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成思危:綠色經濟是當前可持續發展的重點

    日前,中國過程系統工程年會(PSE2010)在青島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著名經濟學家、過程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席成思危應邀作了題為《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當前可持續發展的重點是綠色經濟。他還對綠色經濟的實現和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上世紀80年代,聯合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是一個積極的環保概念,就是說要發展,我們不可能退回到原始社會去,但是從另一方面我們一定要用最小的代價來實現發展。對中國這樣一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對環境,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應該提高到一個高度,特別是我們要關注發展的代價。”成思危說,“可持續發展事關人類的存亡。” 據了解,2003年至2007年,我國GDP增長率依次為:10%、......閱讀全文

    低碳經濟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低碳經濟-催生碳金融

      兩百年來,人類文明動力大都基于碳燃燒,從而改變了地球的大氣結構。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400PPM至450PPM,超過了臨界值,致使世界各地惡劣氣候頻發,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成為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   近些年來,世界各國一直為改變全球氣候變暖而積極努力。《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及《

    發展低碳經濟-引導低碳消費

      當今世界,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在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節能減排,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擴大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是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重要結合點。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還需要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熟悉國際規則,最重要的是還要

    廈門“低碳”經濟報告:建低碳城市注重低碳生活

      自從經濟特區創建以來,福建省廈門市針對地域小、資源(能源)缺乏等實際情況,始終把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在全國率先樹立“建設低碳城市”的目標,并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六個注重”突出抓好“低碳”經濟,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全

    中國低碳經濟論壇召開

      新華社哈爾濱8月13日電??中國(大興安嶺)低碳經濟論壇13日在黑龍江省漠河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剛致信祝賀。   王剛在賀信中說,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既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深刻認

    探討未來“低碳經濟”時代

      為探討替代性能源時代的“低碳綠色科技”趨勢,來自臺灣地區的工研院(ITRI)日前舉辦了一場“邁向低碳經濟的綠色科技”研討會,內容涵蓋太陽光電、無污染電動車、綠建筑、低碳經濟等主題。該場研討會并邀請到瑞典斯德歌爾摩環境局長Carl- Lennart Astedt發表演說,分享該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蒙牛發力“低碳經濟”

      在金融危機爆發一年后,世界經濟得益于大規模刺激政策而顯現復蘇跡象之時,如何在重振增長中找到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成為焦點。美國以發展新能源作為投資重點,扛起了“低碳經濟”的大旗,歐洲及世界各國紛紛加入其行列,由此引發的“低碳革命”正在悄然改變世界經濟的格局。而事實上,這一股“低碳風”早在幾年

    成思危:四舉措發展低碳經濟

      “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點應該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當前階段強調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才是我們的重點。”在6月9日于天津濱海新區舉行的“碳強度減排策略與低碳發展路徑研討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科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成思危教授指出,發展低碳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首部《中國低碳經濟藍皮書》發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課題組今天發布了首部《中國低碳經濟藍皮書》。  該藍皮書分析了中國低碳發展的狀態和制約因素,提出了未來10~20年中國低碳化道路的目標選擇、行動領域及政策建議。  課題組首席專家諸大建認為,中國當前處于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第二個轉型階段,未來

    低碳經濟:地球系統觀的實踐

      ——訪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齊曄   “近20年,我一直在環境氣候科學這個領域工作,與其中的許多科學家都有接觸。對氣候變暖,上世紀90年代就有著名科學家一直有質疑;但從科學的角度講,這是正常現象——允許不同的聲音,要求大同存小異,要看共識。”   雖然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早已

    專家稱低碳經濟更多靠市場-低碳不應是宏大敘事

      對于減排和碳稅的布局,應該是政府和社會積極作為的領域,我們有必要通過表態讓別人知道,我們是打算有步驟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并不打算有任何反潮流的舉動。   一年前的夏天,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暑期班,20多名思維活躍的年輕人來到北外校園,他們來自英國和歐洲各國。在主辦方安排下,我

    西南首個低碳研究中心在重慶成立-助推低碳經濟

    重慶科技研究院與英國威爾士低碳研究院攜手合作   如何讓先進的低碳技術更快地實現成果轉化,更好地服務重慶發展?昨日,西南地區首個研究低碳經濟的專業機構———重慶低碳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這意味著重慶在低碳技術研發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重慶低碳研究中心是英國威爾士低碳研究院與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聯

    引領科技創新,助力行業繁榮-低碳經濟下的綠色化工

      隨后,中國工程院院士、蘇州實驗室徐南平作題為《以平臺建設為引領打造戰略科技力量》大會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作題為《雙碳目標下化石能源低碳轉化方向探討》大會報告;譚天偉作題為《綠色生物制造》大會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李靜海作題為《科學的時代

    讓低碳經濟更加深入人心

      國際金融服務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金融網總裁何世紅發起“中國金融家和企業家七大洲問計低碳經濟”行動,從2009年10月30日到2011年2月20日,他走過七大洲的80余個國家,希望通過這次行動使各國企業家都來關注地球生態,讓企業能夠向低碳生產轉型。日前,何世紅接受了中國經濟

    大學開設“低碳經濟”專業-節能環保勢在必行

      近日,和朋友閑聊,得知南開大學將在2011年增設1個本科專業,名為“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旨在為社會培養循環經濟、再生資源、低碳經濟等領域的急需人才。據悉,教學計劃涉及的主要專業實驗均與綠色能源、低碳經濟等現今高新技術產業相關,包括環境監測實驗、環境微生物實驗、環境

    王玉慶:低碳經濟倡導者

      王玉慶,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現任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亞太環境與發展論壇(APFED)中國委員。   組織并參與了國家環境保護“七五”計劃、“八五”計

    4萬億投資助推中國低碳經濟

      上月底,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合作完成的《中國經濟刺激計劃對氣候與能源的影響》報告發布。報告指出,4萬億元投資計劃在刺激經濟、恢復增長方面已經收到了良好效果,在遠期對節能和碳減排的積極貢獻將不斷加強。   4萬億投資是2008年11月,國務院為了應對國際

    云南出臺方案發展低碳經濟

      據報道,云南省政府出臺的《云南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制定了系列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約束指標和具體措施,著力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七彩云南。   根據方案,到201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6.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5%,非化石能

    低碳經濟呼喚加快發展半導體照明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李健曾擔任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領導小組組長,他認為,把低碳經濟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很有必要,并建議隨著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要進一步加快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  李健說,半導體照明是照明領域繼白熾燈、熒光燈之后的一場革命。由于與傳統的白熾燈、熒光燈相比,半導體照明節電效果明顯,因

    低碳經濟-保溫節能涂料推動行業發展

      發展低碳經濟的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是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是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利益的全球性革命。   社會在高速發展,資源不斷減少枯竭。發展低碳經濟是全世界社會發展的根本,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

    低碳經濟發展需要哪些助推?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這一模式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碳源以及增加碳匯的基礎上發展經濟,從而改善生態系統的調節和承受能力,使社會經濟體系向低碳經濟轉型。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諸多矛盾和問題,對低碳經濟發展產生瓶頸制約:  一是碳排放總量大

    云南省千萬農民受益低碳經濟

      來自省林業廳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農村能源建設已形成年節約標煤4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00多萬噸的能力,近1000萬農民從中受益,云南省力推農村能源建設減排二氧化碳成效明顯。   截至目前,云南省新建農村戶用沼氣120113戶,完成率達80.08%;完成農村改灶87505戶,完成

    圓桌討論:低碳經濟和世界城市的關系

    低碳經濟與世界城市圓桌討論全景圖   新浪財經訊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1地壇論壇”于2011年6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以下是圓桌討論實錄。   主持人:接下來我會

    英國公布能源法案推行“低碳經濟”發展

    ??? 英國政府29日公布新能源法案,旨在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發展低碳經濟。 ????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愛德華·戴維當天在下議院解釋此法案時說,英國將對其電力市場進行徹底改革,支持低碳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低碳制造業供應鏈,使現在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轉變為多元化的低碳能源結構。 ?

    李榮杰代表為發展低碳經濟“支招”

      秸稈變乙醇“驅動”中國巨輪— —李榮杰代表為發展低碳經濟“支招”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我國纖維素生物質資源豐富,總量在12億噸以上,若利用生物技術進行加工制造,大約可替代4億噸石油。”正在此間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李榮杰呼吁,加快發展低碳經濟,用秸稈等纖維素生產

    低碳經濟:生態文明建設的著力點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提高到“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的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地位,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生態文明是針對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困境,人類選擇和確立的一種新的生存與發展道路,生態文明辯證否定和揚棄

    碳中和是一場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綠色低碳發展是關鍵

    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已啟幕。今年年會設置“綠色發展”板塊,與會代表通過線下 線上的方式,圍繞相關話題,展開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探討未來之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延續,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沖擊,塑造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成為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經歷了這場世紀

    唐啟升:發展碳匯漁業搶占藍色低碳經濟技術高地

      隨著全球環境問題和氣候問題的日益突出,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各國政府應對當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的戰略選擇,而發展低碳經濟的核心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就目前來說,主要有通過節能降耗等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和通過工業手段或者生物固碳來固定并儲存大氣中的溫室

    中國需投入大筆資金發展低碳經濟

      中國能放棄煤炭嗎?   一項新的評估指出,中國可以到2050年實現“安全的”碳排放水平,但是只有通過為大規模的清潔技術舉措提供資助才能實現。   它估計中國將需要每年額外投入1萬億到1.5萬億人民幣元(2200億美元)才能建立低碳經濟并保持碳排放類似于2005年的水平。   中國的能源

    陳勇:發展低碳經濟科學規劃需先行

      8月18日,在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和廣州市科協聯合主辦的城市節能減排與低碳技術發展專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院長陳勇為廣東低碳發展支招:發展低碳經濟科學規劃需先行。   陳勇指出,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以化石(高碳)能源為基礎的傳統發展模式向以非、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