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綿恒陰和俊赴內蒙山西考察煤炭綜合利用有關項目
8月17日至20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恒、陰和俊赴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考察煤炭綜合利用有關項目,重點考察了中科院煤基間接合成油技術示范項目、煤基甲醇制烯烴產業化應用項目和億利集團能源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項目等。考察期間,江綿恒一行分別會見了內蒙古自治區胡春華書記、連輯副主席,山西省袁純清書記、王君省長、牛仁亮副省長等,就全面深入開展院地合作,共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的應用等交換了意見。 煤基間接合成油技術是山西煤化所長期開展煤炭間接液化技術研究,并通過與內蒙古伊泰集團、山西潞安集團等企業開展合作完成的創新性應用成果。已成功在伊泰和潞安實現了兩個16萬噸/年煤制油技術的工業示范,其中內蒙伊泰16萬噸/年煤制油工業化項目已滿負荷生產4個多月,并完成了技術考核標定。正在設計幾百萬噸級的工業化生產廠的技術方案,為大規模產業化應用做準備。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對煤的清潔高效利用產業有全面的規劃。中國科學院將繼續加強......閱讀全文
溴素高效高值利用技術產業化
從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與山東天一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五年攻關完成的溴素資源高效利用及新型阻燃劑制備關鍵技術成功實現產業化,溴提取率由72%提高到90%以上。該技術推廣后,將緩解國內溴素供不應求的局面;β-溴代苯、三溴苯乙烯、聚三溴苯乙烯聯合生產,豐富了溴系列產品品種,將促進溴化工
我國多項煤化工技術和裝備研制取得突破
一塊塊黑乎乎的煤炭,轉眼就變成了清澈透明的航空燃油或化妝品添加劑。這不是魔術,而是現代煤化工實現煤炭“華麗轉身”的真實場景。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14日介紹,我國現代煤化工已實現從示范到產業化發展。煤炭直接液化、煤炭間接液化、煤制烯烴、煤氣化、煤制乙二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
江綿恒陰和俊赴內蒙山西考察煤炭綜合利用有關項目
8月17日至20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恒、陰和俊赴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考察煤炭綜合利用有關項目,重點考察了中科院煤基間接合成油技術示范項目、煤基甲醇制烯烴產業化應用項目和億利集團能源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項目等。考察期間,江綿恒一行分別會見了內蒙古自治區胡春華書記、連輯副主席,山西省袁
氰化廢渣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產業化應用獲得成功
氰化尾渣硫鐵富集示范工程生產現場圖 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勘探、開采、選礦及冶煉于一體,專注于開發黃金產業的綜合性大型企業,是中國領先的黃金生產商和中國最大的黃金冶煉企業之一。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有效解決困擾多年的提金后氰化尾渣問題,建設了年產20萬噸的硫酸生產線,但由于氰
生物質能源產業化利用加速-產業化仍需時日
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主辦,武漢凱迪電力與《財經》雜志共同承辦的“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日前在武漢舉行。來自國內外生物質能源、金融投資領域的政商學界知名人士圍繞“種植能源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綠色金融構建與可持續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產業政策支持”等相關熱點話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聯
呂春祥:-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研究
“2021年,煤炭價格高企,多地出現拉閘限電、停工停產的情形歷歷在目,此后我國釋放煤炭先進產能,應對當時的能源緊缺形勢。我國‘貧油少氣、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的能源結構特征決定了煤炭是我國唯一可以信賴和依賴的能源。”日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呂春祥提出了建議持續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研究
專家評甲醇制烯烴技術-我國在該領域達世界領先水平
神華包頭180萬噸煤基甲醇制60萬噸烯烴項目寧波禾元180萬噸甲醇制40萬噸聚丙烯、50萬噸乙二醇項目延長靖邊DMTO裝置180萬噸甲醇制60萬噸烯烴項目中煤榆林180萬噸甲醇制60萬噸烯烴項目 胡遷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煤化工專委會秘書長): 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煤炭長期作為
儀器設備總資產超億元,榆林創新院聚焦高碳城市低碳化
中國科學院于2019年12月9日與陜西省政府簽署《共創榆林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推進榆林“一區三基地”建設,即積極創建榆林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建設以多能融合大型集成示范為核心的產業化示范基地,以榆林中科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榆林創新院”)為平臺的科研創新與轉化
中國利用火箭“心臟”制造技術清潔高效使用煤炭資源
為擺脫地心引力、征戰星辰大海而研發的火箭技術,在地球上也有用武之地。中國這個煤炭消費大國正利用制造火箭“心臟”的技術更清潔高效地使用煤炭,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在中國,你每天吃的糧食所使用的化肥、穿的衣服、開的汽車上的許多非金屬部件,以及衣食住行的許多方面都與煤化工息息相關。”航天長征化學工程
我國實現衛星燃料高效利用
微重力條件下燃料管控試驗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我國自主研制新產品在衛星平臺上表現出色。記者1月9日獲悉,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研發的衛星燃料高效利用技術,燃料擠出效率達到99.85%,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據了解,由于太空是微重力環境,衛星貯箱內的燃料和用來壓出燃料的增壓氣體處
利用生態能高效降解污水
污水處理設備占地面積大,處理成本難以承受等,使一些城鎮污水處理廠成為“污染集中排放源”。不過,采用中科未來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無錫禾木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ARES生態能污水處理技術系統”,可使污水處理噸直接運營成本降低50%以上,節約傳統工藝容積30%,處理效率可提高50%,較好解
讓煤炭利用清潔高效起來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近期在“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上做報告時指出,“十二五”以來,我國已完成煤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8400萬千瓦,約占全國煤電裝機1/10,正在進行改造的超過8100萬千瓦。隨著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的深入推進,我國煤電行業將取得革命性進步,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高效煤電體系。 我國
2017中科院亮點:首套煤基乙醇工業示范項目投產成功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采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業化項目——陜西延長集團1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工業示范項目于2017年1月打通全流程,生產出合格的無水乙醇,該工業示范裝置平穩運行數月,標志著全球首套煤經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醇工業
專家:煤炭將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生物制劑
?? 中化新網訊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煤炭,煤炭是一種燃料,更是一種能源,未來將是可持續發展的生物制劑。”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員、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常務總裁楊勇如是說。 “當然,要利用好煤炭這種寶貴原料,提高煤炭的高附加值,使之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生物制劑,需要較強的技術轉化。”楊勇補充說。
秸稈利用如何點草成金-產業化瓶頸待突破
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也是秸稈生產大國。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一半在果實中,一半在秸稈里,秸稈中蘊藏著豐富的能量。然而,以往常常重視果實而忽視作物秸稈,大量的秸稈未被科學利用,部分地區大量秸稈就地焚燒,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 推進秸稈資源產業化利用,
推動能源供給變革勢在必行
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能源生產體系,成為能源生產第一大國,不過能源生產的總體水平仍相對落后。推動化石能源安全、高效、清潔生產和轉化是我國能源生產革命核心內容,還要加快能源結構從高碳向低碳、無碳轉變 近日召開的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提出,要推進能源節約,大力優化能源結構,增強能源科技創
水稻磷肥高效利用機理獲揭示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易可可團隊與華中農業大學薛邵伍團隊合作,解析了調控植物液泡內無機磷輸出的機制,為作物磷肥高效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相關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自然—植物學》雜志。 磷元素是肥料三要素之一,也是作物生長、發育必需的大量營養元素。作物主要通過根部對無機磷的吸收
工程熱物理所在煤制天然氣研究中取得進展
煤制天然氣是實現我國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能提高我國的能源安全,但由于當前存在能效低、水資源消耗大、初投資大等問題而引起了國內外的爭議。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研究了煤制天然氣系統,包括全生命周期能耗、溫室氣體排放、新型煤制氣系統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周竹葉:中國現代煤化工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27日在2016(淮北)煤基新材料及化學品發展論壇上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仍面臨著水資源和環保瓶頸制約、部分技術不成熟、政策與標準不健全等挑戰。 他說,水資源方面,由于煤化工項目多分布于水資源缺乏的西部地區,水環境承載能力大多達到極限,過量
我國煤制芳烴技術獲重大突破-達國際領先水平
4月11日,記者從人民大會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由華電集團與清華大學聯合開發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煤制芳烴技術在華電煤業榆林煤化工基地問世。 華電集團總經理云公民表示:“在建設綠色能源的進程中,華電集團十分重視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煤制芳烴技術的成功開發
實驗室內偶然發現-助力打破石油依賴
乙烯和丙烯是化學工業的基石,其主要原料是石油。我國是一個富煤少油的國家,能否以煤炭為原料生產乙烯和丙烯?17年來,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從實驗室探索到工業化應用,牽頭完成了“高效甲醇制烯烴全流程技術”,這一項目昨天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掌握了這套國際領先技術,能使我國有效減少對石油資
“治氣”展開-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進入發展快軌
大氣污染防治打開市場空間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在近期即將公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將提出要重點推廣秸稈利用新技術。這意味著在此前《“十二五”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基礎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將獲得政策面進一步加碼,產業化發展進入加速期。 市場分
我國實現低階煤煤層氣產業化開發利用
繼美國褐煤煤層氣成功開發之后,我國首次實現了低階煤(褐煤)煤層氣勘探開發重大突破,“低階煤、多煤層、薄煤層煤層氣開采壓裂組合及投球分壓關鍵技術研究”取得成功。近日,該項目通過了吉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專家組認為,該項目根據低階煤、多煤層、薄煤層的特征,依據埋深、厚度及頂底板等特征,在
煤制乙二醇:規模快速增長-創新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我國煤制乙二醇產業火熱起來:動輒百萬噸級的新項目不斷涌現,相關會議密集舉行,行業呈現欣欣向榮景象。中國化工報記者經過一個月的深度采訪調查后發現:目前煤制乙二醇是我國五大現代煤化工路線中投資最少、路線最短、技術較成熟、發展勢頭最好的產業,因此備受煤化工業界青睞。本報將陸續刊登記者深度采訪
頁巖氣研發攸關能源安全
近日有報道稱,中國“頁巖氣革命”出現了冷卻勢頭,政府確定的到2020年頁巖氣與煤層氣的產量目標,與2012年的規劃相比,已經被砍掉一半,降為300億立方米。 當前國內的所謂“頁巖氣革命”有夸大的成分;其實,中國頁巖氣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技術相對落后。數據顯示去年的產量是2億立方米,今年的官方目
中國將發布煤炭深加工升級示范“十三五”規劃
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日前在2016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表示,《煤炭深加工升級示范“十三五”規劃》已經制定完成,將于近期發布。 李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規劃包括14個將在“十三五”期間開工的示范項目和約25個儲備項目。據介紹,該規劃涵蓋煤制油、煤制天然氣、低階煤利用、煤制化學品和煤與石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低品位余能利用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重點專項“低品位余能回收技術及熱泵裝備研發與示范”項目接近綜合績效評價關鍵階段。由該項目研究開發的效率高、容量大、熱適應性好、穩定性強的熱泵、制冷、發電及能量儲運技術,集成了高質化的余能利用網絡化系統,實現工業余能的高效利用。 項目研發的永磁同
工信部力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工信部3月4日印發《2015年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提升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提升重點行業能效水平,加強對重點區域工業清潔生產工作的指導。 作為主要目標,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減少煤炭消耗400萬噸以上。指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等重點工業企業實施清潔
稀土如何綠色高效利用-專家來“支招”
珍貴的稀土原料 稀土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技術的不斷突破,稀土氧化物的價值將越來越大。我國的稀土資源位居世界第一,但資源消耗過快、生產過程污染嚴重,資源高效和可持續利用已經成
分質利用:煤炭高效轉化最佳路徑
據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董事長華煒介紹,現階段煤的利用方式概括起來有三種:即燃燒、干餾和氣化。由于燃燒僅利用了煤的熱能,且將一些寶貴的輕質組分化為灰燼,還伴有大量廢氣排放,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算不上對煤的高效清潔利用。而煤氣化需要將高熱量的碳連同煤中的輕質易揮發組分全部轉化為氣體,雖然得益于新型煤氣化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