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培建院士詳解我國深空探測“三步走戰略”
深空探測已成為未來航天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未來30年我國深空探測將如何布局?在9月16日召開的“2010年航天工程育種論壇”上,我國“嫦娥二號”衛星總師、總指揮顧問葉培建院士向大家勾畫了自己眼中的深空探測時間表:2013年探測火星,2015年探測金星,2025年實現首次載人登月。 葉培建所設想的我國深空探測戰略是按月球探測、行星際探測兩大主線開展探測活動。 目前我國深空探測的主要目標是月球。探月工程是我國向深空探測邁出的第一步,將在2020年前完成“繞”、“落”、“回”三個步驟。根據設想,葉培建提出,2025年我國實現首次載人登月。 對于載人登月的具體形式,他是這么考慮的:三個人,分艙段多次發射,近地軌道交會對接和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之所以考慮三個人,因為“一個人太孤單,兩個人怕完不成任務,三個人剛好。”月球探測的最終目的是建立有人長期值守的月球基地。 行星際探測包括火星探測,大行星、小天體探測。 “在......閱讀全文
“長征”之路向載人登月、深空探測延伸
記者10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以下簡稱:航天六院)獲悉,該院將用8年時間,研制以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百噸級補燃循環液氧液氫發動機為代表的9型泵壓式液體火箭發動機,支撐載人登月、深空探測、天地往返重復使用運輸系統等重大航天任務實施。 北京時間12月10日8時11分,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在
葉培建院士詳解我國深空探測“三步走戰略”
深空探測已成為未來航天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未來30年我國深空探測將如何布局?在9月16日召開的“2010年航天工程育種論壇”上,我國“嫦娥二號”衛星總師、總指揮顧問葉培建院士向大家勾畫了自己眼中的深空探測時間表:2013年探測火星,2015年探測金星,2025年實現首次載人登月。
葉培建委員:中國載人登月還需攻克“三道關”
“人類一定要走出地球,而月球是離人類最近的星球,我認為中國航天人不會放棄載人登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月球探測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根據《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未來五年,中國將為載人探索開發地月空間奠定基礎。按計劃,今年嫦娥五號
我國有望在2013年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
我國已具備自主火星探測能力,有望在2013年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 這是記者從10月21日舉行的CAST空間技術論壇上獲悉的。當日,以火星探測為主題的CAST空間技術論壇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我國航天領域的主要專家聚集一堂,共同商討我國自主火星探測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
“中華牌”月球車制造完畢 可獨立探測火星
圖為我國獨創的四輪三軸月球車 2013年,由中國自行設計研制的“中華牌”月球車將乘坐“嫦娥三號”探月衛星“親近”月球。目前,該月球車已制造完畢。 ? 中國航天關鍵靠自力更生 日前,在重慶向各大高校學子作主題為《嫦娥一號與深空探測》的報告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嫦娥工程總指
航天院士:中國只要想做10年內就能去小行星采礦
中國火星探測器模型 中國著名空間飛行器總體、信息處理專家葉培建院士5月8日表示,小行星資源開發必將是未來航天發展方向之一。“我國只要去做,10年內就能開展示范性工程;要實現大規模開采,大約需要50年左右。”他說。 科技日報記者從當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舉行的小行星探測學術報告會上了解到
葉培建:2013年中國將具備火星環繞探測的基本能力
在12月3日舉行的北京大學信息技術和信息化名家講壇上,中國“嫦娥二號”、“嫦娥三號”總設計師顧問、總指揮顧問葉培建院士作了題為《嫦娥衛星與中國的深空探測》的主題報告。從人類開發空間的原因,到目前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取得的成就,葉培建院士為大家深入淺出地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對我國深空探測的長遠發展提
哈工大與空間技術院共建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
3月29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簽約儀式在哈工大舉行。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楊保華共同簽署了共建“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協議,并分別致辭。副校長韓杰才主持簽約儀式。 據了解,為全面落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哈工大共建“空天科學技術
葉培建院士稱2013年嫦娥三號將在月球著陸
葉培建 第一步 從“神一”到“神七”,實現中國人進入太空的夢想。 第二步 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完成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 第三步 建立中國自己的空間站。預計2020年,中國就將建立60噸級的空間站。 “天宮一號”已在太空遨游近一個月。下個月,神舟八號將
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嫦娥五號
2020年11月24日,萬千國人仰望夜空,看她拖著長長的尾焰越飛越高,在歡呼聲中劃過天際;23天后的12月17日凌晨,萬眾企盼中,她如流星般璀璨,點亮夜空,緩緩降落,穩穩地投入“家”的懷抱。 嫦娥五號回來啦! 作為嫦娥家族的“五妹”,嫦娥五號成為首個能“回家”的探測器——而且,她不僅平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