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內地已遭受嚴重破壞的環境來說,7月的形勢異常嚴峻。首先,福建省一個銅礦造成的污染導致至少2000 噸魚死亡。接著,大連發生石油泄漏。如今,吉林省幾千個有毒化學品原料桶被沖入松花江。而這些只是眾多環境突發事件中得到了廣泛報道的事件。根據環境保護部提供的最新報告,今年上半年,每個月都至少發生10起導致嚴重污染的工業事故,這比2009年增加50%。 從這份報告可以看出內地環境所面臨的糟糕局面。自2005年以來,空氣質量首次出現下降,環保部監測的440個城市中,幾乎半數出現了酸雨。同時,河流受到嚴重污染,超過1/4的水源不適合飲用。這一估計數字可能仍然偏低。設在北京的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一直在對內地的河流和湖泊水質進行檢測,該組織認為,中國一半以上的水源都不能飲用。 本不該這樣的。在舉辦2008年奧運會之前,中國大張旗鼓地關停了一些污染企業,同時,國家環保總局被原以為會更有魄力的環境......閱讀全文
蘭州市“4·11”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副組長鄭志強4月13日說,經開挖探坑的方式調查,調查組已查找到了導致水體苯超標的方位。根據環保專家現場初步分析判斷,周邊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溝內水體苯超標的直接原因,調查組將對此次事件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2010年是多災的一年。這一年,無數的新聞背后是嘆息還是反思? 氣候談判天津會議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聯合國今年第四次氣候變化談判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AWG-LCA)第12次會議和《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繼續減排承諾特設工作組(AWG-KP)第
大連輸油管爆炸、南京“7?28”爆炸、數千化工桶沖入松花江……近期各地密集發生工業災害事件。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分析顯示,我國工業災害主要集中在石化、化工、冶金、煤礦和有色等幾個行業。隨著我國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中的工業危險源不斷增多,一旦形成城市工業災害,損失巨大。 業內人士認為
在一次突發環境事件中,應急人員正在處置受污染的河水。 紫金礦業污水滲漏、大連海洋石油污染、吉林化工桶被沖入松花江、南京棲霞區化工廠爆炸……今年以來,除了干旱、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一起起突發環境事件也觸痛了整個社會的神經。 不平常的大事才稱得上事件。突
紫金礦業水污染事件和大連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上杭小鎮和大連港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這兩起環境污染事件所引發的思考卻遠未平息。 污染受害者如何獲得賠償?對造成事故、污染環境的企業,除了環保和海洋部門給予行政處罰外,是不是可以由相關機構代表國家提起民事
大連新港油管爆炸引發的大火滅了,油污面積得到一定的控制,可大連新港油管爆炸事故這把“火”卻燒出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儲油基地應急能力需加強 大連新港油管爆炸事故,無意中對當地應急能力進行了一次檢驗。結果表明,當地安監體制、安監力量和安監裝備需要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5月30日至6月30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黑龍江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農業農村污染問題統籌安排專項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18年10月23日向黑
昨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聽取了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修改情況的報告。抵制PX項目、反對核電站建設……全國多個地方發生環保群體性事件。對此,草案增加了規定:“對依法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編制時向公眾說明情況,征求意見。” 此次的環保法修正案草案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