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 生 部環 境 保 護 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文件水 利 部農 業 部 衛監督發[2008]29號 關于切實做好地震災區飲用水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 四川省、重慶市、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衛生、環保、建設、水利、農業(畜牧獸醫)廳(局),重慶市市政管理委員會: 四川汶川地震災害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災區衛生防疫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各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落實中央提出的各項要求,及時開展水源水及飲用水監測和遇難人員遺體處理、廢墟清理等工作,災區環境衛生和飲用水總體情況良好......閱讀全文
衛生部 環境保護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水利部 農業部 文件 關于切實做好地震災區飲用水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 四川省、重慶市、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衛生、環保、建設、水利、農業(畜牧獸醫)廳(局),重慶市市政管理委員會: 四川汶川地震災害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災區衛生防疫工作,
尊重遇難者遺體也是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本報記者曾強攝 在這片悲情大地上,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滲透著淚水,淚水中又都摻糅了生者對逝者深深的眷戀與不舍:路上,騎摩托車的載著妻子尸體往老家去;瓦礫中,母親緊緊握著孩子冰冷的小手;新土前,白頭人捶著胸口送黑頭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假若得不到妥善處理的
8月9日下午,衛生部部長陳竺在甘肅舟曲災區與衛生部首批援助災區專家組舉行了簡短的座談會。陳竺強調,救治生命仍是當前最要緊的事情,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醫療衛生工作要實現3個全覆蓋,即醫療救治全覆蓋、衛生防疫全覆蓋、水和食品安全監督全覆蓋。 在醫療救治方面,陳竺表示,在
北京5月15日訊(記者張巧玲)記者從今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四川災區沒有發生傳染病流行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衛生防疫組組長、衛生部黨組書記高強介紹,面對嚴重的地震災害,衛生部門肩負兩項重任,一是全力搶救傷員,減少人員傷亡;二是做好災區防疫工作,嚴防傳
記者從5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四川災區沒有發生傳染病流行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衛生防疫組組長、衛生部黨組書記高強介紹,面對嚴重的地震災害,衛生部門肩負兩項重任,一是全力搶救傷員,減少人員傷亡;二是做好災區防疫工作,嚴防傳染病流行。為此,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為全面做好災區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恢復重建工作,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目標的實現,衛生部組織制定了《汶川地震災區疾病預防控制對口支援工作意見》。現印發,供各地在開展災后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恢復重建工作中參照執行。 汶川地震災區疾病預防控制對口支援工作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
四川省、重慶市、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衛生廳(局): 為保障5.12特大地震災區的食品和飲用水衛生安全,防控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發生,保護群眾身體健康,根據衛生部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要求,現就有關工作及要求緊急通知如下: 一、加強食品和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高度重視災區食品和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
(二O一O年八月十六日)衛生部新聞辦公室 8月15日下午,衛生部尹力副部長到達蘭州,先后前往甘肅省人民醫院、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蘭州大學第二醫院、蘭州軍區總醫院,看望舟曲災區的轉運傷員,聽取了醫院關于傷員治療情況的匯報。尹力要求甘肅省衛生廳集中專家、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對重癥傷員逐一制訂個性化的治療方
時間:4月11日 10:00 嘉賓簡介: 白呼群,原衛生部疾控局副局長、全國愛衛辦副主任,現任中國衛生監督協會副會長,中國有害生物防治協會副會長,衛生部病媒生物控制標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胡小濛,現任衛生部疾控局(全國愛衛辦)愛衛一處處長。 陶勇,現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
“3.10”云南盈江地震后,衛生部高度重視,立即按照國務院領導批示精神部署做好災區醫療衛生救援工作。云南省各級衛生部門迅速組織開展傷員救治和衛生防疫。 據云南省衛生廳報告,截至3月11日13時30分,盈江地震共造成296人受傷,其中139人住院治療,分別收治在盈江縣(63人)、梁河縣(71
昨日從市衛生局獲悉,受災一周后,災區傳染病暴發的可能性將會增加,為此將針對疫情及時發布預警。同時,北京市規定受災地區禁止使用受污染的生活飲用水,消毒后須經區縣衛生部門檢測合格方可使用。據市疾控中心表示,全市5個暴雨受災區縣中,除石景山區之外,4個受災區縣生活飲用水均受到了嚴重污染。 疫情暴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七日) 衛生部新聞辦公室 8月16日下午,衛生部尹力副部長在舟曲災區現場考察指導醫療服務和衛生防疫工作后,又到舟曲縣婦幼保健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詳細了解了醫療衛生機構受損情況,要求當地衛生部門做好因災損失情況評估,科學編制恢復重建規劃。 16日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近日,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普降大到暴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對浙江等8省(區)啟動了國家Ⅲ級救災應急響應,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也對洪澇災害嚴重
8月8日晚,記者跟隨衛生部專家組,從北京出發,輾轉近15個小時,再徒步14公里,終于在9日上午10時進入舟曲縣城。 站在縣城入城口僅存的一座橋上俯視,2/3的城區已經成為一片汪洋。被泥石流覆蓋的地區,淤泥平均達到了3層樓的高度。 經歷了8日凌晨突如其來的
疫情監測 地震發生后的最初階段以人員搶救和傷員救治為主,此后,災區公共衛生和傳染病防控工作即應全面展開。為了及時發現災區和災民中發生的傳染病暴發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苗頭,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應及時啟動災后應急疾病監測機制。 一、在災區前線救災防病指揮部或指揮中心設立疾病監測組,負責應急疾病監測方
每天早上8時,47歲的青海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馬忠文都會準時來到玉樹扎西科賽馬場居民安置點。這里大約有2萬人搭帳篷居住,三江源的支流扎曲河從中間穿過。 1000多頂帳篷,十幾公里的高原路,他每天都要背著10多斤的貯藏箱走一遍,為居民飲水消毒。 在玉樹災區,災后迅速組建了由當地和外援衛生防
防疫人員入戶消毒 “老鄉,你們現在喝的是什么水?是這河里的還是礦泉水呢?”青海省疾控中心陳雙德來到一個帳篷前問道。 今天上午,他和部衛生防疫、玉樹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玉樹州賽馬場居民安置點。包括各地救護人員和當地居民在內,這里居了大約10000人,是玉樹地震后最大的安置點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青海玉樹地震災區鼠疫實驗室檢測基地已投入運行,衛生防疫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據衛生部通報,5月3日,玉樹地震災區群體性預防接種工作繼續深入開展,9個疫苗接種點繼續對結古鎮、隆寶鎮適齡人群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截至2日17時,共接種麻風腮疫苗2321人,甲肝疫苗2347人,未接到
隨著抗震救災工作的不斷深入,衛生防疫工作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何保證大災之后不發生較大的疫情成為目前抗震救災工作的重點之一。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所長 徐建國 地震大災以后,首先要考慮防止發生的傳染病是腸道傳染病,比方說細菌性痢疾等等,這一次汶川當地的特點和地震以后大批人員露宿這個特點,那
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的首次專題詢問,將主題鎖定于傳染病防治工作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 不能超時、不能答非所問、不能流于形式走過場……主持人開門見山提出要求。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頓時有了幾分“考場”般的緊張氣氛。 “我國每分鐘就有2人感染肺結核。政府將采取何種措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緊急調運的食品衛生、水質以及霍亂等傳染病快速檢測設備和甘肅省緊急采購的100萬元人民幣的病原微生物檢測設備,已全部于今天抵達災區并投入使用,有效保障了災區食品、飲水和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工作。 國家衛生部今晚披露這一信息時稱,目前正在災區的該部副部長尹力提出:要嚴防傳
檢測人員正對來自蘆山縣清仁鄉的水樣進行檢測。藍天救援隊對垃圾和應急帳篷周邊進行防疫消毒。 72小時黃金救援期已過,蘆山地震的救援工作仍在與時間賽跑,眼下在余震頻發、陰雨連連的震后災區,科學防疫工作又迫在眉睫。 根據中央氣象臺未來一周天氣預報顯示,地震重災區蘆山縣未來數天內降雨較多
檢測人員正對來自蘆山縣清仁鄉的水樣進行檢測 藍天救援隊對垃圾和應急帳篷周邊進行防疫消毒。 72小時黃金救援期已過,蘆山地震的救援工作仍在與時間賽跑,眼下在余震頻發、陰雨連連的震后災區,科學防疫工作又迫在眉睫。 根據中央氣象臺未來一周天氣預報顯示,地震重災
人民網北京6月4日專電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截至目前,環境保護部圍繞地震災區環境應急監測、隱患排查、確保飲水安全等工作已先后啟動、推出14項防控預案、方案和技術指南,全面指導災區開展抗震救災環境應急工作。 這位負責人說,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環境保護
“第一次參加救災行動,有點緊張,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對災區有所幫助。”5月13日中午,31歲的天津市人民醫院骨科醫生張宇整理行裝,準備出發。經國家抗震救災指揮部同意,衛生部組織的來自京津兩地的100名醫務人員,昨天在衛生部集結,趕赴災區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據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介紹,5月1
環境監測是了解、掌握、評估、預測環境質量狀況的基本手段,是環境信息的主要來源。沒有技術先進、科學、有效的環境監測,環境質量的好壞就無從評價;而包括監測組織機構體制、監測模式、監測技術規范、監測信息資料應用和監測管理制度在內的環境監測機制,則是規范和組織環境監測有效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08年中國環保十大事件:陽宗海砷污染引政府行政問責 2008年是讓所有中國人刻骨銘心的一年,中國人民在經歷一次次磨練的同時,中國的環境也承受了嚴峻的考驗。回首即將過去的一年,我國環保事業有太多的事情值得記取,我們從中選取了10件較有影響的環保事件,以記錄2008年中國環保事業的發展軌跡。
這是災區的平常一日。 5月28日下午,記者赴受災最嚴重的汶川縣映秀鎮。一路上,不時可見防疫隊身穿防化服,背著消毒器,急匆匆走過。在漩口鎮,來自上海疾控中心的防疫隊正往鎮四周的溝坎里撒著滅鼠藥。在映秀中學的廢墟邊上,一名防疫隊員和同事剛完成對一具遇難者尸體和周邊的消毒。離開映秀鎮時,防疫隊員把守出口
中國經濟周刊第2期封面 自來水安全嗎? 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哪些環節影響水的品質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妍|北京報道 1908年,清朝末期,在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自來水事業發端。 擰開龍頭,清水如注,咕咚咚下肚,自來水被視為方便、潔凈的偉大發明。 百
1908年,清朝末期,在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自來水事業發端。 擰開龍頭,清水如注,咕咚咚下肚,自來水被視為方便、潔凈的偉大發明。 百年后,4000余家自來水廠,每天供應6000萬噸自來水,覆蓋全國4億多縣級以上城市居民,水質安全,重若泰山,關系國計民生。 然而如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