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藥是否安全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患者如何看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7月22日發布《第30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這本是藥物上市后監測數據的正常發布,卻在乙肝人群中引起了一陣恐慌,乙肝抗病毒藥還安全嗎? 少數地區乙肝患者找到醫生詢問,為什么給開“有副作用的藥物”,甚至演變成醫患糾紛,還有些患者看到報道后不經專家同意擅自停藥。針對這一問題,記者專訪了肝病領域著名專家成軍教授。 乙肝抗病毒藥物還安全嗎? 藥物的研發是一個很特殊、很嚴格的過程,乙肝抗病毒藥物的研發過程也是如此。在研發過程中,那些不良反應明顯的藥物,在“大海撈針”式的篩選過程被濾掉,安全性有保障的藥物才有機會上市。因此,上市的藥物,在很大程度上,其安全性是有很好保障的。 無不良反應“絕對安全”的藥物是不存在的。只要能夠保證藥物不良反應是一個低概率事件、對患者的危害是可控的,就能使用,在臨床上也是這樣應用的。老百姓說的“是藥三分毒”也是這個意思。 乙肝抗病毒藥物的安全性是如何把關的? 一個......閱讀全文
乙肝抗病毒藥是否安全 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患者如何看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7月22日發布《第30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這本是藥物上市后監測數據的正常發布,卻在乙肝人群中引起了一陣恐慌,乙肝抗病毒藥還安全嗎? 少數地區乙肝患者找到醫生詢問,為什么給開“有副作用的藥物”,甚至演變成醫患糾紛,還有些患者看到報道后不經專家同意擅自停藥。針
抗病毒藥物能殺死乙肝病毒嗎
你是學醫的嗎?問題很好,很深入。但是殺死不像你想象的就是直接打死,很多抗生素也不是直接殺死,也只有體外的消毒液是直接使病毒或細菌變性而導致死亡的。如拉米夫定的作用機理。拉米夫定是核苷類抗病毒藥,對體外及實驗性感染動物體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拉米夫定可在HBV感染細胞和正常細胞內
高效抗病毒藥物待普及
中國慢性乙肝患者人數近兩千萬,慢性丙肝感染人群約一千萬,每年新發肝硬化近百萬,新發肝癌約30萬人數。在2015中國肝炎防治論壇上,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主任委員魏來教授表示,若經過有效治療并穩定在慢性肝炎階段,有助于減少肝硬化、肝癌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存期,并且
關于拉米夫定治療乙肝的基本介紹
乙肝病毒很難被徹底消滅。無論是干擾素還是核苷酸類似物都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短期治療(≤1年)停藥后,患者的HBV DNA水平都會出現大幅度反彈,這就證明了乙肝治療需要“長治”才能“久安”;在做到長期治療的同時,規范用藥也不容忽視。甚至耐藥,導致疾病進展。因此,在治療期間一定要做到長期用藥、規
“首個慢乙肝經治復發患者治療策略”出臺
專家表示,慢性乙肝經治復發人群龐大,其病情復雜程度高,治療難度增大,且缺乏再治療的信心,需要更多關注,急需有針對性的專家建議出臺。 昨天,首個“慢性乙型肝炎經治復發患者治療策略專家媒體見面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教授、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成軍教授、首都醫
實例分析抗病毒藥物的應用
? 1、典型病例:患者,女24歲,妊娠21周,診斷:上呼吸道感染。處方:酚麻美敏片1片,口服,3次/日,利巴韋林片0.1g,口服,3次/日。??? 2、典型病例:患者,女,46歲,診斷:支氣管炎,肺炎。急診輸注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頭孢曲松鈉3.0g,利巴韋林0.8g,地塞米松5mg,維生
選擇乙肝藥要算長期賬 切忌“速勝論”
患者選擇乙肝治療藥物 患者選擇乙肝治療藥物時應結合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 肝炎日世界專題之一 ○治療乙肝是場持久戰,長期抑制病毒才能減少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率 ○乙肝藥物最貴并非就是最好的,患者選藥時除了療效還需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 ○乙肝抗病毒治療發生耐
乙肝抗病毒治療指南
對于HBV-DNA(+)和(或)HBeAg(+)、肝功能異常的乙型肝炎患者主張抗病毒治療,目的是抑制HBv的活性和復制,減輕或抑制對肝細胞的損害,并不是清除病毒。需要指出,目前抗病毒治療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即肝功檢查正常)無效,這類人群肝硬化及肝癌發生率極低,因而不建議抗病毒治療、但必須定期監測肝
專家:“長期管理”乙肝選藥要看三要素
日前,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慢性乙肝治療已經從短期管理步入長期管理。而在乙肝的長期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正確選擇治療方案,尤其是核苷類抗病毒藥物的選擇,簡單地說,可以總結為“療效、耐藥風險和安全性”三大要素。 一看
以碼抗病:計算機也能輔助抗病毒藥物研發
我原以為,這依然會是一個尋常的寒假。 直到疫情的形勢愈發嚴峻。 對病毒各類蛋白的調研任務分配到遠在五湖四海的每個實驗室成員頭上。沒有瓶瓶罐罐,沒有五花八門的試劑,沒有昂貴精致的儀器。一臺能遠程連上服務器的電腦,這便是我所擁有的全部。圖1。 藥物研發有時只需要一臺能連上服務器的筆記本(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