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提醒關注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9日發布第32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關注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以降低用藥風險。 據介紹,維C銀翹片是由13味藥制成的中西藥復方制劑,其中含有維生素C、馬來酸氯苯那敏(又稱撲爾敏)、對乙酰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3種化藥成分。維C銀翹片為非處方藥,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患者可以自行購藥。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中有關維C銀翹片的病例報告數共計1885例,嚴重病例報告共計48例,無死亡報告。嚴重病例的不良反應表現為:全身發疹型皮疹伴瘙癢、嚴重蕁麻疹、重癥多形紅斑型藥疹、大皰性表皮松解癥;肝功能異常;過敏性休克、過敏樣反應、昏厥;間質性腎炎;白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等。 病例報告數據庫信息分析顯示,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問題與其所含的相關成分有一定關聯性。分析還顯示,維C銀翹......閱讀全文
維C銀翹片無須因噎廢食
近日,國家藥監局通報稱,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存在安全問題,建議不要長期服用。 一直以來,在食品、藥品的安全上,食品藥品監督部門都是“后知后覺”,總是在出現問題之后扮演亡羊補牢的角色。如今主動發布藥品安全警示,把對藥品安全監管的關口前移,自然是值得稱道的。 不過,對于藥監局此次的超前
服維C銀翹片廣東有51例不良反應
昨天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外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20日,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共51例,嚴重的5例,均治愈或好轉,無死亡病例報告。 不能與琥乙紅霉素合用 值得提醒的是,吃了維C銀翹片應避免服用相同成分的感冒藥和琥乙紅霉素,以避免引起藥物不良反應。 廣東省食品
國家藥監局提醒關注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關注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 近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第32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關注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提醒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了解該品種以及該品種安全性問題,以降低用藥風險。 “
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不等于質量問題
國家藥監局負責人及相關領域專家回應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問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發布的一則關于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提醒,引來廣泛關注和議論。 對此,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翁維良介紹,引起不良反應的主要是其中的兩種西藥成分(“撲熱息痛”和“撲爾敏”),而這樣的類似反應在
廣西出現2例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病例
維C銀翹片是治感冒用藥,是不少家庭配備的常用藥。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透露,今年以來該中心已收到2例維C銀翹片不良反應報告。專家提醒,超劑量用藥、合并用藥都會導致使用維C銀翹片出現不良反應。 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一位負責人透露,不合理使用維C銀翹片可導致肝功
國家藥監局及相關專家詳解維C銀翹片安全問題
作為一種感冒常用藥,維C銀翹片為百姓所熟知和喜愛。但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發布的第32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提醒醫生、患者及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如果未按照說明書推薦的用法用量使用,同時合并使用與維C銀翹片成分相似的其他藥品,或者對維C銀翹片所含成分過敏者用
國家藥監局提醒關注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9日發布第32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關注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以降低用藥風險。 據介紹,維C銀翹片是由13味藥制成的中西藥復方制劑,其中含有維生素C、馬來酸氯苯那敏(又稱撲爾敏)、對乙酰氨基酚(又稱撲
使用中西藥聯合治療要格外注意用藥安全
據中國之聲《養生大講堂》報道,說起維C銀翹片,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這是一種感冒常用藥,而且價格便宜,不需要醫生處方就可以很容易在藥房買到,所以使用很普遍。 但就是這樣一種大眾用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布警示,提示大家注意維C銀翹片的用藥安全,這讓很多人擔心維C銀翹片還能不能
人民日報“求證”稱維C銀翹片安全有效
日前,香港衛生署發布通報,呼吁市民不要吃某品牌“維C銀翹片”。后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調查核實,香港衛生署通報的產品并非內地某藥企生產的正規產品,該企業產品經檢測質量合格。 維C銀翹片烏龍事件剛平息不久,又有網絡文章質疑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稱其難抗感冒、存在不良反應等。作為暢銷了30余年的
國家藥監局提醒:過敏體質者慎用維C銀翹片
9月19日,國家藥監局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通報稱,2004年至今,共收到有關維C銀翹片的不良反應報告1885例,分析認為該產品的安全性問題與其所含的相關成分有一定關聯,提醒過敏體質者慎用該藥。 國家藥監局建議醫生處方或藥店售藥時,提示維C銀翹片為中西藥復方制劑,含馬來酸氯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