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白細胞過濾對輸血反應的臨床意義。
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輸血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時間的不同,以2015年1月為劃分點,此前入院的納入對照組(給予未過濾白細胞的血漿),此后入院的納入研究組(給予過濾白細胞的血漿),各11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輸血反應。
結果:研究組的非溶血性發熱性輸血反應(FNHTR)發生率為8.18%,低于對照組的3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輸血后,研究組的體溫升高幅度為(0.43±0.04)℃,低于對照組的(1.36±0.5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總蛋白(TP)、凝血酶原時間(PT)、血漿纖維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及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719、9.535、9.381、3.817、8.040,P<0.05)。
結論:白細胞過濾避免了輸血反應的出現,提高了輸血治療安全性與有效性,值得推廣。