 7月13日10時許,在位于福建省上杭縣城北14.6公里處,紫金山金銅礦濕法廠辦公樓前,“中國第一大金礦”的招牌雖仍熠熠發光,但此處已聽不到昔日的機器轟鳴聲。 在距離汀江約20米遠處,總容
紫金礦業應被釘在環保恥辱柱上低成本擴張之后,企業的利潤在很大程度上是“污染錢”。不足千萬元的罰款,也正顯示出中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無奈。 近年來,中國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環境保護部門的核查中屢屢登上環保黑榜,其承諾的環保整改也成為一句空話,以致今年7月
被卷入環境污染風波的紫金礦業昨日開盤遭遇大跌,截至昨日收盤,該公司股票報收5.76元,跌幅3.68%。紫金礦業副總裁劉榮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事故原因調查清楚后,公司將會承擔相應賠付責任。 延遲9日向公眾披露信息 據紫金礦業披露的信息,該公司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于7月3日發生滲漏
7月13日10時許,在位于福建省上杭縣城北14.6公里處,紫金山金銅礦濕法廠辦公樓前,“中國第一大金礦”的招牌雖仍熠熠發光,但此處已聽不到昔日的機器轟鳴聲。 在距離汀江約20米遠處,總容量約2萬立方米的污水池展現在記者面前。此時,池水已被抽空,但池底殘留的一灘黑褐色污水仍讓人望而生畏,數十
近日,一系列的公共環境污染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紫金礦業(5.72,-0.02,-0.35%)在 7月3日發生污水滲漏后,7月16日又發生第二次滲漏,而同一天,大連新港至中石油大連保稅油庫輸油管線在油輪卸油作業時發生閃爆,造成管線內原油泄漏發生火災,引發管廊道管線爆裂,少量原油和污
地方保護主義盛行,環保部針對上市企業掀起的“環保風暴”能否收到成效。 高考前不久,福建省上杭縣20多所中學收到了當地教育局發出的一則臨時緊急通知:參加高考的學生不要隨意吃魚。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地納稅大戶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899.SH,下稱紫金礦業
業內人士認為,可能是機構拉升股價減輕索賠壓力,投資風險仍存 正處于風口浪尖的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將其受關注焦點從污水池蔓延到了資本市場。 昨日,剛剛接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及廣東省環保廳特急函件的紫金礦業,用一個蹊蹺的A股漲停板,將公眾對它的質疑和批評推向了另一個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狄更斯小說《雙城記》的開篇語用在身陷“污染門”的紫金礦業身上頗為貼切。在獲得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紫金礦業卻因為自身疏忽導致周遭環境受到嚴重污染。頃刻間,紫金礦業形象一落千丈,從當地的明星公司變成了千夫所指的“罪
公司管理團隊有多人曾供職當地政府部門,董事會、監事會成員相當部分有政府部門工作背景。當地居民直指嚴重污染源于地方政府保護 7月3日的污染事件的陰云還未散去,紫金礦業紫金山銅礦在16日晚再次發生泄漏事故。經過8小時緊張作業,泄漏點被基本堵截。 來自上杭縣的消息稱,此次污染事件發生后,環保部及
在全國鬧得沸沸揚揚的福建省上杭縣血鉛中毒事件塵埃未定,近日,上杭縣再起紫金礦業“毒殺”汀江事件。在突發的重大環境事故面前,紫金礦業長達9日的瞞報使得企業信譽搖搖欲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的發展可取嗎?被“污染”的發展觀亟待“凈化”――福建紫金山金銅礦濕法廠污水池泄漏造成養魚戶嚴
現在,紫金礦業所處汀江排水口下游設置了生物監測網箱。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里,紫金礦業作為資本市場的“明星股”被追捧。但2010年7月3日之后,因為污水泄漏汀江造成重大污染事故,明星企業成為公眾眼中的污染大戶。從最初的瞞報、到與生態損失相比微不足道的罰款,甚至罰單公布后股票漲停的反常表現,專家、媒體、
就在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因污染進行整改時,7月23日對外公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通知》(國發〔2010〕23號)指出,要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對輿論反映的客觀問題要深查原因,切實整改。 而日前,多名參與報道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的媒體記者表示,采訪期間
一場潰壩事件對紫金礦業的影響遠遠沒有結束。該公司昨日公告稱,因去年9月21日高旗嶺尾礦庫發生尾礦潰壩,受災的852名村民起訴包括紫金礦業及兩家子公司在內的7名被告,索賠逾1.7億元。加上此前潰壩遇難者家屬索賠的1167.83萬元,因“921”事件紫金礦業共遭1.82億元
紫金礦業廢水污染毒魚378萬斤 遲報九天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07時03分報道,昨天(12日)下午,福建省環保廳通報稱,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現死魚。據報道,初步統計,汀江流域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據了解,這起污染事件
一面是收受罰單,一面是連續暴漲,很難聯系在一起的兩件事,卻在福建污染門“主角”紫金礦業身上顯現了。 10月8日,國慶長假后A股市場的第一個交易日,紫金礦業開盤后就急速拉升至漲停板,全天報收于每股8.00元,上漲0.73元,漲幅10.04%。同一天的港股市場,紫金礦
昨日,紫金礦業集團公司董事會就污染事故向社會發布了正式的道歉信,并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接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針對信息披露的調查已由專項核查升級為立案調查,有關事故造成的直接、間接經濟損失將在事故調查認定以及恢復重建方案確定之后隨時公布。 污
自4月的原油泄漏事件發生以來,BP的股價一落千丈。紫金礦業卻神奇地先抑后揚,昨日的股價甚至超過了“污染門”事件爆發前的水平。 目前距離7月3日紫金礦業(601899.SH,2899.HK)污染泄漏已經一個月了。一個月來,紫金礦業與媒體和公眾玩起了捉迷藏,前后矛盾、
7月12日,紫金礦業廢水滲漏污染汀江事件被披露,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這起事故為什么在發生9天之后才公之于眾?又對當地環境造成了怎樣的影響?記者趕赴當地進行了采訪。 廢水泄漏9天后才公布信息,企業稱“我們判斷出現了失誤” 7月3日下午,紫金礦業5.64-0.12-2.08%福建省紫金礦
紫金礦業“污染門”事件尚未結束,A股市場又生出了“股價謎團”。受污染事件影響,紫金礦業目前損失至少達4億元人民幣,然而這卻使得該股股價在7月19日和7月20日出現了兩連漲,7月20日紫金礦業更是強勢漲停。盡管7月21日紫金礦業股價收盤微跌,但圍繞在這只“敏感
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和綠家園志愿者等11家環保民間組織(以下簡稱環保NGO)近日就“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金礦業)涉嫌故意延遲污染事件信息披露”正式提交公開信,吁請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并公開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