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結果公布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五日)衛生部新聞辦公室 針對媒體報道有嬰幼兒因食用圣元乳粉導致性早熟的情況,衛生部委托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等檢測機構,采用國際通行的檢測方法(《動物源食品中激素多殘留檢測方法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GB/T21981-2008),對乳粉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進行了平行檢測。圣元乳粉樣品來自湖北省患兒家中剩余乳粉,以及湖北武漢和北京市場銷售的優博、優聰樣品,共計42份樣品。還抽取了國內外其他14家企業的20個品牌產品,共31份樣品。 檢測結果表明,42份圣元乳粉中未檢出己烯雌酚和醋酸甲孕酮等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內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和雌酮)和內源性孕激素(孕酮和17α- 羥孕酮)的檢出值分別為0.2-2.3μg/kg和13-72μg /kg,其中患兒家中存留樣品雌激素和孕激素檢出值分別為0.5μg/kg和33μg/kg。檢測結果符合國內外文獻報道的含量范圍。 ......閱讀全文
兒童性早熟與牛奶雌激素相關問答
一、關于兒童微小青春期 出生時,下丘腦-垂體- 性腺(睪丸或卵巢)軸作為體內重要內分泌調節系統之一,雖還不像成年人那般穩定,但已基本完成建立。出生前,在母親體內由于胎盤產生大量的雌激素,使該系統暫時被擱置。出生后,隨著臍帶被剪斷,胎兒與母親失去了連接的紐帶,胎兒內分泌系統必須
衛生部直接調查早熟事件 消費者三大疑惑待解
――“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事件追蹤 疑問一?“性早熟”是否與奶粉有關? 繼武漢有3名女嬰被發現有“性早熟”癥狀后,近日又有河南鄭州、廣東廣州、湖南株洲等地多名女嬰被發現乳房長有硬塊,被認為具有“性早熟”的特征。 不同地方出現的“性早熟”嬰兒是否都與奶粉有關?根據記者了解的最新情況
衛生部將直接介入調查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事件
多地性早熟患兒疑與奶粉有關8月10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右二)在回答記者的提問。 奶粉、雌激素、嬰兒性早熟――在權威檢測和調查結果公布前,這三個高頻詞,留給人們的仍然是一連串的疑問:多地“性早熟”患兒是否與奶粉有關?奶粉是否允許含有激素奶粉?“檢測無門”該由誰負責?
專家會診女嬰性早熟原因 暫不能斷定與奶粉有關
8月10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右二)在回答記者的提問。 三聚氰胺的陰影尚未散去,如今又有媒體爆出圣元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乳房開始發育。昨天,衛生部回應稱還不能斷定早熟嬰兒與特定的食物或者環境之間有聯系,目前,已組織醫學臨床專家對涉及到的女嬰進行臨床會診,同時開展醫學調查。
奶粉激素檢測標準將公布 雌激素檢測須為“零”
“奶粉可能造成寶寶性早熟”的新聞在社會上被炒得沸沸揚揚。然而8月15日,衛生部通報“圣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結果卻表明:檢測結果符合規定含量范圍。請關注――兒童性早熟:“奶粉問責”之后還需做什么? 喧囂了10天的奶粉導致嬰兒性早熟事件,在8月15日似乎終于塵埃落定。衛生部召開專題
衛生部發布性早熟診療指南 明確性早熟概念
衛生部發布性早熟診療指南 “性早熟”被定義為“男童在9歲前、女童在8歲前呈現第二性征” “嬰兒性早熟事件”雖已證明與奶粉無關,有關專家認為,這暴露出一些醫務工作者對“性早熟”專業知識的缺乏。昨日,衛生部發出“性早熟診療指南(試行)”,明確給出了性早熟的概念。 判斷性早熟水平待提
衛生部:奶粉雌激素檢測標準將公布
懷疑導致嬰兒性早熟的奶粉,已送往實驗室檢測。同時,醫學專家對所涉女嬰進行會診。衛生部昨日表示,已經責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調查處理“早熟門”事件。 已抽取相關奶粉樣品送檢 近日,疑似圣元奶粉致女嬰性早熟事件備受關注。 衛生部昨日在例行發布會
衛生部釋疑“性早熟” 乳粉禁用人工合成性激素
何為單純性乳房早發育?何為性早熟?在圣元乳粉調查結果公布之后,公眾對于這些專業問題仍然感覺一知半解。為此,衛生部16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有關專業知識的詳細解答,并公布了參與此次調查的專家組名單。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說,有關性早熟和雌激素的問題比較專業,發布會上專家解
衛生部:嬰兒早發育與奶粉無關
昨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鄧海華回答記者提問。?記者?韓萌?攝 昨日下午,衛生部通報“圣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結果,調查結果稱湖北3嬰幼兒乳房早發育與食用圣元乳粉無關。目前市場上抽檢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嬰幼兒乳粉,激素含量沒有異常。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稱,奶粉
圣元:希望政府能盡快公布檢測結果
昨日下午,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針對“衛生部回應”稱,尊重衛生部立場,希望湖北政府部門盡快公布檢測結果。 圣元昨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的公開信中表示:“在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針對有記者提問奶粉能否導致兒童性早熟的問題做出了相關解答。對此,圣元尊重衛生部的客觀立場,和對此事給出的科學、公正的回答;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