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研究人員發現了膠質母細胞瘤基因組中的一種DNA缺陷,這種缺陷與癌癥患者存活率密切相關。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Norris Cotton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分子生物學和統計學方法,發現了兩種不同DNA修飾在膠質母細胞瘤(GBM)組織中重要作用,其中一種特殊的修飾形式:5hmC,與癌癥患者存活率密切相關。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2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領導這一研究的是達特茅斯學院Brock Christensen博士,他與其他同事打破了原有局限,通過對多個DNA修飾的分析,獲得了這一重要的發現。

    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GBM)是顱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有報道稱占顱內腫瘤的10.2%,僅次于星形膠質細胞瘤而居第二位。膠質母細胞瘤惡性程度高,術后易復發,一般常在8個月之內,生存時間平均1年,個別可達2年,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GBM一種重要的分子特征就是出現了錯誤的表觀調控,表觀基因組學指的就是指導基因關閉或開啟的DNA修飾,科學家們發現一些表觀缺陷會引發癌癥,而且目前預測腦癌患者預后的方法也是基于表觀腫瘤亞型。然而,表觀基因組學十分復雜,而且目前仍然缺乏關于膠質母細胞瘤中的表觀遺傳標志。

    在這篇文章中,Christensen等人在一組30個膠質母細胞瘤樣品中,分析了包括5-甲基胞嘧啶(5mC)和5-羥甲基胞嘧啶(5hmC)在內的多個DNA修飾,“健康個體與疾病患者體內不同DNA修飾詳細功能,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揭示了膠質母細胞瘤中特殊的DNA 5mC和5hmC模式,以及基因組中被稱為‘增強子’的分子開關的特殊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發現 5hmC 與患者存活率之間的重要關系,”Christensen說。

    之前的技術局限性限制了研究人員,無法同時高分辨率分析癌癥基因組中的5mC 和5hmC 水平。這項新研究利用先進的分子生物學和統計學方法,比如他們的Discovery Computing Cluster 和 Nano String nCounter,分析了基因組關鍵區域中的DNA修飾水平。

    “結合這些方法,我們發現了表觀基因組對癌癥的更多影響,以及5hmC不同的功能作用,”Christensen說。

    這是第一次在膠質母細胞瘤基因組中發現5hmC的作用,以及5hmC與癌癥患者存活率之間的關聯。展望未來,這些結果指出表觀基因組學將在腦癌未來預后與治療方法發揮更大的作用。

    此外,5hmC也在腎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在腎癌中5-羥甲基胞嘧啶(5hmC)喪失與基因體(gene body)高度甲基化有關。

    研究人員通過以單核苷酸分辨率同時分析真實的5mC和5hmC水平,證實相比匹配的正常組織,腎癌中沒有5mC的全面喪失。與之相反,5hmC在幾乎所有腎腫瘤組織中全面喪失。腫瘤組織5hmC水平是腎癌一個獨立的預后標記物,5hmC水平降低與總生存期縮短有關。此外,他們證實相比于正常組織,腫瘤中5hmC喪失尤其是與基因體區域高度甲基化有關聯。令人驚訝地是,基因體高度甲基化與一些腫瘤相關基因沉默顯著相關。在腎癌中IDH1下調被確認為是5hmC喪失的一個潛在機制。恢復5hmC水平可以削弱腫瘤細胞的侵襲能力,抑制腫瘤動物模型中的腫瘤生長。

    相關文章

    桫欏保護基因組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康明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廣東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旗艦項目等項目的資助下,基于三種桫欏屬植物的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在樹蕨保護基因組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研發成功

    記者10月6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棉花遺傳改良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科學》雜志。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

    因美納亮相2024年CSCO學術年會,基因組學點亮腫瘤精準醫學未來

    中國廈門,2024年9月26日——全球基因測序和芯片技術的領導者因美納以“基因組學點亮腫瘤精準醫學未來”為主題,亮相第27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4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全方位展......

    胎兒患上肝母細胞瘤出生5個月后手術切除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9月11日透露,該院小兒外科近日為一個僅5月大的嬰兒,進行了肝母細胞瘤切除術。術后患兒恢復良好。今年4月,王女士帶著自己剛滿月不久的孩子俊俊,來湘雅醫院小兒外科就診,該科室副教授朱勤經......

    人工智能新模型可解碼DNA隱藏“語言”

    科技日報北京8月6日電 (記者張佳欣)DNA包含了維持生命所需的基礎信息。理解這些信息是如何存儲和組織的,一直是20世紀最大的科學挑戰之一。現在,借助GROVER這一基于人類DNA訓練的新型......

    畢業4年后,她舉報導師搶了論文一作

    近日,一位名叫鄭雅婷的女生在多個社交平臺發文稱,她的碩士生導師、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楊某某將本來屬于她的論文第一作者署名占為己有。那是一篇發表于2020年6月的《分子遺傳學和基因組學雜志》(Mo......

    華南植物園關于植物DNA甲基化的調控研究獲進展

    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修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改變染色質的結構、DNA的穩定性以及DNA和蛋白質的結合程度調控基因表達。在植物DNA甲基化的建立和維持過程中,植物特有的RNA聚合酶V(PolV)通......

    遺傳發育所揭示水稻RNA識別結構域蛋白抑制外源基因沉默的機制

    植物是復雜的生物系統。植物體內基因的表達受到多種水平的調控,如轉錄水平、轉錄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從而對基因表達進行精密高效的調控。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張勁松研究組篩選OsEI......

    度量衰老,科學家創建中國人復合DNA甲基化時鐘

    時間如梭,衰老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規律,但衰老的步伐并非一成不變——即使在同齡人之間,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器官老化的程度也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性說明個體的生物學年齡,即生理狀態所反映的年齡,可能與其實際年......

    英國成立功能基因組學實驗室

    近日,英國科研與創新署(UKRI)宣布,醫學研究理事會(MRC)、劍橋大學米爾納治療研究所(MTI)等聯合成立功能基因組學實驗室,作為英國卓越研究中心和國家資源中心,匯集英國生命健康領域學術界、產業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