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分別為磁性重組人鐵蛋白的 (a) 透射電鏡 (TEM)負染照片;(b)鐵核的透射電鏡 (TEM)照片;(c)鐵核的粒徑分布圖;(d) 選區電子衍射圖 超順磁顆粒(一般小于20nm)廣泛存在于環境中和生物體內,是巖石磁學、環境磁學、生物磁學、生物礦化以及生物醫學研究的熱點。由于超順磁顆粒的表面各向異性能增強,它們與大顆粒的磁學性質有顯著的不同。成土作用所產生的超順磁顆粒被認為是中國黃土-古土壤序列中古土壤磁化率增強的重要原因。信鴿的喙部上皮中含有大量呈簇狀排列的細小磁鐵礦顆粒(2-5 nm)被認為是信鴿的磁受體,與信鴿的地磁導航機理密切相關。但是,由于自然界的樣品以及人工化學合成的樣品的粒徑分布寬,形狀不單一,很難避免顆粒間的磁相互作用,因而阻礙了超順磁顆粒的磁學性質的認識及其應用。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結構與過程研究室生物地磁學小組博士研究生曹長乾在其導師潘永信研究員指導下,與合作者等人......閱讀全文
目前,已經成功研制出的掃描電鏡包括了:典型的掃描電鏡、掃描透射電鏡(STEM)?場發射掃描電鏡(FESEM)、冷凍掃描電鏡(Cryo-SEM),低壓掃描電鏡( LVSEM)、環境掃描電鏡( ESEM)、掃描隧道顯微鏡(STM )、掃描探針顯微鏡( SPM ),原子力顯微鏡(AFM)等,以下介紹幾
目前,已經成功研制出的掃描電鏡包括:典型的掃描電鏡、掃描透射電鏡(STEM)?場發射掃描電鏡(FESEM)、冷凍掃描電鏡(Cryo-SEM),低壓掃描電鏡( LVSEM)、環境掃描電鏡( ESEM)、掃描隧道顯微鏡(STM )、掃描探針顯微鏡( SPM ),原子力顯微鏡(AFM)等,以下介紹幾種
電鏡樣品取材方法 1 動物及人體組織的取材 動物組織的取材,應在麻醉(1%戊巴比妥鈉按5ml/kg體重腹腔注射)或斷頭急性處死,解剖出所需器官,用解剖剪刀剪取一小塊組織,放在干凈的紙板上,滴一滴冷卻的固定液,用新的、無油污鋒利的(雙面)刀片將材料切成大約1㎜寬,2~3㎜長的小塊,從中挑選損傷小的小條
(四)核磁共振儀 核磁共振(NMR)在科學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對推動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學科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諾貝爾獎曾6次授予NMR工作者,授獎領域涉及物理(1944、1945、1952年度)、化學(1991、2002年度)、生理或醫學(2003年度)。NMR的廣泛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發布冷凍透射電鏡系統采購項目,預算金額2320萬元,文件詳情如下: 設備用途:冷凍透射電鏡系統包括120kv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和200kv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是目前生物醫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大型儀器設備。其中120kv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主要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數高,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地球科學、醫學和生命科學等領域。透射電子顯微鏡結合不同的附件(X射線能譜分析(EDS)、電子能量損失譜(EELS)),可以同時提供形貌、成分、結構信息,它可以揭
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y,EM) 簡稱電鏡,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生物學、醫學、化學、農林和材料科學等領域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是人類認識自然,特別是研究機體微細結構的重要手段,電鏡技術已成為上述各領域研究工作者應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電鏡的創制者魯斯卡(E.Ruska)
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鏡原理 目前,主流的透射電鏡鏡筒是電子槍室和由6~8 級成像透鏡以及觀察室等組成。陰極燈絲在燈絲加熱電流作用下發射電子束,該電子束在陽極加速高壓的加速下向下高速運動,經過*聚光鏡和第二聚光鏡的會聚作用使電子束聚焦在樣品上,透過樣品的電子束再經過物鏡、*中間鏡、第二中間鏡和投影鏡
目前,主流的透射電鏡鏡筒是電子槍室和由6~8 級成像透鏡以及觀察室等組成。陰極燈絲在燈絲加熱電流作用下發射電子束,該電子束在陽極加速高壓的加速下向下高速運動,經過*聚光鏡和第二聚光鏡的會聚作用使電子束聚焦在樣品上,透過樣品的電子束再經過物鏡、*中間鏡、第二中間鏡和投影鏡四級放大后在熒光屏上成像。電
2008年3月23日,軍事醫學科學院儀器測試分析中心主任張學敏研究員帶領的課題組在全球科技界權威學術雜志《自然—免疫學》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CUEDC2蛋白質通過招募PP1滅活IKK激酶》的文章,引起了科技界的關注。當筆者與文章的作者們交
透射電鏡原理 目前,主流的透射電鏡鏡筒是電子槍室和由6~8 級成像透鏡以及觀察室等組成。陰極燈絲在燈絲加熱電流作用下發射電子束,該電子束在陽極加速高壓的加速下向下高速運動,經過*聚光鏡和第二聚光鏡的會聚作用使電子束聚焦在樣品上,透過樣品的電子束再經過物鏡、*中間鏡、第二中間鏡和投影鏡四級放大后
一、基本技術平臺 1.儀器:電子顯微鏡(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電鏡或EM)及制樣設備: ①透射電鏡(TransmissonEM, TEM):內部結構 ②掃描電鏡(Scanning EM, SEM):表面超微結構 2.樣品制備技術或電鏡技術(electron mi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設計思想和工作原理,早在1935年便已被提出來了。1942年,英國首先制成一臺實驗室用的掃描電鏡,但由于成像的分辨率很差,照相時間太長,所以實用價值不大。經過各國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尤其是隨著電子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到1956年開始生產商品掃描電鏡。近數十年來,掃描電鏡已廣泛地應用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設計思想和工作原理,早在1935年便已被提出來了。1942年,英國首先制成一臺實驗室用的掃描電鏡,但由于成像的分辨率很差,照相時間太長,所以實用價值不大。經過各國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尤其是隨著電子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到1956年開始生產商品掃描電鏡。近數十年來,掃描電鏡已廣泛地
2008年3月23日,軍事醫學科學院儀器測試分析中心主任張學敏研究員帶領的課題組在全球科技界權威學術雜志《自然—免疫學》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CUEDC2蛋白質通過招募PP1滅活IKK激酶》的文章,引起了科技界的關注。當筆者與文章的作者們交流的時候,他們始終在談工作的團隊———軍事醫學科學院儀器測試分
日前,亞洲首臺KRIOS冷凍電鏡在清華大學安裝落成,同時啟動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醫研院)和荷蘭FEI公司的全面合作,雙方負責人分別在合作儀式上簽字。 根據合作協議,FEI公司無償為清華大學醫研院提供一臺價值約140萬美元的Tecnai TF20冷凍透射電鏡一年的使用權限,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明亮的落地玻璃窗,琳瑯滿目的儀器設備,嚴肅認真的研究人員穿梭忙碌。這是分析測試百科小編對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的第一印象。 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于2005年4月成立,通過物理、化學、生物、材料、信息、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設計思想和工作原理,早在1935年便已被提出來了。1942年,英國首先制成一臺實驗室用的掃描電鏡,但由于成像的分辨率很差,照相時間太長,所以實用價值不大。經過各國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尤其是隨著電子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到1956年開始生產商品掃描電鏡。近數十年來,掃描電鏡已廣泛地應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7月22日,第十次華北五省市電子顯微學研討會及2018年全國實驗室協作服務交流會在山東省煙臺市舉行。本次會議由華北五省電子顯微鏡學會主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協辦。此次會議旨在推動華北五省市電子顯微分析技術的發展,促進電子顯微分析工作者的學術交流,加強實驗室資源共
“基礎研究決定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深度和廣度,‘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李克強總理在9月2日主持召開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剛才幾位代表都在發言中都提到‘卡脖子’問題。‘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不是就事論事就能夠解決的。”李克強說,“基礎研究站得穩不穩,站得
人類對于微觀世界的認知有著漫長的歷史。自300年前第一臺顯微鏡問世以來,人們便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的大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光學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電鏡逐漸作為工具被人們熟知,并且,應科學發展的需求,各項技術均在不斷的創新與發展。如今,作為材料分析的重要工具,電鏡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材料、化工、
01、光刻機 《這些“細節”讓中國難望頂級光刻機項背》 制造芯片的光刻機,其精度決定了芯片性能的上限。在“十二五”科技成就展覽上,中國生產的最好的光刻機,加工精度是90納米。這相當于2004年上市的奔騰四CPU的水準。而國外已經做到了十幾納米。 光刻機里有兩個同步運動的工件臺,一個載底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20日,2016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北京天文館召開,會議旨在推動北京及周邊省市廣大電子顯微學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應用、發展和交流。來自電子顯微學領域相關單位的20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2016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
對于一名生物醫學工作者來說,徠卡生物顯微鏡是我們當今進行理論及臨床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為了充分發揮它的功效,必須學會正確使用。使用徠卡生物顯微鏡除了掌握必要的電鏡基本知識以外,在工作中還應注意下列環節。1.保證透射電鏡各部分的對中。徠卡生物顯微鏡所謂對中的標準就是要做到:(一)當放大倍數改變時
成像系統樣品室(specimen room ) 樣品室處在聚光鏡之下,內有載放樣品的樣品臺。樣品臺必須能做水平面上X、Y方向的移動,以選擇、移動觀察視野,相對應地配備了2個操縱桿或者旋轉手輪,這是一個精密的
樣品室(specimen room ) 樣品室處在聚光鏡之下,內有載放樣品的樣品臺。樣品臺必須能做水平面上X、Y方向的移動,以選擇、移動觀察視野,相對應地配備了2個操縱桿或者旋轉手輪,這是一個精密的調節機構
對于一名生物醫學工作者來說,徠卡生物顯微鏡是我們當今進行理論及臨床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為了充分發揮它的功效,必須學會正確使用。 使用徠卡生物顯微鏡除了掌握必要的電鏡基本知識以外,在工作中還應注意下列環節。 1.保證透射電鏡各部分的對中。 徠卡生物顯微鏡所謂對中的標
點擊此處下載完整蓋章版培訓班二輪通知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在醫學領域具有國內一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以尖端的醫學研究及出色的理論和實驗教學成為著名的醫 學科學研究與教育基地。為了培養生物醫學領域創新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種電鏡,占使用電鏡的80%,其分辨率、放大倍數及各項性能都比其他類型電鏡高。透射電鏡是用電子束照射標本,用電子透鏡收集穿透標本的電子并放大成像,用以顯示物體超微結構的裝置。透射電鏡的分辨率可
電子顯微鏡通常可分為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兩類,是材料微觀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被廣泛應用于材料、化工、醫學、生物等各個領域。>> 電鏡的發展歷史1924年:波粒二相性理論的提出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指出:一切接近于光速運動的粒子均具有波的性質。人們由此聯想是否可利用波長更短的電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