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國家發改委日前啟動了首批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6月21日,在長沙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國家發改委為10個生物工程實驗室授牌,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中藥現代化研究中心獲準建設“中藥標準化國家工程實驗室”。 “中藥標準化國家工程實驗室”以藥物所中藥現代化研究中心為中心實驗室和實驗基地,聯合了藥物所天然產物化學實驗室、國家中藥制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華宇藥業有限公司、成都地奧集團、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在中藥標準化研究領域各具專業特色以及產業化特長的大學院校、研究單位和知名中藥企業。主要任務是建設中藥標準品和對照品生產技術、中藥標準綜合評價技術、有毒有害物質脫除技術等研究平臺,開展中藥材、飲片、提取物、中成藥質量控制技術和標準研究,解決我國中藥產業的標準和質量控制關鍵技術問題。 “中藥標準化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申報過程競......閱讀全文
此前在公眾視野里默默無聞的屠喲喲獲得拉斯克獎,也重新點燃一個爭議:是否應該把“文革”期間政府一個大規模項目的成果歸功于一個人特殊時期的秘密任務 拉斯克獎獲獎者視頻訪談,屠呦呦正襟危坐,嚴肅宣布“我叫屠呦呦。”一句話說完,才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嘴角上翹,勉力笑了一下。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0日,由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議在湖北省宜昌市召開(相關報道:2016年全國有機質譜會在宜昌開幕 共享質譜新技術)。丹麥皇家科學院和丹麥技術科學院兩院院士Peter Roepstorff,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
編者按: 9月開始,我國將進行嚴厲的抗菌藥整治“風暴”,下猛藥整頓濫用抗菌藥。對此,申銀萬國研究所董事總經理認為,抗菌藥的使用量和采購量的齊降勢必會影響整個抗菌素產業鏈,抗菌藥行業即將進入嚴冬。而一家抗菌藥原料藥企業的銷售老總則者表示,因為企業在行業中擁有壟斷優勢,因此不排除后期將采用提價的手
師夷長技以自強――承接跨國藥企向中國轉移新藥研發業務的分析及建議 國際制藥企業繼在中國開展“生產轉移”后,又開始“研發試水”,紛紛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轉移其研發業務,或將其研究業務外包給中國的研發外包企業。本文在分析國際制藥企業向中國轉移研發業務的模式、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剖析了其轉移研發
2012年5月30日-6月1日,由廣東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廣東國際科技貿易展覽公司、國藥勵展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廣州國際分析測試及實驗室設備展覽會暨技術研討會(CHINA LAB 2012)在廣州錦漢展覽中心舉行。展會同期舉辦了多場學術研討會分
摘要:基因芯片技術是90年代中期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高新技術,是各學科交叉綜合的嶄新科學。其原理是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顯微印刷等方法,將大量DNA探針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與已標記的生物樣品中DNA分子雜交,再對雜交信號進行檢測分析,就可得出該樣品的遺傳信息。基因芯片技術目前國
外資藥企胃口似乎越來越好,開始瞄準新興中藥領域。繼諾華之后,又一家跨國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近日宣布在中國嘗試用中藥成分進行藥物研發,此外,選擇與本土天然植物藥研究基地“聯姻”的跨國藥企也越來越多。“新醫改利好中醫中藥發展,而且中醫藥在中國有著廣泛的民間群眾基礎,相信未來的本土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
1月25日,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王月丹、初明團隊通過計算機輔助藥物高通量篩選,發現氨溴索等藥物有望用于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氨溴索,又稱沐舒坦,是一種呼吸道潤滑祛痰藥,臨床上常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初明告訴《中國科學報》,在藥物篩選中發現13種候選藥物,其中沐舒坦是常用藥
摘要:基因芯片技術是90年代中期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高新技術,是各學科交叉綜合的嶄新科學。其原理是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顯微印刷等方法,將大量DNA探針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與已標記的生物樣品中DNA分子雜交,再對雜交信號進行檢測分析,就可得出該樣品的遺傳信息。基因芯片技術目前國內
2013年4月20日第三屆中國藥品質量安全大會在北京亦莊隆重召開,此次大會由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主辦,北京中培科檢信息技術中心承辦,國內外專家學者、知名廠商、研發機構等近400人參加了本次盛會,國內外數十名知名學者在會議期間做特邀報告,另有20多家廠商參展。 以下是大會下午精彩的報告: 中國
未來十年是中國醫藥產業的黃金十年。本文從市場、政策、資本和技術是醫藥產業發展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對醫療產業進行分析,預測了醫療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并通過案例加以說明。 產業史研究表明:市場、政策、資本和技術是醫藥產業發展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我們先從這四個因素來進行分析。 影響產業發展的
前言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實現病有所醫的理想,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在中國這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醫療衛生關系億萬人民健康,是一個重大民生問題。 中國高度重視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憲法規定,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藥和傳統醫藥,保護人民
生物芯片技術是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進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90年代中期以來影響最深遠的重大科技進展之一,它融微電子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為一體的高度交叉的新技術,具有重大的基礎研究價值,又具有
藥品安全一直以來備受人們關注,就在此前有報道被保管的基藥增補賄賂案中所所涉及的企業,報道出了2013年廣州基藥增補目錄中存在這很多問題,醫藥界還向三九養生堂透露,還存在著其他的違規操作,比如一些基藥被添加到了了增補名單,并且成功競標了。 類鴉片藥成基藥 在此次曝光中,共涉及到企業有很多,白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沈敬山、蔣華良、朱維良、許葉春和阿吉艾克拜爾·艾薩研究團隊在美國化學會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上發表了題為Pharmacokinetics-Driven Optimization of 4(3H)-Pyrimidinones
“王逸平研究員25年如一日,一邊與病魔進行頑強抗爭,一邊取得杰出的新藥研究成果;為了這個平凡的崗位,他不懈努力、默默奉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6月28日在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舉行的王逸平研究員追思會上,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黨委書記耿美玉有些哽咽。資料圖:王逸平研究員(右一)在實驗室。中科院上海藥物所
最近,國務院出臺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將生物產業培育成為我國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也于5月份正式啟動實施。這對于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和提升我國醫藥產業的創新水平,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醫藥體系創新的目標、定位和階段:
序號獲獎項目名稱獲獎單位主要完成人獲獎等級1. 基于單自旋量子探針的單分子磁共振探測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杜江峰、石發展、王鵬飛、榮星、孔熙、居琛勇、蘇吉虎、張琪特等
為了調動我國廣大分析測試科技人員開展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的積極性,獎勵在分析測試領域新方法、新技術、新應用研究中取得優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促進我國分析測試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設立了“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
2015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名單序號獲獎項目名稱獲獎單位主要完成人獲獎等級1. 基于單自旋量子探針的單分子磁共振探測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
經方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為人們抵御疾病、維護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中國藥典》收載的成方制劑中,經方僅占2.5%,而日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地生產的經方制劑早已走向世界。中國內地經方的制劑開發、生產遇到了怎樣的障礙?應采取何種方式讓經方再度造福于百姓呢?
蘋果新一代手機iPhone 6s和智能手表的亮相,讓全球眾多蘋果手機的追隨者又有了一次徹夜排隊的理由。賦予蘋果手機越來越強大功能的,不僅是越來越強大的芯片,更重要的是手機上越來越多、越來越精良的傳感器。 數年前,當喬布斯拿著蘋果手機“晃一晃”就可以讓它有所反應的時候,手機的智能化時代真正開始了
農業學部(60人) 姓 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提名、遴選渠道 于振文 63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山東農業大學 院士提名、中國科協遴選 于康震 47 預防獸醫學 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 部委遴選 王長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9月22日,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糖復合物專業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承辦的2018年全國糖生物學會議在上海舉行。本次會議邀請了國內糖化學及糖生物學研究領域知名的專家和學者,介紹糖化學生物學合成、糖生物學、糖藥物、糖組學、糖鏈結構分析、糖生物工程與技術等糖相關領域的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獲獎項目248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提出。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
近幾年,我國不少重大創新藥物和技術成果,由于缺乏后續研發費用、無法打入國際市場而無奈地被外資收購或控股,中國已成為跨國醫藥公司獵取新藥的場所。 一、現象呈現:多個重大新藥成果和技術被外資收購或控股 重組人紐蘭格林是張江的澤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澤生科技)自主開發的抗心衰基因工程新藥,已經申
——訪CPSA 2012大會主席Jenny Zheng 【導語】第三屆中國上海化學與藥物結構分析會議(CPSA Shanghai 2012)于4月27日圓滿落下帷幕,今年的大會吸引了來自北美、歐洲和亞洲近30個知名制藥企業和CRO公司的300多名著名學者、研究人員。2012
執著追求,新藥研發的開拓者 丹參入藥,在中國有著千百年歷史,在《本草綱目》等醫藥文獻中都記載,然而丹參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一直是個謎。直到有一天,王逸平揭開了謎底。 30年前,王逸平畢業進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工作。這個勤勉好學的小伙子憑借出色的科研工作,很快成為所里最年輕的課題組長。 19
1月31日,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此前,上海藥物所啟動由蔣華良院士牽頭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藥物研究應急攻關團隊,在前期SARS相關研究和藥物發現成果基礎上,聚焦針對該病毒的治療候選新藥篩選、評價和老藥新用研究。 雙黃連口服液由金銀花、黃芩、連翹
2020年2月25日,又傳出一款新冠肺炎治療的“有效藥”——新冠口服疫苗。 消息是天津市移動新媒體平臺“津云”微博傳出,稱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金海教授團隊研發出新冠病毒口服新型防治制劑,也就是口服疫苗。 天津大學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的手機因此消息,在當日上午就被媒體打到關機。 “后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