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呼吁重構美國科學教育標準
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是科學教育中的一個永恒話題,早在1907年,美國科學和數學教師聯盟中心首次提出了“在科學教育中應當強調科學方法及過程”。如今,在2010年7月最新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總編輯布魯斯·阿爾伯爾發表社論,介紹即將正式出版的美國科學院新文獻《科學教育框架》。他指出:“基于1996年公布的《國家科學教育標準》,新文獻的目標是將科學明確為全美國學生從5歲到大學預科前都必須學習的知識。科學院的這一新努力旨在幫助全美各州建立科學教育的公共核心。”然而,這項新事業會比以前的努力更成功嗎? 美國國家科學院已將《框架》草案發布在網站上,征求公眾的意見和評價。 1989年,全美50個州的州長呼吁在每個重要學科中建立“志愿性國家標準”。作為回應,美國國家科學院在1996年發布了《國家科學教育標準》。然而,阿爾伯爾認為,“結果一直令人失望,特別是,要求學生掌握大量事實和概念的程度超過了《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對‘作為探索......閱讀全文
《科學》呼吁重構美國科學教育標準
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是科學教育中的一個永恒話題,早在1907年,美國科學和數學教師聯盟中心首次提出了“在科學教育中應當強調科學方法及過程”。如今,在2010年7月最新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總編輯布魯斯·阿爾伯爾發表社論,介紹即將正式出版的美國科學院新文獻《科學教育框架》。他指出:“基于1
科學教育需要“慕課”聯動
今年兩會期間,《中國科學報》登載了周忠和和徐星兩位全國政協委員關于科學教育從義務教育階段抓起和中小學慕課建議的報道,啟發了我。我也愿意就這個問題提一些粗淺的想法。 義務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引導青少年塑造高尚的人格、獲得基本的工作能力。教育的許多方面可以以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但許多科學知識特別
全國科學教育暑期學校開幕
7月26日, 2022“全國科學教育暑期學校”(上海分會場)拉開帷幕”。上海市教委、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多位領導及來自上海市各區中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各地附屬學校近150名教師共同參加了開幕儀式。“全國科學教育暑期學校” 是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共同統籌規劃,由教育部基礎教
《科學》雜志總編:讓教育激發學生科學興趣
2008年9月23日,布魯斯·阿爾伯茨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 美國《科學》雜志總編輯布魯斯·阿爾伯茨是一位生物化學家,曾擔任兩屆美國科學院院長職務,他承諾并投入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致力于提高科學和數學教育水平。最近,他在新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發表社論,討論中小學科學教育的
聚焦“科學教育與人類未來” 促進公眾科學素質
全球知識鴻溝和發展鴻溝仍然存在,放眼未來,深化務實合作,采取有力的行動,提升世界公眾的科學素質是全球科技領域共同應對人類的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重要舉措。”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9月17日舉行的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上表示。 公民科學素質水平是衡量國家整體素質和人的全面發
鄉村科學教育:洼地中的蛻變
“快走!快走!”在得到老師的指令后,孩子們相互招呼著一窩蜂沖向任務點。 7月初的一天,銀川市西夏區第十八小學五(1)班的孩子們迎來了華為科技小學堂的課程。在這節課上,他們3人一組,分工合作,利用編碼的方法完成積木搭建。 從剛開始的“一臉懵”到后來的“爭先恐后”,同學們用行動表明了對這節課的認
專家談:科學教育如何“跨界”?
在全球變化、新冠疫情大流行等社會性科學議題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愈加強調與反思如何有效提升公民的科學素養。日前,國務院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明確到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到2035年,這一比例達到25%。面對未來15年的
教育行業“腦科學實驗室”成立 AI助力教育變革
一家教育行業“腦科學實驗室”25日在北京成立,AI(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正在付諸實踐。 在當日舉行的“賦能教育 極‘智'未來——“AI+教育”學術交流會上,好未來正式宣布成立“腦科學實驗室”。據了解,該實驗室將重點從三方面進行研究:利用腦功能的客觀監測,加強課堂診斷、觀察,為追蹤長期
李國杰:用教育傳遞科學DNA
李國杰院士接受專訪 69歲的李國杰院士曾長期擔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他的頭銜很多: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所首席科學家等。不過,在他的學生的描述里,他更像一位親切的長者——這是一個“總是對教育親力親為的院士”,一個“很像家長的老師”,一個
科學教育:去觸碰真實的世界
今年教育部“雙減”政策的出臺,有力打擊了校外教育培訓市場的無序膨脹,把更多自由學習、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交還給了學生們。正是圍繞“雙減”背景,有關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的探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目前,面向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的科學教育缺少了什么,未來還將承擔怎樣的使命和責任?功利主義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